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鐵流東進》熱血演繹鐵軍英雄

發布時間:2022-04-14 16:39:00來源: 北京日報

  本報記者 王潤

  “軍(jun) 人離開戰場有兩(liang) 種方式,凱旋或犧牲。他是第三種……”昨天,根據人民文學獎得主季宇小說《最後的電波》改編的話劇《鐵流東(dong) 進》在國家話劇院劇場首演,揭開了第七屆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的大幕。該劇聚焦新四軍(jun) 通信兵戰鬥生活,用熱血湧動、充滿陽剛之氣的全男班塑造鐵軍(jun) 群像,讓年齡跨度六七十歲的觀眾(zhong) 都為(wei) 之感動流淚。

  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爺爺突然宣布“我是烈士”,孫子通過爺爺的一言一行,揭開他的身份之謎……編劇查文白采用了兩(liang) 個(ge) 時空交替敘述的方式,一層層展開那個(ge) 為(wei) 民族浴血奮戰的鐵血往事。

  舞台上,轉台不停旋轉,戰士們(men) 在槍炮聲中一個(ge) 一個(ge) 倒下,投影裏閃過彈幕一樣的電波,一杆鮮紅的旗幟始終屹立。在這壯烈的戰火紛飛中,鐵血戰士用血肉熔成一條前仆後繼的鐵流。

  導演查文浩用極富詩意浪漫的想象力,通過影像、燈光、音樂(le) 、演員形體(ti) 等載體(ti) ,立體(ti) 呈現了電波的形態,調動著現場觀眾(zhong) 感官。

  劇中將電波的形態具象成圓形,與(yu) 旋轉的舞台融為(wei) 一體(ti) ,詩意地詮釋電波與(yu) 鐵軍(jun) 的關(guan) 係。音樂(le) 旋律中也加入了摩爾斯電碼的元素,用男聲合唱與(yu) 哼鳴的方式貫穿整首歌曲。這滴滴答答的聲音也是患阿爾茲(zi) 海默症的老年李安本循環在腦海中揮之不去的聲音,在宏大的抗戰作品中匯入柔和感人的筆觸。

  演員侯岩鬆將他的戲曲功底運用在塑造李安本這個(ge) 人物上,他提議把李安本教戰士們(men) 發報的過程編排成一出“轎子戲”。王挺演繹的團長操著一口四川話,具有更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以四川方言演出的還有首次參演話劇的張真源,經過近兩(liang) 個(ge) 月的排練,他已逐漸熟悉話劇表演的特點和方法,他飾演的小柴火是整個(ge) 隊伍裏最嬌豔的青春之光。

  “為(wei) 烈士立碑,為(wei) 人民立傳(chuan) 。”落幕前,演員們(men) 用肢體(ti) 語言在舞台上構建了一座紀念碑。該劇首演現場迎來了年齡跨度六七十歲的觀眾(zhong) 群體(ti) ,很多十幾歲的觀眾(zhong) 流著眼淚感歎:“太燃了!沒想到主旋律話劇這麽(me) 好看,像看電影大片一樣過癮!”不少年長的觀眾(zhong) 也表示:“這些英雄前輩們(men) 堅貞不渝的信念、百折不撓的意誌,不應該被遺忘,需要被今天的年輕人銘記。”

  據悉,《鐵流東(dong) 進》由於(yu) 首輪六場演出開票即售罄,劇院隨即決(jue) 定加演兩(liang) 場,演出將持續至4月18日。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