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探訪河北辛安莊600年民間音樂會 古樂流聲動心弦

發布時間:2022-06-13 11:0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滄州6月11日電 (王天譯 曹誌麗(li) )仲夏時節,黃昏來臨(lin) 的農(nong) 閑時間,河北省任丘市梁召鎮辛安莊村的樹蔭下,十多位村民身著統一服裝圍在蔡保恒的身邊,隨著鼓點響起,笙、曲笛、雲(yun) 鑼等樂(le) 器輪番奏響,悠揚清脆的旋律回響在村莊。

  今年87歲的蔡保恒是辛安莊民間音樂(le) 會(hui) 國家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據他回憶,在他六七歲時,就陪著爺爺蔡茂榮四處演出,“爺爺雙目失明,但他吹的管子可是一絕,是辛安莊民間音樂(le) 會(hui) 的重要演奏者之一。”蔡保恒說,他自幼就跟著爺爺學習(xi) 演奏技巧。

  據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官方網站介紹,辛安莊音樂(le) 會(hui) 始於(yu) 明永樂(le) 十九年,從(cong) 清乾隆二十一年即有文字記載,曾因一曲《關(guan) 公辭曹》而得微服私訪鄚州廟的乾隆帝賞識。辛安莊音樂(le) 會(hui) 的主要樂(le) 器包括管子、笙、曲笛、雲(yun) 鑼、大鑔、小鑔、大鼓、小鼓、鐺子等,演奏風格優(you) 雅舒緩。

  蔡保恒手中有一個(ge) 古老的曲譜,它用“六、五、一、四、車、工、凡”代表幾個(ge) 音節。他說,老藝人們(men) 看著上麵的標記,就能奏出音樂(le) 。音樂(le) 會(hui) 演出分文、武場。活動時,少到十六七人,多到四十人左右,場麵非常壯觀。

  據當地民間記載,幾百年來,當地凡婚喪(sang) 嫁娶、滿月祝壽、慶功賀典的人家,都要請音樂(le) 會(hui) 來演奏。

  在辛安莊民間音樂(le) 會(hui) 的眾(zhong) 多曲譜中,《關(guan) 公辭曹》是一支委婉、抒情的曲子,旋律上下起伏,高如悲號,低而深沉。蔡保恒說,抗戰時期,這些譜子和樂(le) 器被老人們(men) 埋在窪裏,才得以保存下來。

  為(wei) 便於(yu) 傳(chuan) 承,蔡保恒將保留下來的幾十首民國時期的珍貴工尺譜,在文化部門的配合下翻譯成了現代簡譜。其中包括《關(guan) 公辭曹》《挑袍》《泣顏回》《山坡羊》《昭君令》《豆葉黃》等。

  蔡保恒說,辛安莊民間音樂(le) 會(hui) 現在保存的35首樂(le) 章或名曲,每個(ge) 曲牌都有一個(ge) 優(you) 美的曆史傳(chuan) 說或典故。除了這些老曲,老藝人們(men) 還根據時代發展讓古音融入現代內(nei) 容,貫穿600年的古樂(le) 雅音,在一代代的傳(chuan) 承中,不斷散發出新的生機。(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