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產業生力軍

發布時間:2022-05-25 15:3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職業(ye) 教育這十年:

  培養(yang) 數以億(yi) 計的高素質產(chan) 業(ye) 生力軍(jun)

  光明日報記者 靳曉燕

  “目前,我們(men) 已建成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ye) 教育體(ti) 係,2021年高職學校招生557萬(wan) 人,相當於(yu) 十年前的1.8倍;中職學校(不含技工學校)招生489萬(wan) 人,招生規模企穩回升。中高職學校每年培養(yang) 1000萬(wan) 左右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技術技能人才。”24日,在教育部舉(ju) 行的“教育這十年”“1+1”係列發布會(hui) 上,教育部職業(ye) 教育與(yu) 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如是介紹。

  職業(ye) 教育是國民教育體(ti) 係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職業(ye) 教育,加大力度推動職業(ye) 教育改革發展,不斷增強職業(ye) 教育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求的適應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職業(ye) 教育工作作出一係列重要指示強調,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ye) 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wei) 。

  10年來,我國職業(ye) 教育從(cong) 層次走向類型、從(cong) 政府主體(ti) 走向多元參與(yu) 、從(cong) 規模擴張走向內(nei) 涵發展,以自身高質量發展肩負起培養(yang) 多樣化人才、傳(chuan) 承技術技能的使命,助力學生成長成才,讓職業(ye) 學校的學生“有學頭、有盼頭、有奔頭”。

  定位:職業(ye) 教育與(yu) 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固根基、補短板、強弱項、揚優(you) 勢,回顧這10年,我國職業(ye) 教育取得明顯發展。

  “不僅(jin) 是由於(yu) 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生的曆史性變化、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給職業(ye) 教育發展提供了巨大需求和堅實條件,也是因為(wei) 職業(ye) 教育發展始終把構建完整體(ti) 係作為(wei) 核心任務與(yu) 邏輯主線,不斷創新製度設計、加大政策供給,努力把職業(ye) 教育建設為(wei) 一種對經濟社會(hui) 和個(ge) 體(ti) 發展具有特定功能的教育、一種有著廣泛需求基礎的教育、一種與(yu) 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類型教育。”陳子季表示。

  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hui) 之後,國務院出台的“職教20條”開宗明義(yi) 指出:職業(ye) 教育與(yu) 普通教育是兩(liang) 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這一重大論斷明確了我國“一體(ti) 兩(liang) 翼”的現代教育體(ti) 係,成為(wei) 我國教育理論的重大創新。

  “職業(ye) 教育的類型定位和特色魅力彰顯。在現代製造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現代服務業(ye) 等領域,一線新增從(cong) 業(ye) 人員中70%以上來自職業(ye) 院校畢業(ye) 生。”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職業(ye) 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暉深有感觸,“培養(yang) 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德技並修,培育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校企雙元育人已不再是口號,雙證書(shu) 製不斷完善,雙師型教師不斷壯大;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產(chan) 業(ye) 學院、產(chan) 教融合實習(xi) 實訓基地、大師工作室已經成為(wei) 職業(ye) 教育的亮麗(li) 風景線,職業(ye) 教育的特色更加鮮明。”

  10年來,職業(ye) 教育主動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產(chan) 業(ye) 變革,緊盯產(chan) 業(ye) 鏈條、市場信號、技術前沿和民生需求,對接新經濟、新業(ye) 態、新技術、新職業(ye) ,推進專(zhuan) 業(ye) 升級和數字化改造。兩(liang) 次調整專(zhuan) 業(ye) 目錄,以產(chan) 業(ye) 、行業(ye) 分類為(wei) 主要依據,專(zhuan) 業(ye) 大類對應產(chan) 業(ye) ,專(zhuan) 業(ye) 類對應行業(ye) ,專(zhuan) 業(ye) 對應職業(ye) 崗位群或技術領域,出台《製造業(ye) 人才發展規劃指南》等專(zhuan) 項規劃,力求在服務麵向上突出“全”,在專(zhuan) 業(ye) 設置上突出“新”,在目錄架構上突出“特”,淘汰落後專(zhuan) 業(ye) 108種,升級和補充專(zhuan) 業(ye) 1007種,更新幅度超過70%。目前,全國職業(ye) 學校共開設1300餘(yu) 個(ge) 專(zhuan) 業(ye) 和12餘(yu) 萬(wan) 個(ge) 專(zhuan) 業(ye) 點,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各領域,使人才培養(yang) 結構調整與(yu) 需求結構變遷更好地對接起來,有力支撐我國成為(wei) 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ye) 門類的國家。

  改變:“別人家孩子的教育”變成“自己家孩子的選擇”

  職業(ye) 教育的整體(ti) 形象越來越好,畢業(ye) 生的社會(hui) 認可度越來越高。

  “職業(ye) 教育開始從(cong) ‘別人家孩子的教育’變成‘自己家孩子的選擇’。”邢暉形象地說。

  中職和專(zhuan) 科高職教育不再是學曆終結的教育。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破冰起航,打破了職業(ye) 教育止步於(yu) 專(zhuan) 科層次的“天花板”。新修訂的《職業(ye) 教育法》為(wei) 普通高等學校設置職業(ye) 本科教育專(zhuan) 業(ye) 、專(zhuan) 科層次職業(ye) 學校設置職業(ye) 本科教育專(zhuan) 業(ye) 預留了空間,職業(ye) 學校的學生不僅(jin) 可以讀大專(zhuan) ,還可以上本科,職業(ye) 教育吸引力、影響力不斷提高。

  職教高考的新賽道,使職校生通往接續教育的道路更寬廣更暢通。職普融通、育訓結合、職業(ye) 教育學分銀行等,加寬加長了學生成才之路,更好地滿足學生“就業(ye) 有門,升學有路,繼續發展有基礎,創業(ye) 有優(you) 勢”。

  發布會(hui) 上,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介紹的一組“工匠之師”的數據讓人振奮:全國職業(ye) 學校專(zhuan) 任教師規模從(cong) 2012年的111萬(wan) 人,增加到2021年的129萬(wan) 人,增幅為(wei) 17%,為(wei) 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從(cong) 年齡結構看,中職學校50歲以下專(zhuan) 任教師占比將近80%,高職院校此項占比83%,中青年正成為(wei) 職教教師隊伍骨幹力量。從(cong) “雙師型”教師在專(zhuan) 業(ye) 課教師中的占比看,均超過55%。從(cong) 學曆結構看,中職學校本科及以上學曆專(zhuan) 任教師占比94%;高職學校本科及以上學曆專(zhuan) 任教師占比99%,研究生及以上學曆專(zhuan) 任教師占比41%。長期以來職業(ye) 學校專(zhuan) 任教師學曆不達標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jue) 。

  職教教師隊伍建設迎來了難得機遇,大有可為(wei) 。任友群表示,今年,教育部將開展職教教師隊伍能力提升行動,著力提升職教教師隊伍的能力素質。進一步充實數量、優(you) 化結構、規範管理、加強保障,建設一支高素質雙師型的教師隊伍,全麵推進職教教師工作高質量發展,服務支撐新時代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

  與(yu) 此同時,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zhuan) 業(ye) 逐步成長起來,有效支撐起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和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10年來,我國職業(ye) 教育在“引進來”和“走出去”中不斷實現“再提升”,通過優(you) 化職業(ye) 教育對外合作交流機製,在互利共贏中為(wei) 世界各國提供可借鑒可推廣的中國方案、中國智慧。職業(ye) 學校開發的國際化數字教學資源進入英國學曆教育體(ti) 係,獲得歐洲國家承認。在4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開設“中文+職業(ye) 教育”特色項目,涉及高鐵、經貿、旅遊、航空等領域,為(wei) 各國學員提供了職業(ye) 教育培訓和就業(ye) 發展機會(hui) 。

  自信:讓每個(ge) 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hui)

  去年,自己莫名其妙“火了”。這讓清華大學基礎工業(ye) 訓練中心實踐課教師邢小穎感覺特別意外。“我講鑄造課的視頻獲得兩(liang) 億(yi) 播放量和百萬(wan) 點讚,可能是因為(wei) 職業(ye) 院校畢業(ye) 生給頂尖學府的學生講課,會(hui) 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

  2011年,邢小穎考入陝西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2014年,以專(zhuan) 業(ye) 綜合排名第一的成績被推薦到清華大學基礎工業(ye) 訓練中心任教,她連續七年榮獲清華大學基礎工業(ye) 訓練中心實踐教學特等獎和一等獎,終於(yu) 站穩了講台。2021年獲評工程師職稱,她成長為(wei) “雙師型”教師。

  過去這十年,是職業(ye) 教育給了邢小穎人生出彩的機會(hui) 。“大家對我的關(guan) 注也能折射出全社會(hui) 對職業(ye) 教育的關(guan) 注。職業(ye) 院校畢業(ye) 的我們(men) ,可以看到更高、更遠、更廣闊的世界,也會(hui) 有多元的發展路徑和出彩的人生。”邢小穎說。

  在廣東(dong) ,職業(ye) 學校十年間為(wei) 社會(hui) 輸送了約769萬(wan) 技能精英,畢業(ye) 生就業(ye) 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5%以上。廣東(dong) 省委教育工委副書(shu) 記、教育廳黨(dang) 組副書(shu) 記李大勝介紹,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形成職業(ye) 教育與(yu) 區域產(chan) 業(ye) 相融共生、同頻共振的生動局麵,推動職業(ye) 教育“大有可為(wei) ”的美好願景轉為(wei) “大有作為(wei) ”的廣東(dong) 實踐。

  今天,我國職業(ye) 教育已經站到了新的曆史起點上。“國家重視技能、社會(hui) 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社會(hui) 氛圍正在形成,讓每個(ge) 孩子都能盡展其才、人生出彩的機會(hui) 將越來越普遍。中國特色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在自立自強中培養(yang) 造就數以億(yi) 計的高素質產(chan) 業(ye) 生力軍(jun) ,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