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銷售火 漲價何時休——探尋新能源汽車市場走勢
【經濟界麵】
市場銷售火 漲價(jia) 何時休
——探尋新能源汽車市場走勢
光明日報記者 劉坤
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頗為(wei) “鬧心”。受全球原材料價(jia) 格上漲等影響,不少車企紛紛漲價(jia) ,動輒幾千甚至幾萬(wan) 元;有的受疫情影響,整車生產(chan) 已暫停;而交付時間往往也長達幾個(ge) 月,讓消費者直呼“捉急”。
從(cong) 最新數據來看,市場依然火熱: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分別完成129.3萬(wan) 輛和125.7萬(wan) 輛,同比均增長1.4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chan) 銷分別完成103.6萬(wan) 輛和100.7萬(wan) 輛,同比均增長1.3倍。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鼓勵地方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xiang) 和以舊換新。怎樣看待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形勢?“風口”上的新能源汽車緣何讓人“愛恨交加”?充電、裏程等焦慮何時休?
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熱銷
成本上升帶來價(jia) 格普漲
“今年的一個(ge) ‘小目標’就是擁有一台屬於(yu) 自己的愛車。”家住北京大興(xing) 的王源介紹,他最近逛了很多家商場、4S店,反複向銷售人員谘詢,並從(cong) 價(jia) 格、性能等方麵進行對比,最終看中了一款國產(chan) 新能源汽車。
目前,王源仍在糾結要不要“出手”。“上個(ge) 月剛漲了1萬(wan) 多塊錢,讓人有點吃不消。另外,銷售員說交付周期預計3個(ge) 月,但我聽一個(ge) 在年前提車的朋友說,有可能會(hui) 延期交付,當時他足足等了半年多。”王源說。
像王源一樣,近期不少想買(mai) 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都有類似的擔憂。
從(cong) 市場來看,無論是特斯拉等國外車企,還是比亞(ya) 迪、小鵬等國內(nei) 汽車品牌,其部分或全係車型已漲價(jia) 。就在4月10日,蔚來汽車宣布,2022年5月10日起,蔚來將對旗下產(chan) 品價(jia) 格進行適當調整,部分車型起售價(jia) 上調10000元。
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總工程師、副秘書(shu) 長葉盛基在接受光明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大幅提升了鋰電池產(chan) 品需求。受多方因素影響,碳酸鋰等關(guan) 鍵材料呈現不同程度的供應不足和價(jia) 格猛漲態勢。目前,原材料價(jia) 格上漲直接導致電池物料綜合成本上漲超過40%,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條無力消納上漲的成本,車企被迫紛紛上調新能源汽車銷售價(jia) 格,直接影響消費者購買(mai) 信心。
“價(jia) 格波動或將還會(hui) 持續一段時間,少則三五個(ge) 月,長則更久。”葉盛基認為(wei) ,要加強大宗原材料市場宏觀調控力度,適度加快國內(nei) 鋰、鎳等資源開發進度,支持國內(nei) 企業(ye) 積極開拓國外原材料供應渠道;重點打擊聯手囤積居奇、哄抬物價(jia) 等行為(wei) ,保障動力電池原材料、關(guan) 鍵材料供應及價(jia) 格穩定運行。
目前,相關(guan) 部門已在積極解決(jue)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麵臨(lin) 的現實難題。
今年3月,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先後組織召開鋰行業(ye) 運行座談會(hui) 、動力電池上遊材料漲價(jia) 問題座談會(hui) ,要求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要加強供需對接,協力形成長期、穩定的戰略協作關(guan) 係,共同引導鋰鹽價(jia) 格理性回歸,加大力度保障市場供應,更好支撐我國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
充電慢、找樁難等問題未解
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
“說實話,在市區開電車還是挺劃算的,充電比加油便宜,但跑長途的時候,充電就成了讓人頭疼的問題了。”新能源汽車車主韓勇說,兩(liang) 年前,他買(mai) 了一台新能源汽車,標稱續航裏程為(wei) 440多公裏,實際續航360多公裏,充一次電要1個(ge) 小時左右。很多高速公路服務區隻有4個(ge) 充電樁,有的充電樁接口還不兼容,每到節假日經常會(hui) 遇到充電排隊的情況,有時一等就是幾個(ge) 小時。
近年來,我國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在充電技術、設施規模、標準體(ti) 係、產(chan) 業(ye) 生態等方麵均取得了成效。據統計,截至2021年年底,我國累計建成充電站7.5萬(wan) 座,充電樁261.7萬(wan) 個(ge) ,換電站1298座。
然而,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仍有許多突出問題不容忽視。比如,公共充電設施發展不均衡,城市公共充電場站冷熱不均;充電平台數量多,多平台啟停及多渠道支付尚未全麵覆蓋,充電路徑規劃、站樁導航功能不完善,用戶找樁難、找樁慢,充電的便捷性仍需提升;部分充電樁運維不及時,缺乏充電保障預案,節假日高速公路充電排隊長問題日益凸顯;監管體(ti) 係尚不健全,安全管理責任、管理機製亟待完善。
“與(yu) 充電相比,換電模式資金投入更大。”葉盛基說,目前,我國正在北京、南京、武漢、三亞(ya) 、重慶、長春、合肥、濟南等城市開展換電模式應用試點示範,逐步摸索總結經驗。能量的補充方式應該是多元的,方能更好滿足不同場景的需要。未來,要結合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實際,進行合理布局。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ye) 一司副司長郭守剛表示,今年將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持續開展好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換電模式試點工作,在質量安全、低溫適用等方麵提出更高要求。希望各地出台更多停車、充電等環節的優(you) 惠政策,優(you) 化汽車限購措施,為(wei) 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創造良好環境。
今年銷量有望突破500萬(wan) 輛
全力保障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
日前,有新能源汽車企業(ye) 負責人稱,近期受多地疫情影響,很多合作夥(huo) 伴供不了貨,一些零部件斷供,隻能暫停生產(chan) 。
實際上,這並非個(ge) 案。生產(chan) 一輛汽車,需要上萬(wan) 個(ge) 零部件,需要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上下遊企業(ye) 密切配合。一旦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上出現“堵點”“斷點”問題,整車生產(chan) 企業(ye) 往往也會(hui) “獨木難支”。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已進入加速發展新階段,但也麵臨(lin) 國際競爭(zheng) 壓力增大、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發展不平衡等問題。
“整體(ti) 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仍然向好,前景非常廣闊。”葉盛基介紹,據行業(ye) 預測,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500萬(wan) 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他表示,推進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是產(chan) 業(ye) 持續積累的過程,特別是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要逐步培育,平衡、協調發展,科學推進。
比如,針對當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原材料及關(guan) 鍵材料價(jia) 格暴漲問題,葉盛基認為(wei) ,應在政府部門支持下,加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企業(ye) 溝通,倡導行業(ye) 之間、企業(ye) 之間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與(yu) 協作關(guan) 係。同時,開展行業(ye) 自律,消除產(chan) 業(ye) 上下遊信息壁壘,通過定期和不定期向行業(ye) 公布相關(guan) 信息,為(wei) 上遊原材料、關(guan) 鍵材料企業(ye) 提前布局、協調匹配產(chan) 能提供信息支撐。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今後將完善支持政策體(ti) 係,加強對產(chan) 業(ye) 發展新階段麵臨(lin) 問題的係統研究,修訂完善“雙積分”管理辦法,組織編製汽車產(chan) 業(ye) 綠色低碳發展路線圖。加快融合創新發展,加快新體(ti) 係電池、車規級芯片、車用操作係統等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和產(chan) 業(ye) 化,推進“車路網雲(yun) 圖”一體(ti) 化發展。
“要加大推廣應用力度,繼續做好汽車芯片保供,燃料電池汽車示範等工作,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城市試點。”辛國斌說,要提升質量安全水平,健全標準法規體(ti) 係,穩妥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準入試點。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發展環境,打擊不正當競爭(zheng) 行為(wei) 。進一步加強統籌布局,遏製盲目投資、重複建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