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對症治“網醜”

發布時間:2022-04-18 15:20:00來源: 北京日報

  作者:張頤武

  當前在新媒體(ti) 領域,尤其是短視頻和直播平台,存在一種“網醜(chou) ”現象,也就是以消極的“醜(chou) 、怪、俗”表演來吸引眼球,以低級趣味來迎合受眾(zhong) 。在今年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有不少代表委員對此提出了關(guan) 切,並對規範新媒體(ti) 領域的一些消極現象提出了期望。

  “網醜(chou) ”的特點及影響

  客觀地說,“網醜(chou) ”現象往往並不直接違反法律法規或衝(chong) 撞社會(hui) 公序良俗底線,而是打一類含糊曖昧的“擦邊球”。當前,在短視頻和直播領域,倡導積極健康價(jia) 值觀的內(nei) 容產(chan) 品是主流,通過短視頻或直播方式傳(chuan) 播知識或文化藝術已經形成了潮流。大部分幽默內(nei) 容或者唱跳表演價(jia) 值取向也並不消極,基本在底線以上,並具有幫助人們(men) 減壓放鬆,促進社會(hui) 認同的積極意義(yi) 。通過有關(guan) 部門多年來對相關(guan) 平台違法違規現象的規製和打擊,以及平台、公眾(zhong) 和社會(hui) 對違背公序良俗現象自覺的清理和抵製,網絡不正之風已經得到了相當大程度的扭轉。當下所說的“網醜(chou) ”現象更多是徘徊在社會(hui) 對公序良俗原則要求的邊緣,在一片曖昧地帶尋找某些能迎合部分低級趣味的消極形態,這種現象在目前的網絡空間並不少見。

  “網醜(chou) ”的特點是把無聊當有趣、惡癖當時髦、庸俗當流行,試圖挑動某些受眾(zhong) 難以言說的“無意識”裏的東(dong) 西,由此牟取更多流量和利益。從(cong) 根本上說,“網醜(chou) ”並非新生事物,在傳(chuan) 統媒體(ti) 時代或網絡空間形成初期同樣有“網醜(chou) ”現象。對低級庸俗需求的迎合更是社會(hui) 文化中的一般性存在。問題是,在當下的新媒體(ti) 時代,短視頻和直播等領域的內(nei) 容生產(chan) 麵臨(lin) 著更加激烈的競爭(zheng) ,呈現出某種“內(nei) 卷”的形態。

  相關(guan) 領域看似門檻很低,方便更多“素人”介入參與(yu) ,是一個(ge) 個(ge) 眾(zhong) 聲喧嘩的平台,流量似乎可以向任何地方流動,消費者的選擇看起來也更具主觀性,然而,越是呈現眾(zhong) 聲喧嘩特點的平台,越是由於(yu) 供給過多,從(cong) 而造成內(nei) 容產(chan) 品不易被受眾(zhong) 看到。受眾(zhong) 的“從(cong) 眾(zhong) ”疊加效應和大數據推薦更加劇了集中的傾(qing) 向,使得流量更快地向“頭部”大V和網紅集聚。新的內(nei) 容生產(chan) 者在加入平台後,往往發現內(nei) 容難以引起關(guan) 注。在群體(ti) 流量壓力下,大量內(nei) 容的高密度供給中,要想得到受眾(zhong) 的更多關(guan) 注,其難度實際上比供給有限的傳(chuan) 統渠道更大。

  在這樣的情況下,吸引注意力往往成為(wei) 極具壓力的事。用反向或並不正麵的趣味博出位、吸引人,就成為(wei) 一些內(nei) 容生產(chan) 者的一種選擇。而部分受眾(zhong) 頭腦中的“無意識”因素,也與(yu) “網醜(chou) ”內(nei) 容形成了呼應。網絡空間中相對匿名的狀態,也使得人們(men) 更容易釋放某種低級趣味。這樣的“示範效應”往往會(hui) 讓一些人難以抗拒誘惑。同時,短視頻、直播等新媒體(ti) 相比傳(chuan) 統媒體(ti) 有更加強烈的互動性,受眾(zhong) 參與(yu) 的綜合成本更低。上述因素給“網醜(chou) ”現象提供了生存土壤,甚至能在某些方麵形成影響,在平台上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劣幣驅逐良幣”效應。同時,“網醜(chou) ”在底線周圍的頻繁試探,也有可能越界,從(cong) 而產(chan) 生更多負麵影響。

  讓“網醜(chou) ”現象得到更有效的控製

  讓“網醜(chou) ”現象得到更有效的控製,需要多方麵共同關(guan) 注和參與(yu) 。一方麵,社會(hui) 需要在相關(guan) 領域樹立更多規範,對“網醜(chou) ”現象給予更清晰的製約,引導內(nei) 容生產(chan) 者傳(chuan) 播正麵積極、形式多樣的產(chan) 品。另一方麵,平台需履行更多的主體(ti) 責任,規範“醜(chou) 、怪、俗”,給內(nei) 容優(you) 質、取向積極的資源以更多正向回應。而“網醜(chou) ”相關(guan) 方需要從(cong) 片麵追求流量和曝光度的消極取向中走出來,避免不斷在底線附近徘徊,而是不斷追求向上提升。現在短視頻和直播領域已經逐漸形成有規模的知識傳(chuan) 播、藝術傳(chuan) 播和文化傳(chuan) 播勢頭,如果充分利用這樣的路徑把正麵內(nei) 容加以有效分享和傳(chuan) 播,效果也是相當好的,讓相關(guan) 內(nei) 容提供者得到更多的支撐和支持,讓這樣的傳(chuan) 播得到社會(hui) 更多的關(guan) 注,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從(cong) 而讓“網醜(chou) ”現象得到更多更嚴(yan) 格的規製,讓清朗的網絡文化能夠更多地主導新媒體(ti) 的發展。(作者為(wei) 北京大學教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