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備耕用上“互聯網+” 江蘇智慧農機助推效率升級
一年之計在於(yu) 春,一年好景在春耕。眼下,一幅熱鬧的春耕春管畫卷正在江蘇由南向北徐徐展開。
搶抓天時:雨後肥田吸收更好
一架無人機在綠油油的麥田上方嗚嗚飛過,細密的肥料隨之撒向田間……2月7日,南京市高淳區禾田坊穀物種植家庭農(nong) 場內(nei) 正進行撒肥作業(ye) 。“農(nong) 場共640畝(mu) ,其中小麥300畝(mu) ,餘(yu) 下的是油菜。剛過完年土地比較幹,肥料不易吸收。趁著前兩(liang) 天剛下了一場雨,土地鬆軟,我們(men) 趕緊施複合肥,預計一周結束。”農(nong) 場主魏清告訴記者,經過幾年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農(nong) 作物生產(chan) 管理的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他牽頭成立的禾田越光農(nong) 業(ye) 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有2300畝(mu) 地,都是用無人機施肥。
南京市高淳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種植業(ye) 管理科科長何新保介紹,目前全區在田麥油麵積12.63萬(wan) 畝(mu) ,其中小麥麵積4.5萬(wan) 畝(mu) 、油菜7.23萬(wan) 畝(mu) ,在田蔬菜0.9萬(wan) 畝(mu) 。當前比較重要的是田間作物管理,包括及時組織種植戶清溝理墒,保證田內(nei) 外溝係排水通暢,此外還要做好追施肥料、雜草化除、病蟲防治。“為(wei) 了強化農(nong) 業(ye) 技術服務,我們(men) 已印發小麥、油菜等冬季生產(chan) 技術指導意見,近階段綜合運用電話、微信、短信、農(nong) 技耘App等方式開展線上線下技術指導谘詢等服務。現在還專(zhuan) 門成立生產(chan) 技術服務組,組織農(nong) 技人員深入田間、塘口開展技術服務。”何新保說。
江蘇各地正加快加緊春耕備耕工作。江陰市分作物逐級分解下達生產(chan) 目標任務,細化到鎮村田,確保今年全市糧食播種麵積28.5萬(wan) 畝(mu) 以上,其中小麥12萬(wan) 畝(mu) ;同時紮實推進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確保年內(nei) 建設1.2萬(wan) 畝(mu) 。作為(wei) 西瓜之鄉(xiang) ,南京市江寧區橫溪街道正培育西瓜苗,今年街道計劃種植西瓜4.1萬(wan) 畝(mu) ,以優(you) 質禮品瓜小蘭(lan) 為(wei) 主,搭配蘇蜜8號、蘇蜜9號等40多個(ge) 品種。
今年我國將以大豆、玉米為(wei) 重點,啟動主要糧油作物單產(chan) 提升工程。春節一過,南通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就對春耕備耕工作進行了全麵部署,要求各地層層壓實責任,為(wei) 全年糧食豐(feng) 收打牢基礎。“我們(men) 將聚焦‘穩糧、擴豆、增油’三大任務,在全市範圍內(nei) 開展糧油高產(chan) 競賽,集中打造一批糧油高產(chan) 百畝(mu) 方千畝(mu) 片,力爭(zheng) 湧現一批糧油種植能手和高產(chan) 典型,營造科學種田、勇攀高產(chan) 的良好氛圍。”南通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種植業(ye) 管理處處長陳昌軍(jun) 說。
創造地利:春耕農(nong) 資保障充足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順利推進春耕備耕,充足的農(nong) 資至關(guan) 重要。
這幾天,常州農(nong) 資化肥有限公司的貨車忙著進進出出,運輸肥料和農(nong) 藥,占地1萬(wan) 平方米的倉(cang) 庫堆放了各類農(nong) 資。“春節前,常州市農(nong) 資協會(hui) 所有成員單位準備了1萬(wan) 噸化肥,其中有尿素3000噸、複合肥7000噸,還有1000噸農(nong) 藥,年後又到了2000噸農(nong) 資。大年初六開始往各個(ge) 網點、合作社和種植大戶配送。”常州市農(nong) 資協會(hui) 秘書(shu) 長、常州農(nong) 資化肥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玉波介紹。
王玉波說,今年他們(men) 提升了測土配方肥與(yu) 高效肥的配置比例,測土配方肥是針對常州本地土壤性質配的肥料,高效肥主要補充果蔬生產(chan) 所需的微量元素。同時協會(hui) 進一步改善服務,包括使用微信群等提供線上服務,專(zhuan) 門安排30名農(nong) 技人員免費為(wei) 農(nong) 戶做好農(nong) 技推廣和指導。“現在還有4000噸農(nong) 資在路上,後麵會(hui) 根據市場需要進行補充。今年運輸會(hui) 更加便利,我們(men) 也會(hui) 持續做好服務,保障好春耕需要。”
作為(wei) 農(nong) 業(ye) 大市,鹽城對農(nong) 資保障早有規劃。鹽城市供銷合作總社發展規劃處處長顏悅林介紹,為(wei) 穩定農(nong) 資銷售價(jia) 格,鹽城以市農(nong) 資公司為(wei) 龍頭,組織各縣級農(nong) 資企業(ye) 組成農(nong) 資保供聯盟,以團購大單鎖定價(jia) 格、統一配供壓降費用。截至目前,全市供銷社係統供應春耕化肥4萬(wan) 多噸、農(nong) 藥800多噸,現有儲(chu) 備化肥5萬(wan) 噸、農(nong) 藥1000多噸。鹽城還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信息技術等手段,接受廣大農(nong) 戶電話(微信)預約、網上訂貨。
為(wei) 保障春耕備耕需要,去年10月,省供銷合作總社便印發通知,指導各地開展春耕農(nong) 資需求調研,加強與(yu) 上遊生產(chan) 企業(ye) 對接,做好調運、儲(chu) 備等工作。截至去年底,全省供銷合作社係統共儲(chu) 備化肥20.5萬(wan) 噸、農(nong) 藥5500噸。近期,省供銷合作總社又向社會(hui) 公布39家農(nong) 資保供重點企業(ye) 名單,確保春耕生產(chan) 和農(nong) 戶用上放心肥藥。
為(wei) 保證農(nong) 資質量,省供銷合作總社已安排2400萬(wan) 元專(zhuan) 項資金,對2022年度肥藥集采開展好的縣(市、區)進行獎補,支持各地深入實施綠色農(nong) 資升級行動,加大使用有機肥、水溶肥、低毒低殘留農(nong) 藥和生物農(nong) 藥等綠色高效環保優(you) 質農(nong) 資。2023年,全係統肥藥集采統配服務麵積爭(zheng) 取突破800萬(wan) 畝(mu) 。
業(ye) 興(xing) 人和:智慧農(nong) 機解放雙手
春耕備耕,農(nong) 機先行。早在1月,句容的農(nong) 戶們(men) 就開始忙著購置新農(nong) 機、增添新裝備,準備在開春之後大幹一場。為(wei) 提高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機械化水平,今年春耕前句容邊城鎮衣莊村投入近50萬(wan) 元,新購置了拖拉機、開溝機、起壟機等一批新式農(nong) 業(ye) 機械。“我們(men) 采購了13套農(nong) 業(ye) 機械,希望能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衣莊村“幸福菜籃”蔬菜基地相關(guan) 負責人洪佳維說。
“用無人植保機噴灑農(nong) 藥,是人工作業(ye) 效率的50倍,一畝(mu) 地隻要1分鍾左右,對我們(men) 父輩來說,這是想都不敢想的。”如皋市80後新型農(nong) 機手、白蒲鎮叢(cong) 埼家庭農(nong) 場負責人叢(cong) 小林站在田埂上,熟練地操作著手柄,無人植保機伴著“嗡嗡”聲飛到農(nong) 田上空螺旋移動、前後翻轉。
春耕時節,行走在江蘇田間地頭,無人駕駛農(nong) 機田間忙碌已經成為(wei) 大家習(xi) 以為(wei) 常的畫麵。農(nong) 機裝備升級換代裝上“智慧大腦”,全省糧食生產(chan) 全程機械化水平顯著提升,智慧農(nong) 機助力農(nong) 業(ye) 向規模化、集約化、高效化方向邁進。
現代化農(nong) 機使用的背後,離不開農(nong) 技人員的貼心服務。“你好,是連雲(yun) 港市東(dong) 海縣農(nong) 機誌願服務隊嗎?我是房山鎮華江種植家庭農(nong) 場的,我們(men) 正在用無人機噴灑麥田除草劑,突然不能起飛了,請你們(men) 來幫維修一下。” 2月4日下午3點20分,正在田地裏幹活的單興(xing) 傑圍著無人機急得團團轉。接到電話後,東(dong) 海縣農(nong) 機誌願服務隊4名維修人員帶著工具箱趕往現場。經過20多分鍾搶修,無人機又投入春耕生產(chan) 。“春耕時,犁地機、植保機、施肥機、無人機等農(nong) 機具使用較多,現在我們(men) 每天維修20台左右。”東(dong) 海縣農(nong) 機誌願服務隊工作人員邴鑫說。
為(wei) 確保各類農(nong) 機正常作業(ye) ,東(dong) 海縣農(nong) 業(ye) 部門及早協調農(nong) 機經銷企業(ye) 、維修網點備好備足農(nong) 機具、零配件,確保貨源供應到位。“我們(men) 組織農(nong) 機誌願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為(wei) 農(nong) 戶提供上門服務,現場‘把脈問診’農(nong) 機故障,幫助他們(men) 解決(jue) 春耕生產(chan) 中遇到的難題,同時深入農(nong) 機合作社、農(nong) 機大戶開展技術指導,幫助農(nong) 機手做好農(nong) 機預熱、保養(yang) 、調試、檢修工作,已檢修各類農(nong) 機具753台套。”東(dong) 海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農(nong) 機推廣站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潘小勇說,目前東(dong) 海縣2萬(wan) 餘(yu) 台大中型農(nong) 機具已準備到位,儲(chu) 備價(jia) 值5000餘(yu) 萬(wan) 元的各類農(nong) 機具配件,能夠充分滿足春耕生產(chan) 需求。(顏穎 洪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