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三星堆博物館新館首塊底板澆築完成

發布時間:2022-05-07 11:16:00來源: 華西都市報

  華西都市報-封麵新聞記者 楊瀾

  經過一天一夜的連續施工,5月6日淩晨,由中建八局承建的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工程地下室首塊底板澆築順利完成,為(wei) 項目高效建設、優(you) 質履約按下“加速鍵”。據悉,項目首塊底板澆築麵積超過4000平方米,累計澆築混凝土近4000立方米,屬於(yu) 超大體(ti) 積混凝土澆築。接下來,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全麵進入主體(ti) 結構施工階段。

  “整個(ge) 新館工程包括地下室和地上兩(liang) 個(ge) 部分,此前,位於(yu) 項目西區的庫區鋼結構主體(ti) 施工已經開始,本次底板澆築的完成,也標誌著項目主體(ti) 施工的全麵開始。”中建八局項目經理李文博介紹,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工程建設周期約一年,建築麵積約5.44萬(wan) 平方米,是現有場館麵積的5倍,為(wei) 特大型、世界級博物館。

  苗木移栽、既有建築拆除 10天內(nei) 完成場坪工作

  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工程位於(yu) 三星堆博物館園區內(nei) ,工程所在地存在大量的綠植和既有公共建築。

  “在進場前,這一片有包括菩提在內(nei) 的苗木上千株。”李文博指著眼前的工地告訴記者,為(wei) 保證主體(ti) 施工順利進行,秉承保護園區自然生態的原則,前期通過機械和人工配合,在5天之內(nei) 將所有苗木移栽到了園區西城牆遺址和考古遺址公園等指定區域。

  “這一片就是之前的三星堆文創館。”李文博介紹,在苗木移栽的同時,項目還對既有的公共衛生間、文創館、汙水處理站等建築物進行了拆除,並在10天內(nei) 完成了近萬(wan) 平方米的場坪工作,為(wei) 土方開挖和後期主體(ti) 施工提供了保證。

  水渠改道、抗浮錨杆錨固 基坑施工加快進行

  “新館工程局部設一層地下室,深度約7米,底板澆築之前,還需要進行複雜的基坑施工。”李文博介紹,基坑所在地原來有一條長度240多米的東(dong) 西走向水渠,水渠下遊要進行春灌通水,基坑開挖之前,項目部在基坑邊緣修建了一條新渠與(yu) 下遊灌溉渠連通,並在入水口和出水口設置了2個(ge) 沉砂池,入水口處設置了攔汙柵與(yu) 水標尺,改道之後,大大提升了渠道的通水能力。

  除了水渠改道,在整個(ge) 基坑開挖階段,“水”對於(yu) 項目部來說既是一個(ge) 重點,也是難點。新館項目地下水與(yu) 鴨子河連通,流動性極大,為(wei) 了抵抗地下水的上浮力,需要錨固幾千根抗浮錨杆。由於(yu) 傳(chuan) 統的水泥砂漿、水玻璃等錨杆注漿方法容易造成錨孔塌陷和注漿失敗,為(wei) 此,項目部聯合相關(guan) 單位進行了現場驗證和分析,采用高壓旋噴的錨杆注漿方式,消除了地下水高流動性對錨杆漿液產(chan) 生的不利影響,滿足了承載力要求。

  8500噸鋼結構用量 可再造一個(ge) “冰絲(si) 帶”

  整個(ge) 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工程,僅(jin) 中部設有一層地下室。除地下室以外,項目所有地上建築部分將全部由鋼網架結構和幕牆組成。日前,隨著首根鋼柱在西側(ce) 庫區平穩準確就位,非地下室區域主體(ti) 鋼結構施工已經開始。據介紹,博物館地上主體(ti) 部分無柱展陳空間大,大跨度懸挑鋼結構、超重型螺旋樓梯等將成為(wei) 極具特色和挑戰的部分。

  “新館包含大麵積的大跨度屋麵鋼結構,其中最大的跨度近40米,這是我們(men) 後期鋼結構施工的一個(ge) 重點。而支撐屋蓋鋼結構的重任,將交給數百根直徑約0.6米、高度約5.9米的鋼柱來完成。”李文博介紹,三星堆博物館用鋼量較大,預計整個(ge) 鋼結構使用量將達到8500噸,相當於(yu) 整個(ge) “冰絲(si) 帶”的鋼結構用量。

  據介紹,底板澆築完成後,項目將大麵積推進主體(ti) 施工,預計將在今年6月完成地下室封頂,9月完成主體(ti) 結構封頂。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