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線上讀書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發布時間:2022-04-19 14:51: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古時讀書(shu) “一卷在手”,現時讀書(shu) “一屏萬(wan) 卷”。線上讀書(shu) 已經成為(wei) 一種生活方式,是人們(men) 獲取知識、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4月23日世界讀書(shu) 日即將來臨(lin) ,中國多地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線上閱讀活動,讀者足不出戶即可博覽群書(shu) 。

  足不出戶讀萬(wan) 卷書(shu)

  “為(wei) 更好地滿足青少年兒(er) 童的閱讀需求,我們(men) 將服務搬到互聯網上,孩子們(men) 在家也能享受到圖書(shu) 館的貼心服務。”湖北省武漢市少年兒(er) 童圖書(shu) 館館長鎮火星說。武漢市少年兒(er) 童圖書(shu) 館近日開展“我是長江的孩子·國際兒(er) 童圖書(shu) 日雲(yun) 上嘉年華”活動,帶小朋友“雲(yun) 遊”長江沿線省市人文、曆史活動,感悟傳(chuan) 統文化。

  線上公益講座、短視頻薦書(shu) 、在線詩詞擂台賽……安徽省合肥市圖書(shu) 館啟動主題為(wei) “以書(shu) 本丈量世界”的線上活動,吸引許多讀者參與(yu) 。此外,合肥市圖書(shu) 館還為(wei) 讀者提供海量線上館藏資源以及“書(shu) 香快遞”服務。該館微信公眾(zhong) 號的“在線閱讀”“手機圖書(shu) 館”欄目提供超100萬(wan) 冊(ce) 電子文獻資源、3000多種人文期刊。“書(shu) 香快遞”服務可以將讀者借閱的圖書(shu) 寄到家中,方便讀者閱讀各種館藏圖書(shu) 。

  遼寧省葫蘆島市圖書(shu) 館日前舉(ju) 行線上公益讀書(shu) 會(hui) ,以講座交流的形式通過釘釘在線直播舉(ju) 行。葫蘆島市圖書(shu) 館還在微信公眾(zhong) 號上推出《紅色故事繪》《連環畫閱讀推薦》《好書(shu) 悅讀》等欄目,同時開展戰疫科普知識線上有獎競答、全民文化建設主題知識線上答題、“尋章摘句,猜書(shu) 答名”線上互動、現代唯美詩集線上展覽等。

  “疫情防控讓數字內(nei) 容的需求大大增加,數字閱讀成為(wei) 常態,為(wei) 數字閱讀習(xi) 慣和新興(xing) 文化消費的培育帶來機遇。”中國音像與(yu) 數字出版協會(hui) 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shu) 長敖然接受采訪時說,居家辦公使得部分用戶線上學習(xi) 、閱讀的習(xi) 慣得以強化,電子書(shu) 、有聲讀物、網絡文學、知識服務等新興(xing) 出版形態的需求明顯增加。

  遠程互動分享心得

  科技賦能,不隻是閱讀方式迭代更新,人們(men) 讀書(shu) 交流的場景也更加多元。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實驗小學的師生近日利用線上課堂,與(yu)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柯坪縣的小學生通過視頻方式,一起共讀好書(shu) 、分享心得。德清縣實驗小學老師陸玲玲說,線上閱讀活動以書(shu) 為(wei) 紐帶,增進了雙方了解。

  “每個(ge) 月,微信讀書(shu) 平台都會(hui) 發布月度書(shu) 單,顯示這個(ge) 平台上人們(men) 搜索、推薦、評論、閱讀、購買(mai) 人數最多的書(shu) 是哪些。看了推薦,我選的書(shu) 已經讀完,覺得不錯,就在微信讀書(shu) 平台和朋友圈都發了推薦理由,現在身邊已經有3個(ge) 朋友在讀這本書(shu) 了。”福建省廈門市的上班族江女士說,微信讀書(shu) “月度書(shu) 單”由當月閱讀大數據生成,能幫助讀者多維度精選好書(shu) 。

  “我參加了一個(ge) 讀書(shu) 打卡交流群,群主每月初發布閱讀主題和推薦書(shu) 單,群友每星期都要在群裏分享閱讀情況和閱讀心得。”在北京市讀大二的學生小唐說,“量變產(chan) 生質變,長期堅持下來,既認真讀了書(shu) ,還有所思考寫(xie) 下體(ti) 會(hui) ,同時也知道了別人的想法,可以共同進步,收獲滿滿。讀書(shu) 交流群打破了時空限製,既有自由交流的暢快,也有互相加油鼓勁的暖意。”

  在人民出版社數字出版部主任馬傑看來,各種形式的線上線下共讀活動很受歡迎,原因在於(yu) 活動中包含個(ge) 人精讀、思考分享、討論碰撞,相較一般個(ge) 體(ti) 閱讀,參與(yu) 者的體(ti) 驗更開放、深入和深刻。通過讀書(shu) 會(hui) 活動,讀者逐漸增加閱讀時長,閱讀興(xing) 趣也被激發了。

  技術支持內(nei) 容為(wei) 王

  數字閱讀依托互聯網環境,各類內(nei) 容提供方要加快數字閱讀產(chan) 品形態和線上服務模式的創新探索,讓內(nei) 容呈現和觸及方式更符合用戶特點和閱讀習(xi) 慣。

  “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圖書(shu) 館在獲取資源和提供資源方麵更加豐(feng) 富和多元。借助5G網絡、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發展,中國國家圖書(shu) 館正在推動建設智慧圖書(shu) 館體(ti) 係,為(wei) 讀者提供更豐(feng) 富、更便捷、更智慧的閱讀服務。”中國國家圖書(shu) 館館長熊遠明說,中國國家圖書(shu) 館線上圖書(shu) 資源豐(feng) 富,能讓人們(men) 享受閱讀的快樂(le) 。圖書(shu) 館網站年均訪問量達11億(yi) 次,年均手機端訪問量達1億(yi) 次。

  運用5G網絡、全景視頻、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手段,打造“全景展廳”“閱讀樹”等沉浸式閱讀體(ti) 驗;推出“網絡書(shu) 香·閱見美好”小程序,通過1000餘(yu) 家公共圖書(shu) 館,麵向公眾(zhong) 免費提供優(you) 質數字閱讀資源;聯合全國各級圖書(shu) 館舉(ju) 辦“到圖書(shu) 館去”線上線下係列活動,吸引數百萬(wan) 讀者到圖書(shu) 館“閱典籍”“尋寶藏”“換好書(shu) ”,並通過微信、抖音等平台,製作分享個(ge) 性化電子明信片……近年來,中國國家圖書(shu) 館創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持續拓展線上線下閱讀服務陣地,提升數字閱讀服務能力。

  線上技術發展使數字閱讀的空間和場景得到極大拓展,帶來更具沉浸感的生動體(ti) 驗。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新聞與(yu) 社會(hui) 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翁昌壽說,互聯網蓬勃發展,電子書(shu) 等數字內(nei) 容資源的供給成為(wei) 主流,會(hui) 給讀者帶來全新體(ti) 驗和實實在在的方便,技術發展將為(wei) 未來數字閱讀提供更富想象力的空間。

  無論技術如何發展,精品化內(nei) 容仍是各類數字閱讀平台的關(guan) 鍵所在,平台應該加大培育優(you) 質內(nei) 容。同時也要做好基於(yu) 用戶閱讀行為(wei) 的大數據分析,精準把握用戶需求,進行內(nei) 容和服務的優(you) 化。李雪欽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