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繡娘遇上西方新娘:潮繡“潮”變 繡出美麗人生
中新社潮州5月20日電 題:東(dong) 方繡娘遇上西方新娘:潮繡“潮”變 繡出美麗(li) 人生
中新社記者 方偉(wei) 彬
雨後的廣東(dong) 潮州古城牌坊街靜謐祥和,位於(yu) 街上的潮繡工作坊卻熱鬧非凡。一群東(dong) 方繡娘正忙碌著,針線穿插的沙沙聲不絕於(yu) 耳。有些人的作品,經過設計後,將掛進美國紐約第五大道亦或是法國巴黎香榭麗(li) 舍大道的櫥窗中,成為(wei) 西方新娘婚紗上醒目的東(dong) 方元素。
潮繡是中國四大名秀中粵繡的重要派係,始於(yu) 唐代,形成風格於(yu) 明、清,流傳(chuan) 於(yu) 中國及東(dong) 南亞(ya) 一帶,於(yu) 2006年入選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日前,中新社記者走訪潮州後發現,已有千年曆史的潮繡仍在不斷創新,東(dong) 方的傳(chuan) 統技藝正和西方現代服飾擦出了火花。
東(dong) 西結合
潮繡大師康慧芳的工作室位於(yu) 潮州牌坊街上,今年75歲的潮繡國家級非遺傳(chuan) 承人康慧芳至今退而不休,一方麵她仍在研究潮繡的新繡法,一方麵她也在積極地為(wei) 潮繡的發展出謀劃策。
康慧芳告訴記者:“潮繡一定要迎合市場需求,要了解市場現在的發展趨勢,特別是要多離開繡坊去外麵看看,不能一味的埋頭苦繡。”多年來,康慧芳常常要離開潮州,到海內(nei) 外多地交流學習(xi) ,不斷豐(feng) 富潮繡的刺繡技藝,拓寬潮繡的出路。
“過去,潮汕人闖南洋,祭祀文化‘拜老爺’也帶到了東(dong) 南亞(ya) 一代”,康慧芳介紹,在祭祀時,潮汕人常常會(hui) 掛著一些帶有潮繡的祭祀用品,帶動了潮繡製品的需求。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一部分的需求正在式微。
在不斷地觀察中,康慧芳發現,東(dong) 方的傳(chuan) 統技藝逐漸得到西方消費者的認可,與(yu) 現代服飾的結合,為(wei) 潮繡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康慧芳的女兒(er) 佘丹暉受此啟發,把潮繡和婚紗晚禮服組合在了一起。
潮繡弄“潮”
“婚紗晚禮服屬於(yu) 西方文化,但是把潮繡搭配進去後,又增添了東(dong) 方氣質,形成了潮州婚紗晚禮服的特色”,刺繡工藝美術師佘丹暉告訴記者,潮繡色彩濃鬱、圖案豐(feng) 富,加上運用潮繡獨特的立體(ti) 墊高繡,設計生產(chan) 出的婚紗晚禮服視覺上像浮雕一樣,精致靚麗(li) 。
佘丹暉是潮州市鴻輝禮服廠的設計總監,她常常會(hui) 找母親(qin) 請教潮繡技藝上的問題。2005年至今,她一直為(wei) 海外客戶提供婚紗晚禮服的生產(chan) 製作。“以前都是來樣加工,客戶挑廠家,他們(men) 需要什麽(me) 我們(men) 做什麽(me) ,行業(ye) 競爭(zheng) 往往是價(jia) 格戰。”不甘心為(wei) 他人做嫁衣,佘丹暉想到了潮繡,想到了原創品牌。
得益於(yu) 母親(qin) 的教誨,佘丹暉帶領團隊拜訪了大量優(you) 秀的潮繡大師,與(yu) 香港、西班牙的知名婚紗晚禮服企業(ye) 保持交流合作。她介紹,因為(wei) 潮繡的針法複雜,機織技術隻能完成一些簡單的潮繡繡法,那些複雜的針法還是需要繡娘手工完成,而這也決(jue) 定了產(chan) 品的定位與(yu) 價(jia) 值,考驗著團隊的設計能力與(yu) 繡功。
“非遺”不老
訪談間,記者留意到了一副將要完成的潮繡孔雀,在白紗上的孔雀,昂首擺尾,藍色、金色、紅色等多種顏色繡線勾勒下,栩栩如生。“這幅采用立體(ti) 雙麵墊高繡法,正反麵能都欣賞,而且繡麵有高有低,很有立體(ti) 感,也是大量運用在婚紗晚禮服上的潮繡技藝”,康慧芳介紹,她的女兒(er) 也已經采用了這種方法繡製產(chan) 品。
在婚紗晚禮服上不斷創新提升了佘丹暉團隊產(chan) 品的競爭(zheng) 力。佘丹暉驕傲地說:“以前都是我們(men) 找客戶,現在是客戶搶著和我們(men) 合作。”她講解到,我們(men) 首先會(hui) 提供設計好的婚紗晚禮服樣板,北美或歐洲的客戶根據我們(men) 的設計,在結合當地消費者的需求做調整。
“近年來,一件成品婚紗或晚禮服,95%都是我們(men) 的原創設計。”佘丹暉認為(wei) ,成功的背後離不開潮繡獨特的魅力,而把傳(chuan) 統的非遺技藝運用到現代服飾後,“非遺”不老,在不斷地迎合市場需求的過程中愈發年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