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統一命題外還需做些什麽
作者:熊丙奇(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
2022年中考,是“雙減”政策實施後的首次中考,由此頗受社會(hui) 關(guan) 注。據媒體(ti) 報道,教育部日前發布通知提出,尚未實行省級統一命題的省份,特別是轄區內(nei) 地市命題單位存在命題管理不完善、條件保障不到位、命題人員數量不足、命題質量不高等問題的省份,要積極創造條件,力爭(zheng) 2022年實現省級統一命題,確保命題質量。確不具備條件的省份,要研究提出加快推進省級統一命題的工作方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到2024年實現中考省級統一命題。
我國中考命題分省級統一命題和地市自主命題兩(liang) 種方式。要求實行地市命題的省份,實行省級統一命題,其主要目的是解決(jue) 地市命題參差不齊的問題,提高中考命題質量。實行省級統一命題,意味著全省初中畢業(ye) 生考同樣的試卷,這有利於(yu) 整體(ti) 把握命題的導向,提高命題質量,減輕各地市的命題成本,規範命題管理。
需要客觀認識到,由地市自主命題調整為(wei) 省級統一命題,並不會(hui) 改變各地的中考錄取格局,對扭轉基礎教育應試傾(qing) 向的作用也相對有限。一省的學生可能考卷相同,但各地市還是會(hui) 根據本地市考生的中考分數以及學生的中考誌願排序錄取。中考還是本地區考生之間的分數競爭(zheng) 。這就決(jue) 定了中考的選拔考實質。
近年來,一直有專(zhuan) 家建議,要通過降低中考難度來減輕學生的學業(ye) 負擔,這是把中考的性質理解為(wei) 了評價(jia) ,以為(wei) 學生中考獲得高分,就能進更好的高中。其實,整體(ti) 降低中考難度,並不會(hui) 減輕學生的學業(ye) 負擔。為(wei) 了避免在簡單的題目上失誤、丟(diu) 分,學生不得不進行低水平“刷題”,學校老師也給學生布置大量機械性、重複性題目進行“操練”。
那麽(me) ,在命題時出更多綜合性題目、創新性題目,能否扭轉這種應試“刷題”呢?也很難。出更靈活、強調綜合應用能力的題目,其意圖是為(wei) 了防止學生“應試”,但為(wei) 獲得高分,學校和家長的應對方式,必然是擴大應試範圍,其結果是增加學生負擔。而由於(yu) 中考的每一分都影響到學生的排名、錄取,因此,為(wei) 力圖評卷公平公正,命題者傾(qing) 向於(yu) 出客觀題,因為(wei) 這有統一的標準答案。主觀題雖然更靈活,但是不容易掌握評分尺度。
還有不容忽視的一點是,將地市命題調整為(wei) 省級統一命題,意味著各地的中考成績具有了可比性,教育部門、社會(hui) 輿論不免會(hui) 用中考成績來評價(jia) 各地的義(yi) 務教育質量,這會(hui) 進一步加劇應試傾(qing) 向。
求解以上這些問題,共同指向一點,即在命題改革基礎上,進一步推進中考錄取改革,把統一中考的功能從(cong) 選拔調整為(wei) 評價(jia) 。具體(ti) 來說,對學生學業(ye) 能力進行評價(jia) 的中考,不是中考錄取的唯一依據,要將其與(yu) 初中綜合素質評價(jia) 等結合在一起,構成對學生的綜合評價(jia) 體(ti) 係。由此,實現初中學校自主教學,考試評價(jia) 社會(hui) 化,高中學校招生多元綜合評價(jia) ,推進基礎教育走出“考什麽(me) 就教什麽(me) 、考什麽(me) 才學什麽(me) ”的應試局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