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傳承廣府非遺 廣州非遺街區(北京路)開街
中新網廣州6月12日電 (記者 程景偉(wei) )廣州非遺街區(北京路)12日開街亮相。
如今的廣州北京路曆史文化街區,正是廣州兩(liang) 千多年不變的城市發展“原點”,南越國宮署、藥洲、大佛寺等古跡林立,官學正地、書(shu) 院書(shu) 局雲(yun) 集於(yu) 此。
長達百米的廣州非遺街區(北京路),集中展示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名冊(ce) )的42個(ge) 非遺項目,包括昆曲、古琴藝術、中國篆刻、粵劇等。同時,街區發揮廣州“千年商都”和“海絲(si) 文化”的在地性文化優(you) 勢,用一條湧動的“花路”橫貫多個(ge) 櫥窗,集中展示了4項廣東(dong) 入選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分別是粵劇、涼茶、廣式硬木家具、木偶戲。
此外,來自廣州市越秀區本土的非遺項目共同匯成街區場景,包括迎春花市、廣府年俗、廣東(dong) 醒獅、彩紮(廣州獅頭)等。
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有關(guan) 負責人稱,廣州非遺街區(北京路)從(cong) “行花街”這一廣府民俗出發,通過非遺民俗加固曆史文化與(yu) 現代生活的連接,打造“永不落幕的花市”。
活動現場,多名非遺項目代表性傳(chuan) 承人攜手亮相。市民們(men) 傾(qing) 聽嶺南古琴動人音律,欣賞廣彩廣繡之匠心獨運,品味繪古通今的通草畫作,偶遇鏗鏘有致的粵語講古,遊覽於(yu) 風光旖旎的南越王宮禦花園……
當天,廣州非遺街區(元宇宙)同期上線,線上開啟非遺展區、非遺集市等數字體(ti) 驗,打破了地域與(yu) 空間的限製。市民戴上VR(虛擬現實技術)眼鏡,即可“穿梭”進入非遺街區元宇宙世界。(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