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山:山間產業興 老區鄉村美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
光明日報記者 耿建擴 陳元秋
仲夏時節,柏坡嶺翠柏蔥鬱,柏坡湖清澈明淨。沿著西柏坡高速一路向山間駛去,隻見綠意越來越濃,兩(liang) 旁的鄉(xiang) 村民居錯落有致。
“這千層底看著簡單,工序可不少嘞!”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鎮北莊村的一家名叫“團結北莊”的手工坊裏,85後的王亞(ya) 梅正帶著村裏的嬸子大娘們(men) ,一針一線地縫製千層底布鞋。作為(wei) 土生土長的北莊村人,王亞(ya) 梅瞅準了村裏的旅遊業(ye) 前景,去年開始回鄉(xiang) 創業(ye) ,創辦了這家手工坊。如今,每天都有十來位鄉(xiang) 親(qin) 在這裏工作。
79年前,敵後抗日根據地進入最緊張、最殘酷和生活最艱苦的時刻。這一年夏天,一支由文藝工作者組成的西北服務團來到平山縣參加革命鬥爭(zheng) ,在北莊村創作了歌劇和同名歌曲《團結就是力量》,並在北莊村首演。這首隻有68個(ge) 字的歌,鼓舞著全國人民團結抗戰,至今仍廣為(wei) 傳(chuan) 唱。
70多年後的今天,在北莊村,帶領村民致富的不僅(jin) 有“團結北莊”手工坊,還有古月豆腐坊、光伏發電項目以及集精品果蔬種植、旅遊觀光采摘、現代農(nong) 業(ye) 科普展示為(wei) 一體(ti) 的智慧田園等。“產(chan) 業(ye) 落地以後,老百姓就業(ye) 率提高了,村集體(ti) 收入提高了,大家看在眼裏、喜在心裏。”北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封紅卷告訴記者。
依托深厚的紅色底蘊和生態資源,一二三產(chan) 不斷融合,村莊“顏值”不斷提升,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平山縣這片紅色熱土正在不斷“蝶變”。
站在西柏坡景區入口處北望,梁家溝村的一排排紅頂二層小樓分外搶眼,那是村裏集中蓋起的民宿小樓。近年來,梁家溝村啟動了新民居建設,家家戶戶搬入後,新居一樓用來自住,二樓作為(wei) 農(nong) 家旅館接待遊客。如今的梁家溝村,村集體(ti) 經濟由之前的不足20萬(wan) 元增加至270萬(wan) 元,人均收入由2009年的3300元提高到如今的約25000元。
不遠處的西柏坡村,目前九成以上家庭從(cong) 事旅遊服務相關(guan) 工作。去年以來,按照突出舊風貌、還原老場景、展現新環境的思路,西柏坡村修建了村史館,新建了民俗村,推出了一係列紅色體(ti) 驗項目,持續擦亮“紅遊柏坡”金名片。
“黨(dang) 的好政策和西柏坡的紅色旅遊資源,讓我們(men) 村的年輕人有了自己的事業(ye) 。”80後青年閆二鵬大學畢業(ye) 後回鄉(xiang) 從(cong) 父母手中接管了招待所,幹起了旅遊服務業(ye) 。搭乘紅色旅遊快車,閆二鵬的產(chan) 業(ye) 也從(cong) 招待所延伸到了飯店、紅色拓展基地等領域,並且擴大規模建了一棟新樓,其中包含兩(liang) 層餐廳、一層會(hui) 議室。“我還注冊(ce) 了培訓公司,圍繞紅色研學設置紅色教育課程。”閆二鵬說。
在中共中央統戰部舊址所在地——崗南鎮李家莊村,剛進村子,便令人眼前一亮:街道整潔、花木錯落,鳥語陣陣、花香襲人。當地近年來重點實施了環境整治、民居改造、道路提升、綠化美化等基礎設施工程,還修建了近兩(liang) 公裏的山體(ti) 步行道,讓小山村換了新顏。李家莊村先後獲得了“河北省美麗(li) 鄉(xiang) 村”“國家級美麗(li) 宜居村莊”“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中國美麗(li) 休閑鄉(xiang) 村”等多項殊榮。
在傳(chuan) 統的民宿旅遊之外,李家莊村還盤活閑置資產(chan) ,對閑置的舊窯洞、小塘壩、空閑地進行招商開發,修建了垂釣場、房車營地和帳篷營地等,同時,發展農(nong) 特產(chan) 品加工、觀光采摘等產(chan) 業(ye) ,旅遊業(ye) 態不斷壯大,全村三分之二以上的家庭依靠旅遊找到了致富門路。
處處皆美景,鄉(xiang) 村綻新顏。2022年以來,平山縣將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作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建設美麗(li) 宜居鄉(xiang) 村的一項重要任務,以殘垣斷壁和危舊房屋整治、農(nong) 村建築及生活垃圾處理、汙水處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為(wei) 主攻方向,因地製宜、多措並舉(ju) ,紮實開展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凝心聚力提升鄉(xiang) 村“顏值”。
在平山鎮孟堡村,一排排房屋嶄新整齊、一條條道路寬敞整潔、一座座院落幹淨雅致。在村幹部組織下,村民正在打掃道路和房前屋後衛生。“住的環境好了,又有致富產(chan) 業(ye) ,感覺真是越來越幸福呀!”村民孫曉亮感慨。
如今的平山縣,紅色底蘊和產(chan) 業(ye) 發展交相輝映,美麗(li) 宜居的新畫卷次第鋪開,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步伐鏗鏘有力,老區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我們(men) 將以更強責任、更大力度、更實舉(ju) 措,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發展壯大農(nong) 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著力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取得新進展,奮力走好新時代的趕考路。”平山縣委書(shu) 記張前鋒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