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影視劇裏的上古神獸

發布時間:2022-05-05 11:27:00來源: 齊魯晚報

  正在上映的電影《神奇動物:鄧布利多之謎》中,中國上古神獸(shou) 麒麟作為(wei) 重要角色登場。這兩(liang) 年中西方影視創作,都開始盯上了東(dong) 方神話中的奇珍異獸(shou) ,這些有著神奇的樣貌、具有神奇能力的神獸(shou) ,為(wei) 影視作品增添了太多奇幻趣味和美學價(jia) 值。

  《神奇動物:鄧布利多之謎》不是“哈利·波特宇宙”第一次塑造中國神獸(shou) ,從(cong) 鳳凰到騶吾再到麒麟,原著作者、編劇J.K.羅琳和電影創作者們(men) 將中國神獸(shou) 的神奇能力巧妙地融入其魔法世界中,讓神獸(shou) 們(men) 活靈活現地出現在銀幕上。

  關(guan) 於(yu) 瑞獸(shou) 麒麟的樣貌,《瑞應圖》記載的是:“羊頭,狼蹄,圓頂,身有五彩,高一丈二尺。”《京房易傳(chuan) 》記載:“麟,麕身、牛尾、狼額、馬蹄,有五彩,腹下黃,高丈二。”而在一些出土的器具中,有的麒麟還有雙翼,腳踏祥雲(yun) ,有的文字和圖像記載中,麒麟羊頭變成了獅頭、龍頭等。《神奇動物:鄧布利多之謎》中的麒麟沒有采用我們(men) 古書(shu) 中對麒麟不同版本的想象,電影視效團隊在設計這個(ge) 神獸(shou) 時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希望麒麟能夠“看上去就像超脫於(yu) 任何人類現實的一種存在”。影片中的麒麟,體(ti) 型不夠大,腿細、弱小如小鹿,觀眾(zhong) 很難從(cong) 外貌上將它與(yu) 我們(men) 威風凜凜的麒麟形象掛鉤,但從(cong) 這個(ge) 神獸(shou) 的名字和其獨特能力上,看出它確實是參照麒麟創作出來的。

  《神奇動物:鄧布利多之謎》中,鄧布利多教授意識到強大的黑巫師格林德沃正試圖奪取魔法世界的控製權,國際魔法聯盟集結,推舉(ju) 產(chan) 生新的主席,維持魔法世界的正義(yi) 。誰能選出理想的主席呢?麒麟。麒麟能看透人心善惡,“有沒有一顆純粹、善良的心”成為(wei) 掌管魔法世界的重要標準,誰是這樣的人,麒麟就向誰鞠躬。這個(ge) 劇情設定,很明顯是借鑒、化用了麒麟傳(chuan) 說中的“麒麟出現是聖王之嘉瑞”“麒麟心靈純潔”等說法。瑞獸(shou) 麒麟在西方電影中,不是刻板印象化的出現,而是被巧妙地融於(yu) 劇情中,不僅(jin) 塑造了這個(ge) 銀幕形象,而且關(guan) 注到了神獸(shou) 的文化內(nei) 涵。

  在上一部《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中,出自《山海經》的神獸(shou) 騶吾,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騶吾是《山海經》中的珍獸(shou) :“大若虎,五彩畢具,尾長於(yu) 身,乘之日行千裏。”《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中的騶吾,完全符合我們(men) 古書(shu) 中記載的形象,體(ti) 格大,虎頭虎腦,身後彩色長尾飄逸靈動,爬行速度快,又凶猛又萌,馱著身處困境中的正義(yi) 魔法師們(men) 戰勝了邪惡力量。這隻“大貓貓”非常生動、可愛,與(yu) 主角的互動又溫暖治愈,如此成功的《山海經》珍獸(shou) 竟然出現在西方電影中,這讓不少觀眾(zhong) 感到高興(xing) 又有絲(si) 絲(si) 遺憾。

  “哈利·波特”宇宙中最先出現的中國神獸(shou) 是鳳凰,片中鳳凰也結合了印度不死鳥的傳(chuan) 說。但魔法世界中召喚鳳凰、鳳凰歌聲能為(wei) 純潔的人增添勇氣、鳳凰的眼淚有治療功能等設定,也是傳(chuan) 說中的瑞獸(shou) 特征。《X戰警:黑鳳凰》《沉睡魔咒2》等影片中,也都出現過鳳凰的形象。此外,在一部漫威電影中,出現了一個(ge) 東(dong) 方神秘仙境村落,這裏住著神龍、帝江、畢方、九尾狐、水麒麟、狻猊等東(dong) 方上古神獸(shou) ,一派奇幻盛景。影片把這些神獸(shou) 的形象塑造出來了,但大多數神獸(shou) 沒有在劇情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黃悅在接受電影頻道采訪時稱,神獸(shou) 出海當然是中國文化輸出,或者說是中國文化被世界了解的一個(ge) 最明顯的證據。“世界上其他國家也都始終保持著對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很高的熱情,大家對於(yu) 中國神獸(shou) ,或者中國文化的理解也是逐漸地由淺到深、由表及裏,越來越關(guan) 注我們(men) 的內(nei) 涵。”

  國產(chan) 影視劇作品這兩(liang) 年也創作出了不少與(yu) 上古神獸(shou) 有關(guan) 的形象。九尾狐是出現最多的,在《與(yu) 君初相識》《三生三世十裏桃花》等古裝劇中都出現過。此外,不少影視作品中出現了《山海經》中的神獸(shou) 帝江。《山海經》記載:“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混沌無麵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捉妖記》中的胡巴靈感來自帝江,胡巴有六足,能歌善舞,有神奇的能力,都符合帝江的特征,但胡巴設計得過於(yu) 卡通,失去了神獸(shou) 的奇幻感、神秘感、古樸感。《大魚海棠》中出現了一群胖乎乎、呆萌的長翅膀的小動物,那就是神獸(shou) 帝江。片中那隻長著鹿角的類似小白貓的神獸(shou) ,則是大名鼎鼎的白澤。《大魚海棠》中還出現了鳳凰、貔貅等神獸(shou) ,以及祝融、句芒、蓐收、後土等天神。《大魚海棠》三個(ge) 主角椿、鯤、湫則來自莊子《逍遙遊》,片中作為(wei) 配角的神獸(shou) 都很可愛、有趣,但少了一點質感和厚重感。《大魚海棠》這部影片畫風太美,如果創作團隊再出一部以神獸(shou) 為(wei) 主角的動畫片,就更值得期待了。

  此外,電影《長城》、動畫電影《風語咒》中都出現過饕餮,《大聖歸來》中出現了神獸(shou) 混沌。隻不過在這些作品中,神獸(shou) 以凶獸(shou) 形象出現。《長城》中饕餮如過境蝗蟲,所到之處皆遭其破壞,戰鬥力很強,很凶猛。《風語咒》中饕餮是邪惡的化身,可以喚醒、封印。《青蛇劫起》是近期品質上乘的動作電影,傳(chuan) 統水彩融合油畫寫(xie) 實,很有文化韻味。影片中,在展現風、火、水、氣四劫時,隨之出現的是古代四大神獸(shou) 飛廉、畢方、玄龜、鰼鰼魚的形象,隻是出現了形象,並未有更多的刻畫。

  這兩(liang) 年,與(yu) 上古神獸(shou) 相關(guan) 的書(shu) 籍也慢慢多起來,而且上古神獸(shou) 們(men) 開始被塑造成古靈精怪的正麵形象,比如《故宮怪獸(shou) 談》等。相信這種多元化塑造神獸(shou) 的創作思路,也會(hui) 慢慢延伸到國產(chan) 影視作品創作中。就像喜歡認識《西遊記》的妖怪、希臘神話中的諸神一樣,很多小孩喜歡各種充滿想象力的神獸(shou) 形象,這些神話傳(chuan) 說對孩子們(men) 充滿吸引力。無論是瑞獸(shou) 還是怪獸(shou) ,祖先創作它們(men) 之時,就讓其承載了豐(feng) 富的文化內(nei) 涵以及情感寄托,應該是國產(chan) 影視創作需要去挖掘的大富礦。

  師文靜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