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圖書館“分館”開進市民家中,家庭藏書變身“館藏”

發布時間:2022-05-10 17:27: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晚上10:20,“叮咚”一聲,廣東(dong) 省佛山市民鄭蕊暢收到了一條手機通知,這是她收到的第一條借書(shu) 訂單。她既不是圖書(shu) 館的圖書(shu) 管理員,也不是書(shu) 店店主,隻是一個(ge) 普通的上班族,有兩(liang) 個(ge) 愛看書(shu) 的孩子。

  這樣的“叮咚”聲,可能在佛山很多市民的手機上響起。2021年4月,佛山市圖書(shu) 館的家藏圖書(shu) 共享計劃“易本書(shu) ”上線試運行小程序。“易本書(shu) ”(英文名稱EX-BOOK!)是一本書(shu) ,更是交換書(shu) 。市民可以上傳(chuan) 家中閑置的圖書(shu) 供人借閱,也可以借閱別人上傳(chuan) 的藏書(shu) 。這是國內(nei) 首個(ge) 實現家藏圖書(shu) 、公共圖書(shu) 館館藏全社會(hui) 流通的公益性、綜合性資源共享平台。

  2021年8月24日,鄭蕊暢很清晰地記得這個(ge) 日子,她去佛山市圖書(shu) 館借書(shu) ,無意中發現“易本書(shu) ”的推介資料,“一下子讓我想起曾在大學圖書(shu) 館當管理員的美好時光”。第二天她就注冊(ce) 了平台賬戶,上傳(chuan) 了藏書(shu) 。神奇的是,當天晚上,她就被“叮咚”告之,收到了訂單。她與(yu) 來借書(shu) 的姑娘一見如故,還主動推薦了兩(liang) 本書(shu) 給她,約定地鐵站“麵對麵”借書(shu) 。

  鄭蕊暢把家中的320冊(ce) 藏書(shu) 上傳(chuan) 了239冊(ce) ,目前已經借出去過94冊(ce) (次)。為(wei) 了讓藏書(shu) 更有效地流動起來,她將平台上生成的“藏家海報”發在個(ge) 人朋友圈,吸引了很多朋友躍躍欲試。“一位居住在大良的範小姐,由於(yu) 我們(men) 倆(lia) 的小孩年齡相仿,我針對她的親(qin) 子閱讀需求,向她推薦過好幾本優(you) 秀的繪本。而她看到優(you) 秀的繪本,也常常第一時間跟我分享。”

  “易本書(shu) ”是如何誕生的呢?事實上,與(yu) “易本書(shu) ”密切相關(guan) 的,是佛山市圖書(shu) 館啟動於(yu) 2018年的“鄰裏圖書(shu) 館”。

  2016年,原文化部等5部門印發《關(guan) 於(yu) 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shu) 館總分館製建設的指導意見》,在全國範圍內(nei) 推行總分館製建設。這是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的重要任務,對於(yu) 有效整合公共文化資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促進優(you) 質資源向基層傾(qing) 斜和延伸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佛山市圖書(shu) 館已經形成了由普通成員館、智能圖書(shu) 館、汽車圖書(shu) 館、數字圖書(shu) 館、電視圖書(shu) 館構成的立體(ti) 、多維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2021年,佛山集中開展公共文化設施“效能革命”專(zhuan) 項行動,著力解決(jue) 設施使用率不高、設施存在感不強、公眾(zhong) 參與(yu) 度不足等突出問題。而在這場“效能革命”中,比分館更“下沉”、更提高資源配置及使用率的方式,是佛圖創新嚐試的“鄰裏圖書(shu) 館”和“易本書(shu) ”。

  這兩(liang) 個(ge) 密切相關(guan) 的項目,都是為(wei) 了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裏”,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就近就便的公共閱讀服務。前者把圖書(shu) 館的“分館”開進了普通市民家中,後者則進一步讓市民家中的藏書(shu) 成為(wei) 圖書(shu) 館的“館藏”。

  佛山市圖書(shu) 館館長黃百川介紹,每個(ge) 鄰裏圖書(shu) 館可在市館享受總借閱200本書(shu) 、期限為(wei) 365天的權限,以及市館提供的微信點單式圖書(shu) 配送、專(zhuan) 業(ye) 培訓等服務;同時需要承擔任期最少為(wei) 1年、服務不少於(yu) 10個(ge) 家庭、組織不少於(yu) 3場閱讀分享活動、每年轉借圖書(shu) 不少於(yu) 30冊(ce) 次等義(yi) 務。

  佛山市圖書(shu) 館業(ye) 務管理部主任陳豔介紹,隨著鄰裏圖書(shu) 館漸成氣候,一些鄰裏圖書(shu) 館已經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品牌活動,比如,永無島鄰裏圖書(shu) 館的“雲(yun) 朵姐姐故事會(hui) ”、小橘燈下鄰裏圖書(shu) 館“童讀書(shu) 繪”、好友營鄰裏圖書(shu) 館“快樂(le) 的海洋環遊”……社會(hui) 家庭從(cong) 公共文化服務的享受者轉變為(wei) 參與(yu) 者、提供者和創造者。

  2019年9月,一個(ge) 鄰裏圖書(shu) 館的微信群中,有書(shu) 友問,“請問怎麽(me) 將自家的圖書(shu) 盤活,像圖書(shu) 館的書(shu) 一樣可以掃碼外借”,這個(ge) 新的問題引發了書(shu) 友們(men) 的共鳴,也引起了佛山市圖書(shu) 館的思考:如何激活家庭藏書(shu) ,讓其成為(wei) 社會(hui) 共享資源?

  “家庭藏書(shu) 成為(wei) 閱讀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孩子的閱讀素養(yang) 與(yu) 家庭藏書(shu) 量正相關(guan) 。但同時,家庭藏書(shu) 量也麵臨(lin) 著不均衡的問題,家庭藏書(shu) 是一個(ge) 龐大的未開發資源。”黃百川說,以廣東(dong) 為(wei) 例,2019年獲評“書(shu) 香家庭”的大多數家庭藏書(shu) 在3000冊(ce) 以上,最多達4.5萬(wan) 冊(ce) ;2021年佛山家庭平均藏書(shu) 為(wei) 172.76冊(ce) ,家庭藏書(shu) 量相當可觀。

  黃百川說,“易本書(shu) ”平台打破了公共圖書(shu) 館館藏邊界,提高全社會(hui) 的圖書(shu) 資源流通運營效率,有效促進家庭閱讀與(yu) 全民閱讀。而很多“易本書(shu) ”的用戶,還在交換圖書(shu) 中收獲了書(shu) 以外的東(dong) 西。

  陸偉(wei) 鏘是第一批進駐“易本書(shu) ”的愛書(shu) 人,“我喜愛閱讀,從(cong) 小就是佛山市圖書(shu) 館的忠實粉絲(si) 。因為(wei) 興(xing) 趣和職業(ye) 的原因,家中藏書(shu) 量也不斷增加,特別是在家庭理財等方麵的書(shu) 籍比較多,一些還是圖書(shu) 館沒有、市麵上也買(mai) 不到的”。隨著藏書(shu) 越來越多,書(shu) 架已經放不下了,如何同時滿足收藏更多好書(shu) 和與(yu) 更多人分享的需求,“易本書(shu) ”恰恰契合了共享經濟時代市民讀者的心聲。

  陸偉(wei) 鏘上傳(chuan) 了262冊(ce) 書(shu) ,竟然產(chan) 生了527次借閱。他對很多借閱者印象深刻:

  讀者“小政”是外地來佛山打工的小年輕,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在某單位擔任保安隊長,工作之餘(yu) 最喜愛的就是閱讀,最近還報考了成人本科。他向陸偉(wei) 鏘借的第一本書(shu) 是《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當時特地開了半小時電動車來“麵對麵借書(shu) ”。

  讀者“娜娜”是一個(ge) 勤奮的職場白領,晚上兼職做電商,對投資理財也很感興(xing) 趣,借了不少這一類書(shu) 籍。通過和陸偉(wei) 鏘持續的交流,她發現自己在家庭理財上有不少誤區,陸偉(wei) 鏘給她推薦了書(shu) 單並答疑解惑,現在,娜娜已有了科學的觀念和明確的家庭理財規劃。

  讀者“月月”是一個(ge) 年輕的媽媽,給孩子借閱了全新的《這裏是中國》圖冊(ce) 。然而,通過快遞收到書(shu) 時,發現運輸導致圖書(shu) 出現破損,她很替陸偉(wei) 鏘心痛。“我說不用介意,圖書(shu) 的價(jia) 值在內(nei) 容而不在外表,能共同分享就是一種快樂(le) 。後來收到她歸還的圖書(shu) 時,我發現圖書(shu) 破損之處已被她精心做了修複。”

  截至2022年4月中旬,鄰裏圖書(shu) 館開出了1353家,超過54萬(wan) 冊(ce) 公共藏書(shu) 下沉到家庭末梢,自發策劃開展閱讀活動1844場,累計服務讀者6.3萬(wan) 人次。“易本書(shu) ”平台擁有用戶2.5萬(wan) 餘(yu) 人,使用量6.8萬(wan) 人次,市民上傳(chuan) 家藏書(shu) 2.4萬(wan) 餘(yu) 冊(ce) ,平台產(chan) 生借閱訂單6600多單。

  當以圖書(shu) 館走進千家萬(wan) 戶,當人與(yu) 人因為(wei) 閱讀連接起來,公眾(zhong) 就成為(wei) 公共文化服務與(yu) 文化治理最廣的參與(yu) 者、最大的受益者。蔣肖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