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讀書,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無窮小亮來了嗎?”
很多來參加4月24日在首屆全民閱讀大會(hui) 上舉(ju) 行的第六屆“大眾(zhong) 喜愛的閱讀新媒體(ti) 號”推薦活動的嘉賓、獲獎者,都忙著互相關(guan) 注,“圍觀”彼此的閱讀以及推廣閱讀的經驗辦法。
本屆推薦活動經過基礎數據篩選、網絡大眾(zhong) 投票,結合大數據檢測結果及專(zhuan) 家意見等,最終確定90個(ge) “大眾(zhong) 喜愛的閱讀新媒體(ti) 號”入選。
在視頻、音頻平台上“讀”一本書(shu)
1568條短視頻,437本書(shu) ,網粉絲(si) 量超過了3600萬(wan) 人,視頻播放量超過36億(yi) 次。
這是“都靚讀書(shu) ”交出的成績單。2019年年初,“都靚讀書(shu) ”入駐抖音、快手,創建了一個(ge) 分享好書(shu) 的賬號,後來圍繞這個(ge) IP,又衍生出了分享詩詞,聚焦傳(chuan) 統文化的賬號“都靚的1001頁”和生活方式類的“都靚Amber”。
本屆推薦活動共有30個(ge) 音視頻號入選。其中,有安徽全民閱讀組委會(hui) 的音頻號“書(shu) 香安徽”、人文社主辦的“人文讀書(shu) 聲”等,也有文化傳(chuan) 播類公司主辦的如“十點讀書(shu) ”“喜馬講書(shu) ”等,還有個(ge) 人運營的賬號,如“無窮小亮的科普日常”“白雲(yun) 出岫”等。
“閱讀音視頻號的蓬勃發展輻射全民閱讀的全生態。”音視頻號終評組專(zhuan) 家、光明日報社副總編輯陸先高認為(wei) ,各類以音視頻為(wei) 表現形式的新媒體(ti) 號,共同拓展閱讀活動的體(ti) 驗場景,豐(feng) 富著閱讀服務的內(nei) 容、形式和手段,增進了閱讀活動中大眾(zhong) 的參與(yu) 度,也有助於(yu) 促使閱讀升級。
“‘讀者’的喜馬拉雅音頻號自2016年上線以來,已發布音頻4000多條,累計收聽量突破10億(yi) 次。”談到優(you) 質內(nei) 容的創作,北京讀者天元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新媒體(ti) 矩陣內(nei) 容主編王瑩談了三點:堅持原創內(nei) 容,打造優(you) 質專(zhuan) 欄;研發具有“讀者”特色的知識付費產(chan) 品;共創大眾(zhong) 喜愛的知名作家有聲書(shu) 項目。
“我們(men) 把口播形式升級為(wei) 演繹模式,把文學經典融入更接地氣的音畫表達。”“都靚讀書(shu) ”創始人都靚說,他們(men) 開展了一期《與(yu) 妻書(shu) 》的講解,聚焦革命英雄作為(wei) 普通人的一麵。這條視頻當晚就成為(wei) 爆款,全網播放量超過4000萬(wan) 。
“無窮小亮的科普日常”憑借專(zhuan) 業(ye) 的科普知識和有趣的方式,聚集粉絲(si) 超2000萬(wan) ,成為(wei) 科普短視頻賽道的現象級達人;“樊登”“小播讀書(shu) ”“焦尾Tyler”等發布作品超200個(ge) ,“戴建業(ye) 老師”“天真的和感傷(shang) 的小說家”“康震”等點讚量達100萬(wan) ……
在音視頻平台上“讀書(shu) ”已然是很多人的日常。
別擔心年輕人,他們(men) 很愛讀書(shu)
去年,有1.9億(yi) 用戶在B站觀看知識類視頻,泛知識內(nei) 容占B站全平台視頻總播放量的45%,知識區創作者規模增長92%。
作為(wei) 年輕人聚集的文化社區和視頻平台,嗶哩嗶哩被大家稱為(wei) “B站”。B站政策研究院院長穀雨告訴記者,羅翔老師“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要讀書(shu) ”的視頻,累計播放近1400萬(wan) 次,也就是說,有超過千萬(wan) 用戶通過羅翔老師的視頻去了解、認識讀書(shu) 的意義(yi) 。
與(yu) 此同時,在B站上已經有300多名學者入駐,涵蓋100餘(yu) 門學科。如戴建業(ye) 老師精講《世說新語》、蔡丹君老師提綱挈領讀《紅樓夢》都帶動了用戶,尤其是年輕的用戶去回歸書(shu) 本,回歸閱讀。
“通過後台的粉絲(si) 畫像我們(men) 發現,這3600萬(wan) 喜歡書(shu) 的小夥(huo) 伴,年齡集中在18歲到35歲之間,是年輕的一群網絡原住民。”在都靚看來,這群年輕人身上有非常獨特的網絡特征和亞(ya) 文化符號:他們(men) 的信息獲取、消費決(jue) 策、生活空間更具互聯網特征,也更加注重個(ge) 性化和互動體(ti) 驗。
去年她推薦了一本書(shu) ,叫《東(dong) 晉門閥政治》,是一本相對小眾(zhong) 的書(shu) 。發出來之後,當晚播放量就突破了100萬(wan) ,有2萬(wan) 多人在討論、分享。
都靚感慨:“如果說互聯網是一片大森林,每個(ge) 人的興(xing) 趣愛好就像螢火蟲,再小眾(zhong) 都會(hui) 在這片森林裏發現同類。以前認為(wei) 小眾(zhong) 的領域,一樣可以去吸引那部分受眾(zhong) 。”
閱讀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
在都靚的視頻裏,每次會(hui) 重複一句口號:“閱讀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
的確,在信息爆炸時代,讀書(shu) 僅(jin) 是萬(wan) 千種信息獲取方式中的之一,但依然有一部分人喜歡、熱愛讀書(shu) ,依然選擇用最原初但最紮實的方式去汲取知識,就像吃飯、喝水或者生活裏的任何一件小事一樣,生生不息。
在這次評選中,人民文學出版社收獲3個(ge) 獎項,分別是微信公眾(zhong) 號出版社類“人民文學出版社”、媒體(ti) 類“當代”、喜馬拉雅“人文讀書(shu) 聲”,其中“人民文學出版社”已經連續六年獲獎,“當代”是第3次獲獎,成為(wei) 獲獎數量最多的一家單位。“說明有71年曆史的人文社始終充滿活力。”社長臧永清很欣慰。
作為(wei) 第一家與(yu) 字節跳動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出版社,人文社已為(wei) 十餘(yu) 位知名作家開設了抖音號,其中莫言、康震、朱德庸的賬號粉絲(si) 量均達百萬(wan) 級,話題曝光量均突破1億(yi) 次,成功“破圈”。
在讀者日益多元的閱讀需求上,越來越多的傳(chuan) 統機構加入了“供給戰”,也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據全民閱讀與(yu) 融媒體(ti) 智庫分析,隨著新媒體(ti) 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全民閱讀走向深入,內(nei) 容質量已經成為(wei) 影響各類閱讀新媒體(ti) 號可持續發展的關(guan) 鍵因素,未來的競爭(zheng) 必將成為(wei) 內(nei) 容的競爭(zheng) ,因此閱讀新媒體(ti) 號在深挖垂直領域的同時,下一步還應緊跟時代發展,勇於(yu) 在“探索元宇宙”“自然科學類”“老齡閱讀”等薄弱或者新興(xing) 領域提供有品質的內(nei) 容,保持賬號的活力和動力,成為(wei) 推動全民閱讀的催化劑。記者 蘇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