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的語言新特征
作者:薑國權(北京市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首都師範大學國際文化學院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教授)
李一飛(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ye) 態、新模式全麵融入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給人類生產(chan) 生活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數字時代的到來,為(wei) 人們(men) 溝通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突破了許多語言文化交流障礙。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為(wei) 語言的數字化發展和語言應用的數字化創新實踐提供了良好環境和廣闊空間,也使語言呈現出與(yu) 數字時代相輔相成的新特征,並成為(wei) 推動人類語言發展和人類社會(hui) 進步的重要動力。
全球化。數字時代語言的全球化特征,源於(yu) 數字化技術要素的全球化配置。在數字時代,世界各國人民運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在數字空間發布和獲取信息、交流思想,實現國際貿易無紙化和便利化,推動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創新發展。數字技術已經勢不可擋地融入並深刻改變著人類的語言生活,包括數字化社交網絡、電子閱讀、在線教育、網上影音、視頻點播、電子商務等。數字時代的語言本身及相關(guan) 應用,均呈現出顯著的全球化特征,在跨時空、跨國界、跨文化的數字空間裏產(chan) 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智能化。語言是人類思維的重要載體(ti) 和溝通交流的工具。在語言分析、語言生成、語義(yi) 理解等語言計算理論研究的基礎上,以人工智能、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為(wei) 代表的前沿信息技術,使人類語言與(yu) 機器語言實現深度融合。通過對人類語言的深度學習(xi) 和靈活運用,智能化的計算機係統在語言學習(xi) 、語言識別、語言翻譯、語言交互等方麵不斷取得新進展。當前,智能翻譯已經使人們(men) 感受到空前豐(feng) 富的多語言交互體(ti) 驗。智能化的語言翻譯係統已經成為(wei) 數字空間的重要基礎設施。在數字時代,人與(yu) 機器之間、甚至機器與(yu) 機器之間基於(yu) 人類自然語言的交互交流將成為(wei) 現實。
虛擬化。數字空間的構建和運行離不開現實世界的物質條件支撐。互聯網、元宇宙等都是建構在現實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之上的,包括智能通信終端、電信光纜、路由交換設備、移動通信基站、分布式數據中心、衛星通信係統等。相對於(yu) 現實的物理空間而言,數字空間是一個(ge) 全球性的虛擬空間。而語言則成為(wei) 貫通現實世界與(yu) 虛擬世界的關(guan) 鍵要素,成為(wei) 在數字空間實現數字主體(ti) 互聯互通的必要條件。數字時代改變了人們(men) 的信息獲取方式、生產(chan) 行為(wei) 方式和互動交流方式,人們(men) 越來越多的社交活動在虛擬的數字環境中進行。虛擬化,成為(wei) 數字時代語言的重要特征。
數字化。這一特征主要體(ti) 現在語言載體(ti) 、實現路徑、語言輸入輸出接口、語言信息存儲(chu) 傳(chuan) 遞手段以及語言發展保障等方麵。數字空間成為(wei) 人們(men) 重要的日常生活場景和生產(chan) 生活空間,數字產(chan) 品和數字應用成為(wei) 數字時代語言新載體(ti) ,信息技術成為(wei) 語言數字化發展的現實路徑。數字時代的關(guan) 鍵信息技術,提升了語言信息處理能力,促進了語言技術成果轉化及推廣應用,加快了語言數字化的進程。語言在數字空間以數字形式記錄和表達,以數據形式存儲(chu) 和傳(chuan) 輸。各種數字接口助力語言實現高效便捷的輸入輸出,數字化手段不斷提升語言信息的存儲(chu) 能力和傳(chuan) 遞效率。語言信息的數字化形成了海量數據,而語言數據正在成為(wei) 廣受關(guan) 注的新型戰略資源。
多元化。數字時代的語言形式多樣,拓展了口頭語和書(shu) 麵語的內(nei) 涵,包括文字信息、繪本圖畫、表情符號、網絡數字語言等;語言資源豐(feng) 富,包括文本語言、有聲語言、肢體(ti) 語言、視覺語言、聽覺語言等;語言情境靈活,不受時空限製,如多語種間、多語態間的信息交互和表情達意等。在數字時代,使用多種語言傳(chuan) 播的信息資訊,為(wei) 人們(men) 觀察認識世界、理解世界事務提供了多元化視角。
普惠化。這一特征主要體(ti) 現在語言受眾(zhong) 、語言服務、語言扶貧和語言賦能等方麵。例如,語言服務依托先進信息技術,融入語言保護、語言數據采集、語言技術研發應用等公共服務領域;語言技術為(wei) 語言扶貧提供全方位、寬領域、多維度的支持,幫助語言學習(xi) 者掌握必備的語言能力。數字通信終端的多樣性使世界各地的人們(men) 得以使用不同種類、不同品牌、不同性能的終端設備接入開放的數字空間,從(cong) 而使各種語言信息不斷匯聚交融,使語言超越了語言認知和應用的傳(chuan) 統局限,為(wei) 全世界人民帶來更多語言紅利。
便捷化。在數字時代,近乎無限的信息通道隨時隨地可及可用。語言信息的流動愈加靈活高效、暢通無阻,其獲取、傳(chuan) 遞和轉換,能夠突破時間與(yu) 空間的約束,借助數字技術的創新應用,打破不同語言之間交流的屏障。例如,有聲輸入、語音轉寫(xie) 、智能翻譯等數字技術產(chan) 品和服務,使數字時代語言交流呈現速度快、效率高的優(you) 勢。
立體(ti) 化。這一特征主要體(ti) 現在不同語言類型的信息轉換。例如文字語言與(yu) 不同感官語言的互相轉換。在數字時代,以人工智能、全息影像等前沿技術為(wei) 支撐,語言的立體(ti) 化特征凸顯。當前,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實現了聲音轉文字和文字轉聲音的應用模式,正在朝著實現抽象語言(意象圖式)、視覺語言、聽覺語言、肢體(ti) 語言與(yu) 文字語言之間轉換的目標邁進。人們(men) 通過語音、文字、圖像等立體(ti) 化方式,共建共享數字時代的全球語言生態體(ti) 係。
創意化。數字時代的語言新內(nei) 容、新表述、新形式層出不窮,使人們(men) 在數字空間的溝通交流呈現鮮明的創意化特征。語言創意化特征的背後,是世界語言資源與(yu) 文化資源的多樣性和豐(feng) 富性。無論世界語言格局如何改變,數字時代的人類都將順應時代潮流,在語言實踐中展現出語言創造力,堅持保護和促進語言表現形式的多樣性,在維護語言和文化安全的基礎上,使世界語言和文化更加豐(feng) 富多彩。
規範化。數字時代的語言紅利通過各種語言產(chan) 品和服務得以實現,並在此過程中集中體(ti) 現出規範化特征。例如,在書(shu) 麵語言的數字化轉換方麵,部分機構在知識產(chan) 權合規前提下,將曆史上重要的書(shu) 籍、報刊和雜誌等語言資源掃描為(wei) 數字化圖像,推進語言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從(cong) 而在更大範圍內(nei) 促進語言資源要素的科學配置和開放共享。研製、完善、實施數字空間語言活動的規範標準,關(guan) 乎數字時代語言發展應用的未來。
探索把握數字時代語言新特征,不斷完善數據時代語言治理路徑,營造數字時代良好語言生態,將有助於(yu) 推進數字時代語言治理體(ti) 係改革和建設,共同繪製開放包容、交流交融、合作共贏的世界語言生活圖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