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承紅色基因中培養時代新人
作者:彭正德(上海市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授)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高校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chuan) 承紅色基因,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廣大青年要“爭(zheng) 做堪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的時代新人”。培養(yang) 時代新人,必須傳(chuan) 承好紅色基因,發揮紅色基因的導向功能、形塑功能和涵養(yang) 功能,這樣才能真正解決(jue) “為(wei) 誰培養(yang) 人、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的根本問題。把紅色基因有效融入時代新人的培養(yang) 過程,關(guan) 鍵在於(yu) 做好四項工作。
喚起曆史記憶
任何民族都有曆史,民族的集體(ti) 曆史記憶超越了個(ge) 人的“經驗空間”,它將民族在“過去的實踐”中形成的經驗、文化和共同追求,與(yu) 現實中個(ge) 人的情感相聯係,並賦予個(ge) 人以社會(hui) 責任。一個(ge) 民族隻有銘記曆史,才能珍惜現在,並更好地開創未來。對於(yu) 培養(yang) 時代新人來說,黨(dang) 領導人民革命的曆史既是最好的教科書(shu) ,也是最好的營養(yang) 劑,將紅色基因融入高校育人過程,首先必須喚起大學生的紅色曆史記憶。
一要用好紅色資源。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經過長期浴血奮戰才取得革命勝利,黨(dang) 在革命中點燃的星星之火燃遍了大江南北,所經之處留下了大量的紅色遺址、遺跡、遺物,一處遺址講述了一個(ge) 感人的故事,一道遺跡濃縮了一段難忘的歲月,一件遺物閃耀著一顆赤誠的初心,這些紅色資源銘刻了中華民族的集體(ti) 曆史記憶,詮釋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頑強不屈的革命精神,是黨(dang) 的紅色基因的重要載體(ti) 。在高校育人過程中,要發揮好紅色資源的中介功能,通過紅色資源這個(ge) 中介,讓大學生跨越時空去觸摸革命曆史的脈搏,將紅色曆史記憶根植於(yu) 大學生的心田。
二要講好紅色故事。紅色故事是對黨(dang) 的革命實踐的曆史敘事,滲透著濃厚的情感,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承載著寶貴的精神,講述紅色故事是傳(chuan) 承紅色基因的一種重要方式。相對於(yu) 抽象、深奧的理論來說,故事具有具體(ti) 性、生動性、鮮活性等特點,更容易在人的腦海中形成記憶,因此在培養(yang) 時代新人的過程中,要講好紅色故事,特別是在思政課這個(ge) 立德樹人的關(guan) 鍵課程中,“會(hui) 講故事、講好故事十分重要”。當然,講述紅色故事不能停留在事件的敘述上,還要揭示故事所蘊含的深刻道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隻有把道理講深、講透,才能使記憶得到升華,使紅色基因得到傳(chuan) 承。
三要弘揚紅色文化。黨(dang) 領導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yi) 革命的偉(wei) 大勝利,也在革命過程中創造了紅色文化。紅色文化既吸取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精華,又孕育產(chan) 生了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集中體(ti) 現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價(jia) 值追求、光榮傳(chuan) 統和精神風貌,它根植於(yu) 黨(dang) 的革命實踐之中,與(yu) 特定的曆史環境、人物、事件相聯係。弘揚紅色文化離不開對黨(dang) 的革命實踐的曆史敘事,通過曆史敘事,紅色文化不僅(jin) 能夠拉近曆史與(yu) 現實的距離,拓展大學生的曆史認知,而且有助於(yu) 營造“學史明理”的氛圍,提升大學生的曆史感悟,從(cong) 而達到喚起紅色曆史記憶的目的。
增強政治認同
政治認同是在政治認知基礎上形成的政治情感,是塑造政治人格的重要基礎。紅色曆史記憶屬於(yu) 政治認知範疇,單純的記憶喚起隻是曆史知識的傳(chuan) 遞和再現,隻有情感上的認同產(chan) 生了,理想的政治人格才可能形成,紅色基因才能真正得到傳(chuan) 承。政治認同包括國家認同、政黨(dang) 認同、製度認同、政策認同等內(nei) 容,將紅色基因融入高校育人過程,最重要的是增強大學生三個(ge) 方麵的政治認同。
一是增強馬克思主義(yi) 理論認同。馬克思主義(yi) 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堅定信仰。在近代中國,正因為(wei) 共產(chan) 黨(dang) 的先驅們(men) 找到馬克思主義(yi) ,中國人民對國家出路的探索才迎來了新的曙光,中國革命的麵目才煥然一新,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馬克思主義(yi) 信仰也深深融入紅色基因之中。在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傳(chuan) 承紅色基因,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由於(yu) 立足中國實際堅持了馬克思主義(yi) ,黨(dang) 才能夠篳路藍縷、創造輝煌,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培養(yang) 時代新人,必須充分挖掘黨(dang) 的百年輝煌曆程和偉(wei) 大成就所蘊含的道理,引導大學生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yi) 的理論偉(wei) 力,增強對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的認同。
二是增強政治理想認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chan) 主義(yi) 作為(wei) 黨(dang) 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yi) 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曆史使命。”實現共產(chan) 主義(yi) 和民族複興(xing) 的信念,激勵著無數革命先烈英勇鬥爭(zheng) 、慷慨赴死,構成了紅色基因的重要內(nei) 容。在實現政治理想的過程中,黨(dang) 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此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逐漸成為(wei) 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青年的理想信念關(guan) 乎國家未來”,培養(yang) 時代新人,必須著眼於(yu) 製度優(you) 勢和道路自信,增強大學生對共產(chan) 主義(yi) 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共同理想、民族複興(xing) 偉(wei) 大夢想的認同。
三是增強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認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既是一種價(jia) 值目標,也是一種價(jia) 值規範。作為(wei) 價(jia) 值目標,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根植於(yu) 紅色文化的土壤之中,體(ti) 現了紅色基因的價(jia) 值訴求,它所描繪的國家發展狀態、社會(hui) 進步程度和個(ge) 人道德水準,正是革命先烈的殷切期盼。作為(wei) 價(jia) 值規範,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表達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發展要求,為(wei) 國家治理、社會(hui) 關(guan) 係和個(ge) 人行為(wei) 提供了一整套價(jia) 值準則。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廣大青年要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chuan) 播者、模範踐行者。”培養(yang) 時代新人,必須引導大學生向英雄學習(xi) 、向前輩學習(xi) 、向榜樣學習(xi) ,增強對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認同。
淬煉優(you) 秀品質
培養(yang) 堪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的時代新人,是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必須在增強政治認同的基礎上淬煉優(you) 秀的道德和政治品質。政治認同蘊含紅色基因的價(jia) 值取向和精神力量,為(wei) 道德和政治品質的形成提供了方向和動力,而道德和政治品質是政治人格的核心要素,隻有形成了優(you) 秀的道德和政治品質,才能塑造出理想的政治人格。將紅色基因融入高校育人過程,必須淬煉大學生的道德和政治品質。
一方麵,要淬煉高尚的道德品質。道德品質是為(wei) 人之本,也是政治品質的重要基石,一個(ge) 人如果道德品質敗壞,就不可能具有高尚的政治品質和健全的政治人格。“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於(yu) 立德。”大學生隻有不斷錘煉品德修為(wei) 、打牢道德根基,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遠,才能擔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培養(yang) 時代新人,必須把握好淬煉大學生道德品質的三個(ge) 環節。一是形成正確的道德認知。要引導大學生掌握社會(hui) 道德規範,樹立正確的善惡觀念,提高道德判斷能力,善於(yu) 從(cong) 英雄模範人物身上發現道德之美。二是堅持自覺的道德養(yang) 成。要引導大學生將社會(hui) 主義(yi) 道德規範內(nei) 化為(wei) 自己的道德心理結構,形成穩定的道德品質,將“明大德、守公德、嚴(yan) 私德”變成自己的生活方式,養(yang) 成良好的行為(wei) 習(xi) 慣。三是開展積極的道德實踐。要引導大學生正確進行道德評價(jia) ,積極弘揚中華民族傳(chuan) 統美德和紅色文化中的優(you) 良道德,倡導和引領良好的道德風尚,並在道德實踐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ang) 。
另一方麵,要淬煉過硬的政治品質。政治品質影響和製約政治行為(wei) ,反映道德修養(yang) 水平,是堪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的時代新人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大學生不同於(yu) 中小學生,其政治社會(hui) 化程度相對較高,“政治人”的屬性相對突出,政治思維相對成熟,在整個(ge) 學校教育期間,大學階段是培養(yang) 政治品質的關(guan) 鍵階段,必須把握這一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特點和規律,做好淬煉政治品質的工作。第一,堅定大學生的“四個(ge) 自信”。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理論、製度、文化的自信,是大學生應當具備的基本政治品質,大學生隻有堅定“四個(ge) 自信”,才會(hui) 自覺傳(chuan) 承紅色基因、提高政治素養(yang) 。第二,鍛造“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的政治自覺。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是黨(dang) 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是時代新人應當具備的核心政治品質,大學生隻有堅定不移地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才能保持正確的前進方向,不斷完善自己的政治人格。第三,培養(yang) 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感。愛國,是一種高尚的政治品質,是紅色基因的鮮亮底色。“對新時代中國青年來說,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隻有熱愛祖國,才能把自己的前途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聯係起來,並提升自己的政治品質和精神境界。
強化擔當精神
民族複興(xing) 重任呼喚擔當精神,勇於(yu) 擔當,才能實現偉(wei) 大夢想。近代以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為(wei) 了實現民族複興(xing) 而勇擔時代責任,他們(men) 勇於(yu) 開拓、敢於(yu) 奮鬥、甘於(yu) 奉獻的擔當精神積澱在黨(dang) 的精神血脈之中,成為(wei) 紅色基因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yang) 堪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的時代新人,必須將紅色基因融入高校育人過程,強化大學生的擔當精神。
一要厚植家國情懷。家國情懷體(ti) 現的是心係國家和民族的高尚情操、胸懷天下的責任擔當,一個(ge) 人隻有擁有了深厚的家國情懷,才能跳出“小我”的思想圈子,融入“大我”的榮辱興(xing) 衰,達至“無我”的精神境界。要增強大學生的社會(hui) 責任感,引導大學生“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qing) 聽人民呼聲,用內(nei) 心感應時代脈搏,把對祖國血濃於(yu) 水、與(yu) 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學業(ye) 全過程、融匯在事業(ye) 追求中”。要激發大學生的進取心,引導大學生立大誌、成大才,拓寬眼界,提升格局,把心思放在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上,而不是“躲進小樓成一統”、斤斤計較個(ge) 人的利益得失。
二要樹牢奉獻意識。奉獻是一種價(jia) 值取向,也是一種社會(hui) 責任。人生的價(jia) 值在於(yu) 奉獻,能夠奉獻的人生才是有意義(yi) 的人生;國家的繁榮係於(yu) 奉獻,正因為(wei) 有一代又一代人的奉獻,國家才能夠從(cong) 積貧積弱走向繁榮富強。要加強大學生的集體(ti) 主義(yi) 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jia) 值觀,正確對待義(yi) 與(yu) 利的關(guan) 係、公與(yu) 私的關(guan) 係、個(ge) 人與(yu) 國家和社會(hui) 的關(guan) 係,把“為(wei) 大多數人謀幸福”看成自己的幸福,把為(wei) 國家和民族獻身的革命先烈當作自己的榜樣,牢固樹立“奉獻祖國、奉獻人民”的觀念。要堅定大學生為(wei) 民族複興(xing) 而奮鬥的決(jue) 心,引導大學生從(cong) 紅色基因中汲取奮鬥力量,苦練為(wei) 國家和人民服務的本領,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命運緊密聯係起來,把個(ge) 人的奮鬥融入黨(dang) 和人民的事業(ye) 之中,立誌做新時代的最美奮鬥者,“讓青春在為(wei) 祖國、為(wei) 民族、為(wei) 人民、為(wei) 人類的不懈奮鬥中綻放絢麗(li) 之花”。
三要磨礪堅強意誌。意誌是一種心理品質,一個(ge) 人意誌堅強,才能不懈奮鬥,才能擔當重任。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需要應對重大風險和挑戰,需要克服眾(zhong) 多困難和阻力,必須弘揚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和革命先烈的擔當精神,在實踐中磨礪堅強意誌。要磨煉大學生迎難而上的勇氣,引導大學生向英雄模範人物學習(xi) ,正確對待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練就寵辱不驚的心理素質,在困難和阻力麵前始終保持樂(le) 觀向上的精神狀態。要砥礪大學生頑強拚搏的鬥誌,引導大學生賡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開拓進取、英勇鬥爭(zheng) 的革命精神,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抗挫能力,做到經得起失敗、扛得住壓力,立誌為(wei)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不懈奮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