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結算不斷擴圍,讓“異鄉愁醫”成為曆史
作者:時本
據新華社報道,國家醫保局最新數據顯示,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覆蓋範圍進一步擴大,截至2022年3月底,全國共有72個(ge) 統籌地區啟動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術後抗排異治療等5種門診慢特病相關(guan) 治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爭(zheng) 取在今年年底前覆蓋所有統籌地區。
此次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擴圍,首先體(ti) 現在地理範圍上。2018年以來,長三角、京津冀、西南五省(區市)相繼開展區域內(nei) 普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2021年2月,新增15個(ge) 省區作為(wei) 改革試點,當時全國有27個(ge) 省份開展門診費跨省直接結算。現在改革再次擴圍,地理範圍越來越廣,同一政策覆蓋全國所有統籌地區已指日可待。
此次擴圍還體(ti) 現在病種上。最初的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主要針對常見病、多發病,後來將門診慢特病也納入其中,並且被納入的慢特病越來越多。要知道,慢特病本身就享受特殊的醫保待遇,慢特病跨省直接結算意味著這些差異性很大的特殊待遇也要跨省流動,改革的難度要大得多。相信病種上的不斷擴圍,終將使疾病不分輕重緩急,無一例外地被政策所覆蓋。
回顧整個(ge) 跨省直接結算政策推進的過程,擴圍始終是不變的基調。比如,最初隻是跨省住院直接結算,此後跨省看門診也納入其中。跨省看門診比跨省住院更普遍,這方麵擴圍使政策的惠及麵大幅提升。再如,跨省直接結算的定點醫療機構不斷擴圍,當前不僅(jin) 涵蓋了所有大醫院,而且越來越多的中小醫療機構也實現了跨省直接結算。照這個(ge) 趨勢發展下去,或許有一天,跨省直接結算將涵蓋所有醫療機構。
不斷擴圍的最終目標,是政策的陽光照見每個(ge) 角度、惠及每名患者、覆蓋每種疾病,使異地看病的所有圍牆被推倒、門檻被徹底消除、信息被完全打通。到那時,看病再無省內(nei) 省外之分、本地異地之別。當然,這是一種極為(wei) 理想的狀態,要想實現這種狀態,還須作出艱苦努力。就現有條件而言,這項改革的核心目標,仍然是在地理範圍、病種、看病形式、定點醫療機構等方麵不斷擴圍。
當前跨省流動人口越來越多,僅(jin) 跨省就業(ye) 的職工、隨子女遷居的老人、回原籍居住的退休人員等,就不在少數。即使不在外地長期居住的人,也很可能因為(wei) 出差、旅遊、探親(qin) 等原因,需要到異地看病。異地看病所麵臨(lin) 的一些難題,已成為(wei) 不少人的煩心事,或多或少地影響著每個(ge) 家庭、每個(ge) 人。全麵有效化解這道難題,已變得時不我待。
由於(yu) 各地的醫療市場塊條分割現象十分突出,政策差異性很大,影響到醫療資源和患者跨省流動,建設全國統一的大市場,應該將醫療這個(ge) 特殊的領域考慮在內(nei) ,打通地區壁壘,縮小政策差異,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升異地看病的便捷性,讓“異鄉(xiang) 愁醫”真正成為(wei) 曆史。(時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