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媽祖春祭大典:雲端守護原鄉 共譜海絲新曲

發布時間:2022-04-24 17:1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湄洲島4月23日電 題:媽祖春祭大典:雲(yun) 端守護原鄉(xiang) 共譜海絲(si) 新曲

  作者 林春茵 周建國

  這是一場安靜的祭典。可納兩(liang) 萬(wan) 觀眾(zhong) 的湄洲天後宮廣場再不見往昔的彩旗似海,隻有百餘(yu) 名少女翩翩起舞。

  這是一場喧囂的慶典。海峽兩(liang) 岸、全球多家宮廟和媒體(ti) 機構聚力發聲,透過直播信號在雲(yun) 端共襄盛舉(ju) ,海內(nei) 外近千萬(wan) 人在網絡相聚,留下心香一瓣。

  因新冠肺炎疫情衝(chong) 擊,於(yu) 4月23日(農(nong) 曆三月廿三)在“媽祖故裏”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舉(ju) 行的媽祖誕辰1062周年大會(hui) 暨壬寅年媽祖春祭大典,顯得不同尋常的“冷清”,又意料之中的“沸騰”。

  湄洲島是“海上和平女神”媽祖的誕生地和媽祖文化的發祥地。全世界從(cong) 湄洲媽祖祖廟直接或間接分靈的媽祖宮廟近萬(wan) 座,遍布五大洲47個(ge) 國家和地區。

  當天9時40分,壬寅年媽祖春祭大典啟動。媽祖金身背倚巍巍山門,端坐台中央,威儀(yi) 棣棣。編鍾長奏,旌鼓擂動,禮炮齊鳴,迎神曲回蕩海島。

  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hui) 董事長林金讚攜越南、智利、斐濟和中國台灣地區的陪祭人依循古製,上香進謁,共祈國泰民安、疫情消退、世界和平。

  鼓樂(le) 聲中,少男少女翩翩跳起八佾舞,用傳(chuan) 統舞蹈展現媽祖舍身濟難,慈海護航的神跡。7條25米長的彩色巨幅綢帶象征各國民心匯聚的“海上絲(si) 綢之路”,湧向媽祖金身,寓意海洋文化與(yu) 媽祖文化完美融合。

  馬來西亞(ya) 吉隆坡雪隆海南會(hui) 館和台灣大甲鎮瀾宮、台灣台南鹿耳門聖母廟、山東(dong) 省媽祖文化交流協會(hui) 、廣東(dong) 陸豐(feng) 福山天後宮等海內(nei) 外媽祖文化機構代表現場連線“雲(yun) 端”朝聖,共敘弘揚媽祖大愛精神,守望相助、同舟共濟、攜手戰勝疫情的願景。

  莆田市人大常委會(hui) 主任蘇永革在祭典開幕致辭中表示,近年來,莆田立足弘揚媽祖文化,積極拓展“線上+線下”交流交往的新渠道、新平台,以更大力度做好海峽兩(liang) 岸“通、惠、情”文章;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推動媽祖文化“走出去”,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拉近國與(yu) 國、人與(yu) 人之間距離,助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

  當天,十餘(yu) 家網絡平台同步開啟直播,台灣地區各媽祖宮廟及其他境外社交賬號和媒體(ti) 賬號平台同步采用湄洲媽祖祖廟提供的信號進行直播。

  在直播間訪談中,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學會(hui) 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陳祖芬表示,媽祖祭典與(yu) 黃帝陵祭典,祭孔大典並稱中華三大祭典。“媽祖文化圈的形成與(yu) 擴大逐漸成為(wei) 中華文化傳(chuan) 播的重要方式。”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王震中對中新社記者說,“媽祖作為(wei) 華人共同曆史記憶,成為(wei) 一代又一代民眾(zhong) 參與(yu) 構築海上絲(si) 綢之路的重要集體(ti) 記憶,這為(wei) ‘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廣和落實夯實了民心。”

  目前,湄洲島國家旅遊度假區正規劃推進湄洲島國際郵輪碼頭項目,定位以郵輪訪問港功能為(wei) 主,兼顧對台客運及郵輪始發港功能,總投資約5.5億(yi) 元人民幣,建設規模為(wei) 建設10萬(wan) GT郵輪泊位1個(ge) 。

  “盡管疫情阻隔腳步,湄洲島做好揖客八方的準備。”莆田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湄洲島黨(dang) 工委書(shu) 記林韶雯表示,湄洲島國際郵輪碼頭投建利於(yu) 海內(nei) 外來客和海峽兩(liang) 岸鄉(xiang) 親(qin) “親(qin) 來親(qin) 往”。

  林金讚表示,正值特殊時期,祖廟開展守夜、植樹、雲(yun) 祈福等豐(feng) 富多彩的紀念活動慰藉人心,“媽祖文化已成為(wei) 具備世界影響力的文化符號,我們(men) 共同守護原鄉(xiang) ,海內(nei) 外媽祖信眾(zhong) 的聯誼交流永續不斷。”(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