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4·23世界讀書日】網絡時代為何還要閱讀經典?

發布時間:2022-04-24 17:13:00來源: 光明網

  光明網訊(記者 徐皓)4月23日是世界讀書(shu) 日。在網絡時代,人們(men) 是否還需要閱讀紙質圖書(shu) ?是否還需要閱讀經典著作?對此,記者采訪了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政治哲學所講師賀晴川。

  賀晴川說,網絡時代“信息爆炸”使人拋棄早先人文主義(yi) 全麵發展的理想,在匆忙擠進加速發展的現代性快車道的同時,卻失去了自我完善的中心和方向,甚至丟(diu) 掉了閱讀的閑暇時間。網絡時代,人們(men) 的思維習(xi) 慣容易封閉化、碎片化。閱讀紙質書(shu) 和經典著作,是為(wei) 了抗衡網絡時代對人影響中消極的部分。賀晴川認為(wei) ,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因為(wei) 它代表了所有時代人類思想的精華。閱讀經典著作,能讓人們(men) 從(cong) 虛浮的網絡空間中抽出身來,回歸自己的內(nei) 心,並透過偉(wei) 大思想家的眼光來反思自己當下的生活。

  作為(wei) 為(wei) 學生們(men) 講授《政治哲學原著選讀》課程的講師,賀晴川在這方麵有著自己的體(ti) 會(hui) 和心得。他說,現在的大學生們(men) 在閱讀經典著作方麵有著一種普遍性的焦慮感,渴望某種現成的答案,而不是坐下來靜靜的認真體(ti) 會(hui) 閱讀完一部經典。為(wei) 了改善這種現狀,他在授課過程中,嚐試通過經典還原日常生活經驗,向學生們(men) 示範了一種對於(yu) 經典著作的閱讀方式,希望引領學生們(men) 進入真正的經典思想宮殿之門。

  對於(yu) 具體(ti) 閱讀什麽(me) 樣的經典著作,賀晴川給出了自己的一份書(shu) 單。他推薦了柏拉圖《理想國》、奧古斯丁《懺悔錄》、盧梭《論科學和文藝》、海德格爾《存在與(yu) 時間》、莊子《莊子發微》、雅克·巴爾讚《從(cong) 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貢布裏希《藝術的故事》、劉小楓《拯救與(yu) 逍遙》等等。“在思想家和經典著作麵前,我隻是一位比學生們(men) 更有經驗的助教,當大家身臨(lin) 其境品味閱讀經典著作,才會(hui) 對現實世界有所警醒,從(cong) 而精神抖擻地追尋更加美好的現實生活。”賀晴川說。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