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露營火爆 潮流背後有哪些隱憂?

發布時間:2022-05-07 14:11:00來源: 新華社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露營火了。在全國很多地方,露營地、河湖邊、公園裏,各式帳篷密密匝匝,有的露營地甚至一席難求,市場規模猛增至百億(yi) 元級別。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部分露營者選擇不具備基礎條件的地點露營,由於(yu) 缺乏專(zhuan) 業(ye) 的規範引導,產(chan) 生了植被損傷(shang) 、環境汙染、用火隱患等問題。

  幾乎有草地的地方都“長滿”露營人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新興(xing) 鎮的海窩子古鎮緊鄰湔江,是成都周邊比較熱門的網紅露營地。“五一”假期,記者實地走訪發現,河堤上、河灘邊停滿了車輛,帳篷、天幕一個(ge) 挨著一個(ge) ,綿延數公裏,有的帳篷甚至直接紮在了河道裏。

  記者走訪北京、成都等多個(ge) 綠地公園、露營營地時看到,一些平整的草地、河灘上,“長”滿了各式各樣的帳篷,便攜式桌椅是標配,桌上擺滿各種食物和酒水飲料,有些還有燒烤架、炊具。

  “露營進入大眾(zhong) 化時代,仿佛一瞬間,每一塊草地上都‘長滿’露營人。”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如果說去年“五一”是格子野餐墊的天下,今年就是營地帳篷的世界。

  一些提供相關(guan) 服務的露營機構表示,假期出現了一席難求的情況,有的預訂營地的訂單已經排到了五月底,“賞花+露營”“房車+露營”“旅拍+露營”,名目各異,都受到熱捧。

  據攜程數據顯示,“五一”小長假,露營旅行訂單較清明假期增長了5倍。去哪兒(er) 網數據顯示,4月以來,平台上露營相關(guan) 詞匯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長2.5倍,是2020年同期的4倍,今年露營相關(guan) 產(chan) 品(住宿、出遊)預訂量是去年的3倍左右。

  成都市民包明年初就購置了露營裝備,每到周末都會(hui) 約幾家人組隊去戶外露營。“從(cong) 一開始隻是簡單地擺個(ge) 椅子、小桌子喝茶,到後來搭帳篷、帶著炊具做飯,再到現在在戶外住一晚,露營方式不斷變化,裝備購置也越來越多。”包明說。

  記者調查發現,近兩(liang) 年疫情防控常態化,不少城市號召“非必要不離市”,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露營。不少露營者表示,露營過程中更能體(ti) 驗到親(qin) 近自然、親(qin) 朋好友其樂(le) 融融的感覺。

  艾媒谘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至2020年中國露營營地市場規模從(cong) 77.1億(yi) 元增至168億(yi) 元,複合增長率13.9%。2021年露營營地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增長率達78%,市場規模達299億(yi) 元,預計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354.6億(yi) 元。有三成消費者在露營裝備上會(hui) 花費3000元至5000元,有18.4%的消費者會(hui) 花費過萬(wan) 元。

  潮流背後有隱憂:破壞環境、存安全風險

  記者調查發現,朋友圈精致美好、高端大氣的露營照片背後,一些問題值得關(guan) 注。

  不少專(zhuan) 業(ye) 露營愛好者表示,突然遍地開花的露營帶來的最大影響是環境破壞、汙染問題突出。

  在成都市彭州市海窩子古鎮網紅露營地,記者看到,湔江流經此處時河道變窄,河灘平緩裸露,周圍植被茂密。據當地老鄉(xiang) 說,每到周末或節假日,河灘上都會(hui) 擠滿一頂頂帳篷,假期結束遊客散去,總會(hui) 留下一地垃圾,甚至還有露營者將各種廢水、殘渣直接倒入河道。

  除了專(zhuan) 業(ye) 的露營地,多數人都是選擇近水、草地平整、植被較為(wei) 茂盛的區域露營。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城市公園,部分植被損毀嚴(yan) 重,露營產(chan) 生大量垃圾,有些還直接汙染水域。

  在北京南六環的“雙鷹營地”,記者見到,露營地部分區域已經明顯沙化,臨(lin) 近的湖麵上漂浮著不少垃圾。在郊區一些露營地,垃圾隨處可見,燒烤過的竹簽、一次性餐盤等散落一地。

  一位露營愛好者告訴記者,專(zhuan) 業(ye) 露營地各種配套設施包括公共廁所、垃圾收集處理比較完善,但現在很多人都是在郊外隨處找一塊平整的草地就紮上帳篷了,沒有任何配套設施,隨手扔垃圾的現象比較多。

  此外,露營帶來的安全風險值得警惕。不少露營者喜歡動用明火,燒烤甚至做飯,安全隱患較大。

  在北京市區、郊區一些公園、河灘邊,不少露營者支起燒烤架烤串,現場煙熏火燎,不時有火星冒出。在南四環的槐新公園,記者看到有遊客在樹林裏燒烤,林下地麵上堆積了不少楊柳絮,一旦用火不當,極易發生火情。

  記者在北京懷柔區一處專(zhuan) 業(ye) 露營地看到,營地專(zhuan) 門開辟了自助燒烤的區域,有專(zhuan) 門的工作人員生炭火、準備食材,確保用火安全。

  “‘無痕露營’的戶外環保理念還沒有普及,這種理念要求參與(yu) 露營的人提前計劃準備,在可耐受地麵進行露營,妥善處理垃圾,盡可能保持自然原貌,減少野外用火對環境的影響,食物殘渣包裝起來帶走,減少使用肥皂清潔劑。”成都資深戶外探險愛好者申威說。

  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迅速 規範管理讓露營健康發展

  逐步大眾(zhong) 化的露營帶火了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天眼查數據顯示,近5年來,我國露營相關(guan) 企業(ye) 注冊(ce) 數量快速增長,其中2020年新增9100餘(yu) 家,2021年新增2萬(wan) 餘(yu) 家。2022年以來,已有超過7000家露營相關(guan) 企業(ye) 成立。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作為(wei) 新興(xing) 業(ye) 態,露營行業(ye) 問題也不少。網紅營地同質化嚴(yan) 重、宣傳(chuan) 圖片和實際嚴(yan) 重不符等吐槽屢見不鮮。記者隨機采訪不少露營者,不少人反映環境和宣傳(chuan) 相差太大,有的配套差,體(ti) 驗不好。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社會(hui) 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宋煜說,露營滿足了民眾(zhong) 的休閑需求,但下一步應該進行規範,引導行業(ye) 健康有序發展。對缺乏資質的經營性露營場所予以處理和整改,加強對營地在設計、經營上的規範,對破壞、汙染環境等行為(wei) 加強監管。

  廈門大學旅遊與(yu) 酒店管理係助理教授餘(yu) 及斌說,露營經營場所應提升綜合服務水平,同時在保護公共資源的前提下,劃定可供露營的區域範圍,適當收費用於(yu) 露營地維護和清潔。

  宋煜表示,可以適度開放公園綠地等露營空間,加強空間管理和維護工作,建設相關(guan) 基礎設施和消防等應急處置設施。同時要加大戶外環保意識的宣傳(chuan) ,明確露營活動的各類規則,培養(yang) 與(yu) 大自然和諧相處的責任意識。(記者:吳文詡、魯暢、薛晨 參與(yu) 采寫(xie) :孫曉)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