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農機“提檔”助力農業現代化加速

發布時間:2022-06-06 14:17:00來源: 人民日報

  河南湯陰縣,植保無人機升空進行農(nong) 藥噴灑作業(ye) ,兩(liang) 天噴完4000多畝(mu) 地,助力小麥增產(chan) 增收;山東(dong) 東(dong) 營市,大豆、玉米複合播種機實現種肥同播,根據土壤鬆軟度實時調整播種深度,確保玉米不減產(chan) ,還能多收一季豆……“三夏”農(nong) 忙,廣袤田疇裏,各類現代化農(nong) 機裝備縱橫馳騁,成為(wei) 農(nong) 家好幫手,為(wei) 糧食穩產(chan) 增收保駕護航。

  農(nong) 業(ye) 機械化和農(nong) 機裝備是轉變農(nong) 業(ye) 發展方式、提高農(nong) 村生產(chan) 力的重要基礎。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把發展農(nong) 業(ye) 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進農(nong) 業(ye) 機械化、智能化,給農(nong) 業(ye) 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nong) 機裝備總量持續增長,裝備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農(nong) 機作業(ye) 水平不斷提高,農(nong) 業(ye) 機械化形成了向全程全麵高質高效轉型升級的良好態勢。截至目前,全國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1%,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農(nong) 業(ye) 機械化取得長足發展,為(wei) 保障糧食等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當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各領域對農(nong) 業(ye) 機械化的需求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農(nong) 業(ye) 機械化在不同區域、產(chan) 業(ye) 、品種、環節上的發展還不夠平衡、不夠充分。比如,雙季稻區水稻栽植、甘蔗收獲等機械化水平較低,適應南方丘陵山區的小型小眾(zhong) 機械相對缺乏,等等。我們(men) 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瞄準現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需求,著眼於(yu) 補短板、強弱項、促協調,全力推進農(nong) 業(ye) 機械化全程全麵和高質量發展。

  提升農(nong) 業(ye) 機械化水平是一項係統工程,需要統籌謀劃、精準發力。一方麵,要加快補上農(nong) 業(ye) 機械化短板弱項,強化農(nong) 業(ye) 裝備的支撐保障。圍繞產(chan) 業(ye) 急需、農(nong) 民急用,“產(chan) 學研用推”一體(ti) 發力,研發更多適合國情、農(nong) 民需要、先進適用的各類農(nong) 機,做大做強農(nong) 業(ye) 機械化產(chan) 業(ye) 群產(chan) 業(ye) 鏈。另一方麵,也要注重協同構建高效機械化生產(chan) 體(ti) 係。推進農(nong) 機、農(nong) 藝、農(nong) 田、農(nong) 業(ye) 經營方式協同協調,加快選育、推廣適於(yu) 機械化作業(ye) 、輕簡化栽培的品種,推動農(nong) 田宜機化改造,改善農(nong) 機作業(ye) 基礎條件。與(yu) 此同時,農(nong) 業(ye) 機械化政策支持和管理服務要始終保持力度不減。不斷提升農(nong) 機裝備水平,進一步加強推廣應用,各地區農(nong) 業(ye) 機械化高質量發展就有了更堅實的保障。

  如今,農(nong) 民對農(nong) 機的需求正由部分品種生產(chan) 的局部需求,轉變為(wei) 種養(yang) 加全鏈條的需求,從(cong) 非剛性需求轉變為(wei) “離不開、還要好”的剛性需求。這對農(nong) 業(ye) 機械化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當前,農(nong) 機服務正向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各領域拓展。比如,有些地方創新發展“生產(chan) 托管”“機農(nong) 合一”“全程機械化+綜合農(nong) 事”等服務模式,促進小農(nong) 戶和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有機銜接;有些地方大力推進農(nong) 產(chan) 品初加工機械化,推廣應用適宜間套作農(nong) 藝措施的農(nong) 機裝備。進一步提升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的機械化、信息化水平,廣大農(nong) 民才能實現一田多種養(yang) 、一季獲多收,有效拓展增收渠道和空間。

  農(nong) 機更給力,種地更省力。不斷加強農(nong) 機產(chan) 品研發製造、持續完善農(nong) 機農(nong) 藝農(nong) 田協同配套,繼續提升農(nong) 業(ye) 機械化政策支持和管理服務,我們(men) 一定能夠推動新時代農(nong) 業(ye) 機械化加快向更寬領域更高水平轉型升級,把田間地頭激蕩的科技動能更好轉化為(wei) 增產(chan) 豐(feng) 收的喜悅。(常 欽)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