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白山鬆水”上演溫暖“人世間”

發布時間:2022-04-24 17:2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一手拽著塞得滿滿的購物車,一手提著蔬菜包,肩上還扛著兩(liang) 個(ge) 裝得鼓鼓的塑料袋。盡管將生活物資送到居民手裏時已累得氣喘籲籲,他還是會(hui) 說一句:“還需要啥就吱聲。”他就是從(cong) 吉林省本輪疫情開始就下沉到吉林市龍潭區新村社區的市委編辦二級調研員崔虎城。4月27日就要退休的崔虎城,4月20日依然堅守在抗疫一線。

  吉林省本輪疫情發生後,全國各地組建醫療隊、籌備物資馳援吉林省,省內(nei) 8個(ge) 市(州)選派精幹力量支援疫情嚴(yan) 重的長春市,省直機關(guan) 幹部下沉社區,從(cong) 普通人中走來的誌願者迎難而上……

  一個(ge) 多月以來,在白山鬆水間,每天都上演著感人至深的故事,匯聚成溫暖的“人世間”。

  疫情突發 八方馳援

  這是一場守望相助的馳援。

  3月14日,因疫情而封城的長春市一片安靜,可長春龍嘉國際機場卻異常繁忙。這一天,來自內(nei) 蒙古、湖南、江西等地的9架醫療包機搭載著醫護人員和抗疫物資陸續抵達。在接機口,迎接他們(men) 的吉林“大白”舉(ju) 著紙板,上麵寫(xie) 著“吉林冷,請多穿”!

  內(nei) 蒙古自治區援吉醫療總隊醫護人員張麗(li) 娜在得知家鄉(xiang) 吉林市疫情暴發後,第一個(ge) 請戰。內(nei) 蒙古通遼市醫療隊出發前,她向隊友們(men) 深深鞠了一躬說:“我代表家鄉(xiang) 父老鄉(xiang) 親(qin) 謝謝大家的幫助。”

  3月18日淩晨,一支特別的馳援隊伍到達長春。來自湖北省40家醫療機構的193名醫護人員攜帶醫療物資,前來回饋吉林援助湖北之情。“我們(men) 都經曆過武漢抗疫的艱難歲月,希望幫助長春渡過難關(guan) 。”來自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李順清說。

  一個(ge) 多月時間裏,來自國家工作組和12個(ge) 省區市的33支醫療隊5849人馳援吉林省。隨著社會(hui) 麵清零目標的實現,遠道馳援的兄弟姐妹陸續返程。

  在馳援中,還有一場“人在遠方,心係吉林”的持續接力。吉林大學寧波校友會(hui) 第一時間籌措防護服、消毒液、日用品運往母校;河南省全域籌集,向吉林省捐贈防疫物資和大批方便麵、餅幹、牛奶;3月30日、31日,遼寧省將2691噸蔬菜運到吉林省……

  在這場愛心接力中,全國多個(ge) 省區市和吉林省內(nei) 的企事業(ye) 單位、社會(hui) 組織、愛心人士也紛紛伸出援手,向吉林捐贈急需的醫療和生活物資。

  全省聚力 長春攻堅

  3月26日16時,一輛輛載滿物資的貨車從(cong) 通化出發駛向長春。車上,3萬(wan) 份蔬菜包裏裝著12種新鮮的無公害蔬菜。

  隨著長春封控小區的增加,在人力不足的情況下,如何保障群眾(zhong) 的“菜籃子”成了難題。3月26日,吉林省緊急啟動聯保聯供機製,省內(nei) 各市(州)爭(zheng) 分奪秒開展調配、運輸,一批接一批蔬菜直達長春。

  4月3日,長春市發起社會(hui) 麵清零攻堅戰。吉林省果斷建立“市包區對口支援長春市”機製,白山、白城、四平等8個(ge) 市(州)組建工作隊,由市委書(shu) 記帶隊支援長春市綠園區、寬城區等多個(ge) 行政區。

  其中,4月2日22點組隊、4月3日5點出發,梅河口市接近5000人的疫情防控隊伍分成5組,馳援長春經濟開發區,助力清零攻堅行動。

  4月14日,長春市宣布實現社會(hui) 麵清零階段性目標。梅河口市再次派出200名醫護人員馳援長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進入封控小區、複工企業(ye) 開展核酸采樣工作,鞏固社會(hui) 麵清零工作成果,推動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

  到4月19日,吉林省內(nei) 8個(ge) 市(州)共有153462人次助力長春社會(hui) 麵清零攻堅行動,還有四平市、遼源市、白山市等7個(ge) 市(州)的工作隊留駐力量,繼續在長春落實醫療保障、核酸檢測、社區管控等防控措施,鞏固提升疫情防控成果。

  下沉一線 黨(dang) 員在前

  4月15日晚9時,在長春市同康社區,陶紹華和並肩奮戰的同誌們(men) 還在各個(ge) 居民樓裏奔走。他們(men) 要抓緊時間,在居民休息前,把下午送到社區的保供物資分發完畢。

  本輪疫情暴發後,長春國際物流經濟開發區應急管理局局長陶紹華就多了一個(ge) 身份——下沉幹部。他和社區工作者、誌願者共同肩負起銀竹社區和同康社區近5萬(wan) 名居民的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工作。

  從(cong) 3月9日下沉基層,陶紹華已經一個(ge) 多月沒能回家,幾乎每天都忙到深夜。“閑下來的時候,就會(hui) 想起要參加中考的兒(er) 子,可每次通話時卻是孩子先囑咐我好好工作,不要惦記他。”陶紹華說。

  這是一場齊心協力的抗疫行動,省領導下沉到縣市區,市領導下沉至社區,縣市區領導、各級機關(guan) 幹部、誌願者下沉到小區,就連居家辦公的幹部都行動起來。

  3月15日,長春扶餘(yu) 路社區豪邦四季風采小區變成封控小區,社區和物業(ye) 工作量隨之增加。小區居民、按要求居家辦公的省直機關(guan) 黨(dang) 員幹部陳英子主動聯係社區,加入到兩(liang) 個(ge) 小區的網格群中,準備為(wei) 居民們(men) 排憂解難。

  “我發現僅(jin) 憑一己之力,很難滿足3000多個(ge) 居民的需求。這時,業(ye) 主群中有一名黨(dang) 員主動申請做誌願者,我立刻聯絡對方。”陳英子說,他們(men) 決(jue) 定組建一支誌願者隊伍。

  二人分別與(yu) 小區裏其他黨(dang) 員聯絡,很快,企業(ye) 員工、老師、大學生等來自各行各業(ye) 的居民紛紛加入,一支“混編”誌願者隊伍正式組建,並成立了臨(lin) 時黨(dang) 支部。

  在社區和物業(ye) 的幫助下,誌願者服務隊為(wei) 每棟居民樓建立微信群,每名誌願者“認領”一棟樓,為(wei) 不會(hui) 上網的獨居老人單獨服務。

  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有機關(guan) 黨(dang) 員幹部的身影。截至4月18日16時,吉林省直機關(guan) 黨(dang) 員幹部累計下沉社區33.35萬(wan) 人次,其中居家辦公黨(dang) 員幹部到社區報到下沉28.23萬(wan) 人次,協助核酸檢測3984萬(wan) 人次,為(wei) 社區居民完成生活物資配送訂單276.7萬(wan) 個(ge) ,在抗疫一線成立臨(lin) 時黨(dang) 組織436個(ge) 。

  誌願服務 情暖人心

  “請放心,我們(men) 一定完成任務!”3月30日,長春會(hui) 展中心方艙醫院工作人員告急,需要誌願服務力量幫忙在紅區完成物資運送、消殺等任務。雖然在紅區工作存在一定風險,但吉林省紅箭救援隊的隊員們(men) 得知消息後,毫不猶豫地積極報名響應。

  3月31日淩晨4時30分,22名誌願者組成應急誌願服務突擊隊逆行出征,幫助方艙醫院完成2000餘(yu) 人的餐食運送及車輛消殺任務,並將餐食送入部分紅線區內(nei) 。

  由於(yu) 防護服密閉不透氣、消殺設備又十分沉重,沒等工作結束,隊員們(men) 的衣服就被汗水濕透。此時,一抬頭,他們(men) 看見的是患者隔著玻璃窗舉(ju) 起握緊的拳頭向他們(men) 致敬。

  工作任務危險又繁重,但隊員們(men) 毅然決(jue) 定擴大原定消殺範圍,每天進入部分紅區進行消殺。麵對逆行出征的英雄,長春會(hui) 展中心方艙醫院副院長楊鑫忍不住熱淚盈眶,連聲說著“感謝你們(men) ”。

  4月5日,家住吉林市船營區的李先生剛走出小區,就看到吉林市透析患者就醫誌願服務隊的誌願者魏德江。在經過身份確認和消殺後,魏德江開車將李先生送到吉林市中醫院進行血液透析治療。

  疫情突發,城市的公共交通也按下了“暫停鍵”,可血液透析患者還需要前往醫院進行血液透析治療。吉林市委統戰部專(zhuan) 門組織了一支由56人組成的誌願服務隊,義(yi) 務接送透析患者往返就醫。

  誌願者李昕燁表示,因為(wei) 很多患者需要服務,她習(xi) 慣了爭(zheng) 分奪秒。“有位患者發微信說‘你走得太著急了,要不我真想給你鞠個(ge) 躬’。我看完後,眼淚一直流,我們(men) 的愛心能夠讓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續,這就是最大的欣慰。”李昕燁說。

  “需要誌願者嗎?”“若有令,召必回!”“明天還是我去送菜,你們(men) 都別和我搶。”一句句暖心話語的背後是一個(ge) 個(ge) 無畏的“大白”。截至4月19日,全省誌願者累計上崗超過740萬(wan) 人次。他們(men) 如繁星,匯聚成溫暖的光,照亮整片星空。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