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人間好時節丨端午·競渡

發布時間:2022-06-06 10:59:00來源: 光明網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與(yu) 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中國四大傳(chuan) 統節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這是中國首個(ge) 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兩(liang) 字,最早出現於(yu) 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yu) 夏至同。”元代《歲時廣記》寫(xie) 道:“五月初一曰端一,初二曰端二,數以至五曰端五。”

  千百年來,端午節不斷被賦予紀念曆史人物的內(nei) 容,其中“紀念屈原說”流傳(chuan) 甚廣。屈原的愛國精神深入人心,端午節紀念屈原的習(xi) 俗一直延續至今。

  賽龍舟

  唐宋時期,端午節龍舟競渡活動已經盛行。

  宋代詞人黃裳的《減字木蘭(lan) 花·競渡》是描寫(xie) 賽龍舟盛況最知名的詩篇之一。“紅旗高舉(ju) ,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歡聲震地,驚退萬(wan) 人爭(zheng) 戰氣。金碧樓西,銜得錦標第一歸。”字裏行間仿佛能讓人聽到龍舟競渡時鼙鼓響動、萬(wan) 人助威的聲勢。

人間好時節丨端午·競渡

 

人間好時節丨端午·競渡

 

  古往今來,人們(men) 觀龍舟競渡時,也抒發對屈原的懷念之情。北宋詩人張耒《和端午》詩雲(yun)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隻留離騷在世間。”明代詩人邊貢《午日觀競渡》寫(xie) 道:“雲(yun) 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xiang) 遺俗至今留。”

人間好時節丨端午·競渡

  如今,賽龍舟成為(wei) 海內(nei) 外華人共度端午的習(xi) 俗,傳(chuan) 承著中華文化中團結一心、奮發進取的精神。

人間好時節丨端午·競渡

  保存圖片,微信掃碼,體(ti) 驗端午互動AR

  端午節還有插艾葉菖蒲、飲雄黃酒、洗草藥水、掛鍾馗像、放紙鳶、製涼茶、賞“五端”(石榴、葵花、菖蒲、艾葉、黃梔子)、吃“五黃”(黃魚、黃瓜、黃鱔、鴨蛋黃、雄黃酒)等習(xi) 俗。

人間好時節丨端午·競渡

 

人間好時節丨端午·競渡

 

  監製丨王姍姍 張鷗 閆博

  製片人丨王薇 楊秀紅 申珅

  主編丨李瑛

  策劃丨陳寧澤一

  編輯丨樊嘉晨 劉天哲 王映涵

  承製丨新聞包裝工作室

  技術監製丨李宏海

  項目製作負責丨吳浩 劉強

  項目設計及AR製作丨邢禕 吳崢 李華

  音樂(le) 配樂(le) 丨王璿

  書(shu) 法文字丨董倚橋 王金陽

  手繪及場景動畫合成製作丨邢禕 吳崢 謝依原 李燕嘉 徐靜波 高晨凱 張磊 齊文 侯曉磊 郭帥

  AR技術丨馬亮 王奕涵

  視覺設計丨林琳 李靈睿

  撰稿丨郭林麗(li)

  專(zhuan) 家顧問丨丁樂(le)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