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全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景德鎮祭祀窯神複燒古窯

發布時間:2022-06-13 11:0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景德鎮6月11日電 (記者 王昊陽)6月11日是全國“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在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景德鎮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人帶領百餘(yu) 名來自幼兒(er) 園、小學、中學及高校的學子,共同祭祀窯神,點火複燒古窯。

  活動現場,國家文博研究館員、景德鎮古窯文化研究院院長周榮林告訴記者,景德鎮古窯在全國“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舉(ju) 行祭祀窯神、點火複燒古窯等非遺傳(chuan) 承活動,具有重要意義(yi) 。古窯景區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鎮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園,還有一批省、市文物保護單位。在此舉(ju) 行以上活動,將進一步強化公眾(zhong) 文物保護和文化傳(chuan) 承的意識。

  “古窯景區還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景德鎮手工製瓷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景德鎮傳(chuan) 統瓷窯作坊營造技藝。”周榮林稱,十多年來,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不斷推進“讓文化遺產(chan) 活起來”,受到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古窯複燒點火活動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有效保護、活態傳(chuan) 承的生動實踐。

  在古窯景區童賓廣場,景德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人領著百餘(yu) 名來自幼兒(er) 園、小學、中學及高校的學子,緩步登台,在窯神童賓像下獻花,共同祭祀窯神。

  童賓是明代萬(wan) 曆年間的燒窯把樁師傅,為(wei) 燒造禦用青花大龍缸而獻身,被景德鎮瓷業(ye) 界奉為(wei) 窯神,受到曆代窯工的崇拜祭祀。童賓事跡、童賓精神在景德鎮陶瓷發展史上影響重大,童賓被敕命為(wei) “風火仙師”,在景德鎮禦窯廠建有祭祀童賓的“佑陶靈祠”。周榮林表示,以童賓為(wei) 代表的瓷業(ye) 工人的敬業(ye) 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天舉(ju) 行的窯神童賓祭祀活動,就是對非遺的保護和傳(chuan) 承,也是對窯神童賓敬業(ye) 精神、工匠精神和獻身精神的學習(xi) 和傳(chuan) 承。

  當天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還舉(ju) 行了“景德鎮明清禦窯風火窯複燒點火儀(yi) 式”。“這是一項非常有意義(yi) 的活動。”在活動現場,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hui) 副主席薑波表示,“我們(men) 強調要保護好文化遺產(chan) ,最關(guan) 鍵的一點是要維持好它的功能,做好功能性保護。這是一個(ge) 著名的古窯址,能重燃窯火延續它的生命,對於(yu) 文化遺產(chan) 保護而言是非常有意義(yi) 的。”

  當天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還舉(ju) 行了瓷樂(le) 表演,展現景德鎮瓷器“聲如磬”的音樂(le) 美,眾(zhong) 多學子現場表演了舞蹈《茭草行》,展現景德鎮傳(chuan) 統陶瓷稻草包裝技藝這項非遺文化。

  “景德鎮古窯景區,是全國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為(wei) 主題的國家級5A景區。”景德鎮古窯景區董事長陳武平表示,文化是靈魂,旅遊是載體(ti) ,古窯景區不斷推動文旅廣泛融合、高端融合、活態融合,被評為(wei) “全國非遺與(yu) 旅遊融合優(you) 秀案例”,下一步古窯景區將持續推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不斷擦亮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金字招牌”,為(wei) “建好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chuan) 承創新試驗區”做出新的貢獻。(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