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從矽穀到倫敦東區:如何打造創新風向標

發布時間:2022-04-14 16:3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崔丹(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北京大學首都高端智庫委托課題負責人)

  以美國矽穀和英國倫(lun) 敦科技城等為(wei) 代表的世界領先科技園,都非常注重創新主體(ti) 的多元聯動以及科城融合。在園區發展過程中,一方麵突出了大學、企業(ye) 、政府之間的緊密合作,強化風投公司、科技中介服務公司的作用,積極培育引擎企業(ye) ;另一方麵注重園區與(yu) 所在城市、區域的融合,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開放包容的創新文化在園區建設和整個(ge) 區域創新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美國矽穀——世界上成立最早和最為(wei) 有名的高科技園區

  美國矽穀是以電子工業(ye) 和計算機業(ye) 為(wei) 特色的高科技園區,是世界最早創立的科技園區,也是世界領先科技園區之一。矽穀最早因生產(chan) 矽製造的半導體(ti) 芯片得名,在發展過程中,通過加強大學—企業(ye) —政府等不同機構之間的合作,將人才、科技、創新與(yu) 聖塔克拉拉縣和舊金山灣區發展有機融合,並重點關(guan) 注電子信息、計算機等高增長行業(ye) ,逐步發展成為(wei) 世界電子信息行業(ye) 王國。在矽穀高科技園區發展曆程中的園區創建、快速發展、科城融合三個(ge) 階段,均體(ti) 現出明顯的多元主體(ti) 合作和科城融合特征。

  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是園區創建階段。1951年,斯坦福大學在弗雷德·特曼(Frederick Terman)的倡導下開始創建斯坦福研究園區(矽穀前身),並允許高科技公司租用其辦公場所,斯坦福大學通過科研支撐和人才輸送助力園區內(nei) 企業(ye) 發展。從(cong) 1953年瓦裏安公司(Varian)入駐斯坦福工業(ye) 園起,其後有著名的肖克利半導體(ti) 實驗室(Shockley Semiconductor Laboratory)、仙童半導體(ti) 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阿梅爾克(Amelco)、英特爾(Intel)、AMD半導體(ti) 公司(AMD)等電子和計算機公司入駐或創立。這一時期矽穀的空間範圍僅(jin) 限於(yu) 從(cong) 帕羅奧多市到聖何塞市的狹長地帶。

  20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末,矽穀高科技園區處於(yu) 快速發展階段。1971年矽穀(Silicon Valley)的名字正式被提出,1972年矽穀出現了KPCB風險投資公司(KPCB)和紅衫資本(Sequoia Capital)等金融服務公司,這些風投資本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矽穀的快速發展。此後,微電子技術在矽穀高速發展,矽穀先後誕生了蘋果(Apple)、甲骨文(Oracle)、思科(Cisco)、穀歌(Google)、英偉(wei) 達(Nvidia)等電子企業(ye) 巨頭。20世紀末期,伴隨著全球網絡經濟的發展,矽穀憑借思科、雅虎、穀歌等“引擎”企業(ye) 在網絡硬件、軟件、信息服務等方麵的優(you) 勢逐漸成為(wei) 這一時期引領世界高科技產(chan) 業(ye) 發展的“頂尖園區”。這一階段建立起了大學—企業(ye) —政府之間更為(wei) 緊密的三螺旋合作結構,矽穀的空間範圍也擴展到舊金山灣兩(liang) 岸地區。

  2000年以來,矽穀開始進入了科城融合(即科技園區與(yu) 縣市和灣區融合創新)階段。2000年之後,矽穀的電子工業(ye) 和計算機業(ye) 進一步發展,所生產(chan) 的半導體(ti) 集成電路和計算機分別約占全美的1/3和1/6,此外,生物、海洋、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的研究機構和企業(ye) 也在矽穀紛紛出現。矽穀高科技園區的創新發展,也帶動了聖克拉拉縣和舊金山灣的創新發展。

  矽穀是依托大學成立的,以技術推動經濟發展的第一代科技園區。縱觀美國矽穀七十年來的發展,體(ti) 現以下五個(ge) 方麵特征:

  一是構築了大學—企業(ye) —政府三螺旋合作結構,並形成納含多元創新主體(ti) 的複雜創新網絡。大學為(wei) 企業(ye) 提供技術支撐和人才支撐;政府為(wei) 大學提供大量科研經費,助力大學研發世界一流高新技術,並培養(yang) 世界一流人才,而這些技術和人才又支撐了企業(ye) 的技術創新和發展,企業(ye) 與(yu) 企業(ye) 之間也保持緊密的合作關(guan) 係,逐步形成了納含政府、大學教授和畢業(ye) 生、科研機構和研發中心、企業(ye) 家、風投公司等多種創新主體(ti) 的複雜創新網絡。

  二是著力建設了一批研究型大學和創新型機構,構建了強大的技術支撐體(ti) 係和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也助力了灣區整體(ti) 的科技創新發展。截至2019年,舊金山灣區共有73所大學和5個(ge) 國家級研究實驗室,其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共5所,即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2018年舊金山灣高科技行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為(wei) 167.4萬(wan) 人,占總人口的21.6%。其中在矽穀任職的美國科學院院士人數近千人,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也高達30多位。

  三是努力培育行業(ye) 引擎企業(ye) ,引領世界科技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截至2018年,舊金山灣區共有世界500強企業(ye) 33家,如蘋果、思科、易貝(eBay)、英特爾、臉書(shu) (Facebook)、甲骨文、特斯拉(Tesla)等。舊金山灣區的獨角獸(shou) 企業(ye) 數量引領全球,2019年舊金山灣區共有獨角獸(shou) 企業(ye) 102家,占全球494家獨角獸(shou) 企業(ye) 的21%,遠高於(yu) 世界其他地區。

  四是加快風險資本的集聚,並完善科技服務體(ti) 係,助力園區創新企業(ye) 和創新要素的集聚。自20世紀80年代起,風投資本已成為(wei) 矽穀企業(ye) 的主要資金來源。目前矽穀有1000多家風險投資公司和2000多家中介服務公司,其創新風險投資占全美風投總額的40%以上。科技中介服務也非常完善,納含人力資源服務、技術轉移服務、管理谘詢服務、財務和法律服務等多個(ge) 方麵。

  五是積極營造濃鬱的創新氛圍和培育包容的創新文化,吸引海外高科技人才。矽穀的企業(ye) 和社區之間共同營造了寬容失敗、包容異端、激勵草根等的創新文化氛圍,提升了區域總體(ti) 的開放度、寬容度和包容度。2018年在美國出生的外國人口占比為(wei) 13.7%,而矽穀和舊金山灣區分別高達38.2%和35.6%。2018年矽穀的海外人才流入量也高達2萬(wan) 人。

  英國東(dong) 倫(lun) 敦科技城——歐洲成長最快的科技樞紐

  東(dong) 倫(lun) 敦科技城位於(yu) 倫(lun) 敦東(dong) 區,自2010年成立以來,11年間吸納了1600多家企業(ye) 入駐,成為(wei) 繼矽穀之後的又一世界一流科創中心。20世紀90年代至2013年為(wei) 東(dong) 倫(lun) 敦科技城的初創階段。這一時期,借助倫(lun) 敦打造創意城市,以及舉(ju) 辦奧運會(hui) 的機遇,東(dong) 倫(lun) 敦逐漸成為(wei) 創意聚集區。2007年前後東(dong) 倫(lun) 敦因房價(jia) 低廉、生活配套齊全、藝術化氛圍濃厚,以及臨(lin) 近金融城的位置優(you) 勢,吸引了多普勒旅遊社交網站(Dopplr)、紅猴子軟件行業(ye) 分析公司(Redmonk)、AMEE智能電網公司等一些新興(xing) 互聯網公司在此紮根,它們(men) 高密度集聚在“矽環島”高科技產(chan) 業(ye) 園內(nei) 。2010年11月,英國政府向矽環島高科技產(chan) 業(ye) 園投資4億(yi) 英鎊,並製定優(you) 惠政策,為(wei) 高科技企業(ye) 提供孵化區,致力打造以矽環島為(wei) 核心的東(dong) 倫(lun) 敦科技城。2013年以後,英國政府接連出台了一係列稅收政策,支持東(dong) 倫(lun) 敦科技城發展。東(dong) 倫(lun) 敦科技城也整合了倫(lun) 敦市的各類資源,搭建科技城高科技產(chan) 業(ye) 發展生態圈,支撐高科技產(chan) 業(ye) 發展。截至2019年,東(dong) 倫(lun) 敦科技城共有1600多家企業(ye) 入駐,包含穀歌、臉書(shu) 、英特爾、思科等世界頂尖高科技企業(ye) ,成為(wei) 歐洲成長最快的科技樞紐,全球高科技和創意新聚落。

  倫(lun) 敦科技城是立足於(yu) 城區,且在政府主導下實現多元主體(ti) 合作、科城融合與(yu) 開放共享的快速增長的科技園區,屬於(yu) 第四代科技園區的典型代表,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是在政府主導下搭建政產(chan) 學研之間合作關(guan) 係網絡,構建世界一流科創生態係統。英國政府為(wei) 打造東(dong) 倫(lun) 敦科技城,不斷加大財政政策和稅收政策支持力度,為(wei) 不同發展階段的科創企業(ye) 提供資助,同時鼓勵大學為(wei) 企業(ye) 提供智力支持,逐步構建起了世界一流的科創生態係統。政府為(wei) 科技城企業(ye) 提供了各類稅收減免服務,為(wei) 獲得專(zhuan) 利的企業(ye) 降低10%的所得稅;將東(dong) 倫(lun) 敦收購和新建建築的一部分空間用作科技企業(ye) 孵化區,已提供100多處共享辦公場地和創建60多家科技企業(ye) 加速器。企業(ye) 與(yu) 大學之間緊密合作,東(dong) 倫(lun) 敦科技城與(yu) 周邊的高校(倫(lun) 敦大學學院、倫(lun) 敦帝國理工學院等)建立了科研合作關(guan) 係,這些院校定期為(wei) 科技城的高科技企業(ye) 提供研發、商務谘詢等服務。企業(ye) 與(yu) 企業(ye) 之間互幫互助,穀歌、數據存儲(chu) 服務商ODI,以及巴克萊銀行等共同搭建了創新服務平台,為(wei) 初創企業(ye) 提供孵化器、無線網、寬帶、公有雲(yun) 等服務。

  二是借助臨(lin) 近倫(lun) 敦金融城的優(you) 勢,加快風險資本的集聚,助力科技城創新企業(ye) 和創新要素的集聚。在英國政府的支持下,東(dong) 倫(lun) 敦科技城成立投資集團,與(yu) 倫(lun) 敦金融城合作建立融資平台,為(wei) 不同階段企業(ye) 提供金融支持,包括創業(ye) 啟動貸款,天使投資等;同時借助英國風險投資計劃(Venture Capital Scheme, VCS),支持中小企業(ye) 進行股權融資,無論是個(ge) 人還是企業(ye) 投資者均將獲得30%或50%的稅收減免。目前倫(lun) 敦共擁有1370多家風險投資公司,2021年1-7月,倫(lun) 敦科創企業(ye) 共融資133億(yi) 美元,占歐洲總融資的20%,其中大額融資企業(ye) 均是位於(yu) 東(dong) 倫(lun) 敦的初創科技企業(ye) ,如數字銀行Revolut(融資8億(yi) 美元),互聯網金融公司Checkout.com(融資4.5億(yi) 美元),虛擬活動平台公司Hopin(融資4億(yi) 美元)。

  三是在紐約、舊金山、以色列等世界一流高科技產(chan) 業(ye) 園建設東(dong) 倫(lun) 敦科技城的分支機構,通過不斷交流合作來激發企業(ye) 創新活力。為(wei) 東(dong) 倫(lun) 敦科技城企業(ye) 與(yu) 世界著名科技園區企業(ye) 的交流合作提供平台,在提升東(dong) 倫(lun) 敦科技城知名度的同時提升企業(ye) 競爭(zheng) 力。

  四是積極營造濃鬱的創新氛圍,培育和吸引了獨角獸(shou) 企業(ye) 集聚。東(dong) 倫(lun) 敦科技城不斷營造濃鬱的創新氛圍,通過藝術化、潮流化設計,塑造富有創新活力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東(dong) 倫(lun) 敦藝術化和文創化的更新,重塑了區域認知,再造了區域環境,且濃鬱的創新氛圍也助力了倫(lun) 敦獨角獸(shou) 企業(ye) 的誕生和集聚。截至2020年,倫(lun) 敦共擁有60家獨角獸(shou) 企業(ye) ,而新晉獨角獸(shou) 企業(ye) 共有7家。

  五是推出人才專(zhuan) 項簽證,吸納全球科技人才集聚。在英國政府的支持下,東(dong) 倫(lun) 敦科技城與(yu) 英國政府共同製定了《人才標準界定工作準則》,推出了人才專(zhuan) 項簽證(如數字產(chan) 業(ye) 專(zhuan) 項簽證——Tier1 Global Talent),即東(dong) 倫(lun) 敦科技城有為(wei) 境外科技人才提供擔保的權力,隻要是境外科技人才,即便沒有雇主也可以直接前往英國倫(lun) 敦。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