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東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首月“開門紅”
2月7日,走進獲批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認定的江蘇嘉明碳素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內(nei) 機器響聲隆隆,裝卸貨物的叉車進進出出,一線員工正以“時不我待、隻爭(zheng) 朝夕”的態度紮根崗位,井然有序地開展著各項工作,車間內(nei) 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
據介紹,該公司通過不斷研發,生產(chan) 的鋼用增碳劑固定碳含量達到98.5%以上,氮含量在0.005%以下,其產(chan) 品“結緣”寶鋼、沙鋼、日鋼等眾(zhong) 多國內(nei) 外鋼鐵行業(ye) 龍頭企業(ye) 。“一月份,企業(ye) 上交稅款236.74萬(wan) 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15萬(wan) 餘(yu) 元,實現首月‘開門紅’。”企業(ye) 董事長薛喜利說,“現在手上訂單不斷,工人幹活底氣十足。”
在江蘇省東(dong) 海縣,像嘉明碳素實現首月上交稅款“開門紅”的企業(ye) 還有很多——太平洋石英股份稅款 1.03億(yi) 元、晶澳太陽能科技稅款1021餘(yu) 萬(wan) 元……
亮眼成績來之不易,也是諸多企業(ye) 對東(dong) 海未來充滿信心和高度肯定的體(ti) 現。“今年1月份,東(dong) 海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3.5億(yi) 元,同比增長4.3%;稅比達到87.2%,居四縣(區)第一。”東(dong) 海縣財政局國庫科科長朱蘇芹介紹,此次“開門紅”主要是靠廣大市場主體(ti) 特別是骨幹企業(ye) 迎難而上攀高發展創造的。
據了解,在多渠道開源組織收入的同時,東(dong) 海縣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同時,積極有效發揮財政支持保障發展作用,去年先後為(wei) 企業(ye) 實現減稅降費4.1億(yi) 元,留抵退稅3.4億(yi) 元,緩稅緩費3.4億(yi) 元,新發放再貸款10億(yi) 元,普惠小微貸款70億(yi) 元,著力彌補企業(ye) 資金短板,激發企業(ye) 創新創造活力。
台波(東(dong) 海)玻璃有限公司是一家從(cong) 事平板玻璃及深加工玻璃製品的知名公司,產(chan) 品熱銷歐美及東(dong) 南亞(ya) 國家。據該公司財務負責人邱繼貴介紹,去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原材料供應價(jia) 格上漲,航運費用激增,國際貨物資金回流緩慢,企業(ye) 資金十分緊張,發展後勁不足。
“去年,我們(men) 享受到606萬(wan) 元退稅款,這筆錢不僅(jin) 有效地緩解了企業(ye) 資金壓力,更讓企業(ye) 有底氣、有信心地接受大額國際訂單,企業(ye) 將把這筆退稅款用於(yu) 采購原材料和支付國際海運費,開足馬力,擴大生產(chan) 。”邱繼貴說道,今年首月,該企業(ye) 上交稅款338.03萬(wan) 元。
產(chan) 業(ye) 是東(dong) 海發展的根基,項目是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去年以來,東(dong) 海縣把培育壯大矽產(chan) 業(ye) 作為(wei) 發展的關(guan) 鍵增量,大力支持大平洋、晶海洋、福東(dong) 正佑、弘揚石英等加速產(chan) 業(ye) 創新集群建設,72個(ge) 項目竣工投產(chan) ,年有效工業(ye) 投入超130億(yi) 元。如今,項目集聚效應也逐步彰顯,投產(chan) 項目對稅收的貢獻度初見成效。
2月1日,東(dong) 海縣又乘著大力弘揚“四敢”精神的春風,計劃總投資161.8億(yi) 元的28個(ge) 產(chan) 業(ye) 項目集中開工,涉及矽產(chan) 業(ye) 、新材料、機械汽配等多個(ge) 領域,以等不得的使命感、慢不得的緊迫感,強勁開局壯大經濟底盤。
起步就要提速,開局就要爭(zheng) 先。“今年我們(men)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目標預計32.4億(yi) 元,增長8%。”談起奮力書(shu) 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東(dong) 海新實踐,東(dong) 海縣縣長張其兵說,“我們(men) 將認真用好省政府推出的經濟運行率先整體(ti) 好轉‘42條’,更好助力企業(ye) 敢幹,奮力打造東(dong) 隴海產(chan) 業(ye) 帶發展標杆,穩定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張開虎 吳建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