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安徽鳳台:將推劇“推”向當代生活

發布時間:2022-05-27 14:15:00來源: 中國文化報

  不久前,一出名為(wei) 《物歸原主》的小戲入選國家藝術基金小型劇目和作品創作資助項目,這是安徽省淮南市文藝作品首次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這部從(cong) 全國308個(ge) 申報項目中遴選而出且唯一來自縣級院團的小戲,將業(ye) 內(nei) 人士關(guan) 注的焦點引向稀有劇種——鳳台推劇。

  推劇是衍生於(yu) 花鼓燈後場小戲而形成的獨立劇種,與(yu) 淮南市鳳台縣花鼓燈一起,深受淮河中遊一帶群眾(zhong) 的喜愛。2006年,鳳台推劇入選安徽省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作為(wei) 全國唯一的國有推劇專(zhuan) 業(ye) 表演團體(ti) ,近年來,鳳台縣推劇團在傳(chuan) 承、傳(chuan) 播推劇藝術的過程中,一手抓創作演出,一手抓普及提高,著力打造貼近時代主題、百姓生活的精品力作,將推劇“推”向當代生活,使其綻放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創新創作 用作品觀照時代

  “胡之光烈士的英勇無畏之舉(ju) ,深深感染了大家,讓我和身邊的觀眾(zhong) 都掉下了眼淚。”觀看革命曆史推劇《永恒之光》的觀眾(zhong) 表示,該劇情節跌宕起伏,革命精神催人奮進,使其加深了對革命曆史的了解。以頌揚革命先烈、傳(chuan) 承紅色精神為(wei) 主題的《永恒之光》是鳳台縣推劇團為(wei) 獻禮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年華誕而創作的劇目,該劇很好地融合了推劇特有的表演藝術精華,行腔舒緩頓挫、委婉曲折,凸顯了推劇唱腔的特色、內(nei) 涵,是對推劇藝術的傳(chuan) 承和發展,自上演以來備受好評。

  “為(wei) 了排好這部繼承、傳(chuan) 播紅色基因的作品,我們(men) 組織創作人員查閱、了解、研究、分析地方革命史料,邀請專(zhuan) 家講解鳳台地區革命史,並讓主創到板張集革命烈士紀念教育基地聆聽英雄事跡,感悟先烈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革命精神。”鳳台縣推劇團團長蘇武介紹,同時,為(wei) 適應新時期觀眾(zhong) 的視覺要求與(yu) 品位,該劇編導人員創作了大量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弘揚和歌頌新時代新麵貌的劇目,讓推劇在傳(chuan) 承和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創新和與(yu) 時俱進。

  近年來,鳳台縣推劇團立足“眼界向上、眼睛向下”的原則挖掘創作素材,把身邊人、身邊事搬上舞台,強化了節目的鮮活性、可信度和感召力,創作出高水準的精品劇目。該團積極開展推劇創作,推劇小戲《物歸原主》曾入選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2021年度戲曲劇本孵化計劃項目。《永恒之光》《幫扶情緣》《一封家書(shu) 》《雞毛蒜皮》4部作品參加了安徽省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新創優(you) 秀劇目展演。其中,《幫扶情緣》還參加了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hui) 主辦的“中華頌”第十二屆全國小戲小品大展,榮獲“最佳劇目獎”和“優(you) 秀編劇獎”“優(you) 秀演員獎”。

  建團70多年來,鳳台縣推劇團緊跟時代步伐,創新發展,經過幾代推劇人的不懈努力,創編上演了傳(chuan) 統劇目190個(ge) 、現代劇目96個(ge) ,並多次參加國家級、省級小戲調演,榮獲多項大獎。

  送戲進萬(wan) 村 唱響“暖心工程”

  2月23日,鳳台縣劉集鎮高潮、前進等村的農(nong) 民文化廣場上格外熱鬧,村民早早趕來,觀看由鳳台縣推劇團送來的文化下鄉(xiang) 文藝演出。2022年鳳台縣文化惠民工程“送戲進萬(wan) 村”演出活動也在當天啟動。據悉,今年鳳台縣推劇團“送戲進萬(wan) 村”將推出157場次演出和100場次瀕危劇種公益性演出。

  當天上午,鳳台縣推劇團分別為(wei) 村民送去了推劇大型古裝戲《換命兄弟》、現代推劇小戲《幫扶情緣》《一封家書(shu) 》和花鼓燈舞蹈表演等精彩節目,以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形式宣傳(chuan) 黨(dang) 的方針政策,豐(feng) 富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精神文化生活。“小強今年二十六,談婚論嫁到時候,訂婚的彩禮湊不夠,心裏急得像火澆油……”3月1日,推劇《張老西嫁女》在鳳台縣桂集鎮福鎮村剛一謝幕,年過六旬的劉佩記老人就連聲叫好:“好久沒聽到這麽(me) 正宗地道的四句推子了,真是過足了戲癮。”

  蘇武表示,為(wei) 使今年的送戲下鄉(xiang) 惠民演出活動更受農(nong) 民歡迎,鳳台縣推劇團組織編創演人員創作排練了一批反映現代農(nong) 村改革、脫貧攻堅和移風易俗的精品節目,在全縣農(nong) 村巡回演出,讓農(nong) 民群眾(zhong) 在感受推劇這一傳(chuan) 統地方戲曲魅力的同時,積極弘揚時代新風、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文化惠民,潤澤民心。近年來,鳳台縣以“送戲下鄉(xiang) ”惠民演出活動為(wei) 出發點,深入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提升群眾(zhong) 獲得感和幸福感。鳳台縣文化體(ti) 育和旅遊局及鳳台縣推劇團立足優(you) 勢,大力開展“推劇藝術送農(nong) 民”等惠民活動,確保每個(ge) 村的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優(you) 質演出,讓文化惠民工程成為(wei) 群眾(zhong) 滿意的“暖心工程”。

  傳(chuan) 承與(yu) 發展 讓推劇走向大眾(zhong)

  一手抓創排,一手抓演出。鳳台縣推劇團在創作新劇目的同時,對多部傳(chuan) 統保留劇目進行複排。在每年近200場送戲下鄉(xiang) 演出中,新戲老戲同台競豔,相得益彰。“《幫扶情緣》《一封家書(shu) 》等傳(chuan) 統劇目和現代小戲,融入地方戲曲傳(chuan) 統唱腔、花鼓燈舞蹈元素和方言對白,通俗易懂,鄉(xiang) 土氣息濃鬱,受到群眾(zhong) 的普遍喜愛。”鳳台縣推劇團工作人員說。

  此外,鳳台縣推劇團還加工整理古裝戲《狀元與(yu) 乞丐》劇目,將其作為(wei) 瀕危劇種開展進校園演出活動,備受師生歡迎。2021年,派青年演員分別到河南商丘夫子山景區、雲(yun) 南西雙版納景區進行戲劇及歌舞表演300多場,在更大範圍內(nei) 打響了鳳台推劇的知名度。

  鳳台縣文化體(ti) 育和旅遊局局長王標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瑰寶,隨著時代的發展需要不斷注入新思想、新內(nei) 容,才能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所喜愛和傳(chuan) 承。鳳台縣推劇團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唱響時代主旋律,堅持好中求優(you) ,淬煉精品,孵化劇目,創、編、演了一批好劇目,提升了推劇的影響力。”

  推劇雖然是全國稀有劇種,但生旦淨末醜(chou) 行當齊全,唱念做打文武皆備,鼓鑼管弦板式多樣。因推劇的演唱程式易學易唱、便於(yu) 普及,故而唱推劇成為(wei) 廣場上休閑人群的首選。“作為(wei) 專(zhuan) 業(ye) 表演團體(ti) ,推劇的普及與(yu) 提高、繼承與(yu) 發展,始終是我們(men) 鳳台推劇團的使命與(yu) 擔當。”蘇武說。(裴秋菊)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