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北京的山》:生態之美 娓娓道來

發布時間:2022-04-08 15:53:00來源: 光明網

 

  生態文學作家李青鬆的新作《北京的山》麵世了,文字穩健堅實,看似尋常卻耐人尋味。

  作品內(nei) 容涉獵廣泛,包括山川林地等多姿多彩的地質地貌、豐(feng) 富多樣的動植物,以及與(yu) 生態環境密切相關(guan) 的人物,展現出作者開闊的視野。無論是北京的西山和翠湖、太行山林區的金錢豹、祁連山下的草原、鹽城的黃海森林公園、閩地與(yu) 汕尾的風物人情、長白山的樺樹小鎮和森林鐵路,還是哈拉哈河的漁民、深圳的山民、烏(wu) 梁素海的管護員等,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盡管本書(shu) 看似是一篇篇獨立散文的結集,但各單元、各篇目之間以“生態之美”為(wei) 線索有機貫穿,令人感佩大自然賦予人類的饋贈何其豐(feng) 厚。

  在閱讀過程中,讀者不僅(jin) 得到美的享受,還收獲了許多關(guan) 於(yu) 大自然的知識。本書(shu) 注重科普性,知識沒有隨機地散布於(yu) 文字之間,而是具有一定的係統性。作者的探索精神和深厚的文學底蘊,以及深入淺出、明白曉暢的文筆,帶給讀者酣暢淋漓的閱讀感受。

  作者從(cong) 事生態環保工作數十年,對生態環境的觀察縝密且專(zhuan) 業(ye) 。作為(wei) 生態文學作家,作者的文字細致、準確、生動,引人深思。《北京的山》延續他一貫娓娓道來、平實中有巧思的文風,語言表達簡練有度且韻味十足,頗具個(ge) 人特色。比如“河在山中,縱橫交錯,閃巧轉身,堅定向前。八方之水,匯聚峽穀底部,兩(liang) 邊各起峰巒。幹從(cong) 中出,枝從(cong) 旁來,過峽穿帳”,四字成語、短語和短句錯落有致,讀來節奏感和畫麵感都很強。作品還承載著作者的思考,這種思考是詩性的、感性的,同時也是嚴(yan) 謹的。譬如“山,是觀察曆史的坐標。它以萬(wan) 變而不變之法觀察世事之變化萬(wan) 端”“是的,樹的背後是人——人的探索,人的苦幹,人的奮進,人的抗爭(zheng) 和堅持不懈的精神”。這些充滿文學性的表述流動在文字之間,也流入讀者的心靈,進而引發人們(men) 更深入的思考——為(wei) 生態,亦為(wei) 人生。

  《北京的山》行文沒有大開大合,而是靜水流深,意味深長。雖然書(shu) 中描寫(xie) 的對象多是生活的日常、生態的平常、情感的尋常,但經過作者的審美發現、提升和創造,普通事物也有了新的內(nei) 涵。題材的獨特性、敘述的親(qin) 曆性、情感的真實性,使作者在當代生態文學領域獨樹一幟。期待他接下來的作品能更多關(guan) 注當下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成就、新變化,帶給讀者更多新鮮和驚喜。(王暉)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