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解決創新四大問題 構建國家醫學戰略科技力量

發布時間:2022-04-19 14:59:00來源: 科技日報

  “麵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是關(guan) 鍵的變量。”4月16日—17日,中國醫學發展大會(hui) 召開,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院士在會(hui) 上指出,作為(wei) 國家科技力量中極為(wei) 重要的醫學部分,亟待充分給予支持和發展。

  據介紹,中國醫學發展大會(hui) 是中國醫學科學院主辦的醫學界謀劃國家醫學發展的年度平台,邀請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和兩(liang) 院院士圍繞醫學、藥學、醫學工程、醫學教育等領域的發展與(yu) 創新進行研討。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認為(wei) ,當前我國醫學衛生健康科技創新存在著“量不足、質待高、碎片化、不均衡”四大問題,亟須構建能夠體(ti) 現國家意誌、服務國家需求、代表國家科技創新最高水平的國家醫學戰略科技力量。國家臨(lin) 床醫學研究體(ti) 係是國家醫學戰略科技力量的核心內(nei) 涵之一。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喬(qiao) 傑表示,我國臨(lin) 床醫學的需求端和供給端發展不平衡,應當以產(chan) 生臨(lin) 床問題的醫療機構為(wei) 引領力量,整合帶動其他主體(ti) ,明確發展重點,擴大“供給端”科技供給半徑。同時暢通科技支撐體(ti) 係保障鏈條、營造臨(lin) 床醫學可持續發展的適宜環境。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蔣建東(dong) 表示,把中國的藥物研究做好,應該麵向人民健康、麵向臨(lin) 床需求,不能隻在實驗室裏靠看文獻去開展新藥研發。藥物研究人員應與(yu) 臨(lin) 床緊密銜接,深入一線尋找健康問題,然後回到研究所,通過深入的研究,科技支撐健康中國的建設。

  王辰建議,應通過設立專(zhuan) 項資金支持國家臨(lin) 床研究、建設專(zhuan) 科臨(lin) 床研究網絡、製定臨(lin) 床數據標準體(ti) 係、建立高素質臨(lin) 床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完善研究型醫生職業(ye) 發展激勵體(ti) 製,從(cong) 根本上改變臨(lin) 床醫學投入不足、全國臨(lin) 床研究網絡未成體(ti) 係、臨(lin) 床醫學科技人才匱乏、高質量高水平臨(lin) 床研究產(chan) 出少等現狀問題。在醫學投入方麵,仍需加強。王辰表示,我國的醫學投入與(yu) 歐、美、日、韓等國在占比上差距較大,在推進構建國家醫學衛生健康戰略科技力量過程中,亟須設立專(zhuan) 門的國家醫學健康科學基金,不斷完善國家醫學戰略科技人才體(ti) 製。

  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憲庚也談到了醫學投入的問題,他表示,構建國家醫學衛生健康戰略科技力量離不開核醫學、醫藥的強力支撐,而我國研發團隊技術及資金薄弱,多止步於(yu) 基礎研究,導致放射性原研新藥匱乏。目前這一狀況正在好轉,我國首個(ge) 醫用同位素中長期發展規劃發布後,醫用同位素自主供應體(ti) 係、放射性藥物研發體(ti) 係、高端核醫療裝備研發體(ti) 係的建設工作均已啟動。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還從(cong) 大科學計劃、健康醫療大數據建設等角度對國家醫學戰略科技力量的構建提出了戰略與(yu) 政策建議。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在繼續強化科技資源配置的整合優(you) 化、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的科技攻關(guan) 、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台加強基礎研究方麵達成共識,認為(wei) 應始終堅持麵向人民生命健康,打造國家醫學衛生健康戰略科技力量,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服務醫學衛生健康事業(ye) 高質量發展。(記者 張佳星)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