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辰——守護文物 傾盡一生
人物小傳(chuan)
謝辰生,1922年7月出生,我國著名文物專(zhuan) 家、中國文物學會(hui) 名譽會(hui) 長、國家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委員。2009年,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授予謝辰生“中國文物、博物館事業(ye) 傑出人物”榮譽稱號,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hui) 授予謝辰生“中國文化遺產(chan) 保護終身成就獎”。黨(dang) 的十三大代表、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文物的保護是第一位的,沒有保護就沒有研究。”謝辰生把鄭振鐸這句話記了一輩子。
謝辰生是新中國一係列文物法規製定的主要參與(yu) 者和執筆人,也是我國文物事業(ye) 許多重大決(jue) 策的見證者和當事人。他曾多次說:“我一直堅信保護文物就是守護國家。”他參與(yu) 起草、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積極推動將“保護為(wei) 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寫(xie) 入法律。1994年離休後,他又為(wei) 文物保護奔走呼籲、忘我工作、不遺餘(yu) 力。
5月2日,謝辰生先生駕鶴西去。
“我一直堅信保護文物就是守護國家”
謝辰生曾多次說:“我一直堅信保護文物就是守護國家。”他參與(yu) 起草、修訂的眾(zhong) 多文物法律、法規,編纂起來就可以組成一部有特色的個(ge) 人“文物專(zhuan) 著”。
新中國成立後,鄭振鐸被任命為(wei) 文化部文物局局長,謝辰生成為(wei) 初創的文物局的一員。他一心想走研究之路,鄭振鐸說:“你搞文保工作吧,這事比研究更重要。”謝辰生牢牢記在了心中,他不止一次提及,“到現在為(wei) 止,我也是在執行他交給我的任務。”
在鄭振鐸、王冶秋、裴文中等人的指導和幫助下,謝辰生起草了新中國第一批文物保護的政令法規,這就是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的《禁止珍貴文物圖書(shu) 出口暫行辦法》《古文化遺址及古墓葬之調查發掘暫行辦法》等。
1959年文物局開始起草《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謝辰生和同事們(men) 前後寫(xie) 了數稿,並於(yu) 1961年由國務院頒發。《條例》第一條明確規定,“一切具有曆史、藝術、科學價(jia) 值的文物,都由國家保護”。
“保護為(wei) 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
197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開始醞釀。謝辰生作為(wei) 主要起草人,多方征求意見,數易其稿、反複修改,曆經5年,最終於(yu) 1982年11月由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通過並頒布。文物保護單位“在進行修繕、保養(yang) 、遷移的時候,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等被鄭重寫(xie) 入法律。
1987年在國務院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通知的起草過程中,謝辰生堅持將“加強文物保護,是文物工作的基礎,是發揮文物作用的前提”寫(xie) 入其中。2002年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頒布,謝辰生作為(wei) 顧問全程參與(yu) 修法工作,第一次將“保護為(wei) 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十六字方針寫(xie) 入法律。
“從(cong) 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們(men) 的文物工作方針,排除了來自各方麵的幹擾,指導思想始終堅持把保護放在第一位,依靠群眾(zhong) 來保護文物,依靠法製來保護文物。”2019年謝辰生先生在接受采訪時感慨,“70年來,文物工作正確的方針沒有變過,這多不容易啊!”
“守護民族文化精魂,為(wei) 江山、為(wei) 後人留得勝跡在”
謝辰生不僅(jin) 是文物保護法的起草者,更是堅定的執行者與(yu) 捍衛者。上世紀90年代,是他發起保護三峽文物的政協聯名提案。中國文物學會(hui) 會(hui) 長單霽翔印象最深的是謝老為(wei) 了保護北京的古城風貌殫精竭慮地奔走。他還數次直言南京的城市文化遺產(chan) 保護不能“厚今薄古、嫌貧愛富”。後來每當文化遺產(chan) 保護遭遇挑戰,大家都會(hui) 說“找謝老想想辦法”。他家裏的電話成了“文保熱線”,哪兒(er) 要拆了、哪兒(er) 的老城遭到破壞了,許多文保誌願者都會(hui) 第一時間告訴他……
很多記者都去過謝老位於(yu) 北京安貞裏的那間樸實無華的房子。簡單的水泥地麵、斑駁的牆麵,最普通的書(shu) 桌、沙發,床上永遠是堆積成山的報紙和書(shu) 籍。冬天就穿著中式棉衣,夏天也不愛開空調……大家也記得謝老說過的振聾發聵的觀點,“寧可多保,不可錯拆”。
記者最後一次在公開場合見到謝老是2018年12月9日,中國文物學會(hui) 曆史文化名街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舉(ju) 行年會(hui) 。那天風很大,空氣都是寒冷的,諸多文物保護的專(zhuan) 家學者齊聚一堂,分享曆史街區保護及社區更新的經驗。謝老也來了,坐在輪椅上認真聽著。中場休息時,大家紛紛上前向其致敬,更多的人遠遠看著老人清臒的臉龐……
“1993年謝老就查出身患癌症,但他學會(hui) 了與(yu) 疾病和平共處。手術、化療,出了院繼續奔走……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2018年。近幾年他的健康狀況時好時壞,一直是大家最大的牽掛。”單霽翔說,中國文物學會(hui) 每年都會(hui) 給謝老過生日,以後再也等不到這一天了。
“江山留勝跡,我輩複登臨(lin) 。”這是他最喜歡的詩句。2010年他曾撰文疾呼:“守護民族文化精魂,為(wei) 江山、為(wei) 後人留得勝跡在,這是我們(men) 這個(ge) 古老民族走向複興(xing) 進程中必須邁好的重要一步。”如今斯人已逝,對他最好的紀念就是如他一樣無怨無悔守護好祖國的文化遺產(chan) 。記者 楊雪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