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弘揚焦裕祿精神,做人民群眾貼心人(踐行囑托十年間)
2014年3月1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河南省蘭(lan) 考縣為(wei) 民服務中心調研時,語重心長地說,作為(wei) 一種積極探索,硬件好固然好,但關(guan) 鍵是服務要到位,根本要像焦裕祿一樣有一顆為(wei) 人民服務的心。
蘭(lan) 考是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親(qin) 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已成為(wei) 我們(men) 黨(dang) 的寶貴精神財富。
蘭(lan) 考縣張莊村,是焦裕祿同誌當年找到防治風沙良策並首先取得成功的地方,這裏如今已是碧水瀠繞、樹綠花紅。回憶起當年現場聆聽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的情景,村支書(shu) 申學風激動地說,“焦裕祿同誌生命不息、奮鬥不止,鼓舞著我們(men) 艱苦奮鬥、迎難而上,帶領群眾(zhong) 過上好日子。”
2017年年初,蘭(lan) 考在全國率先脫貧。2020年2月,河南53個(ge) 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脫貧之際,張莊村把村裏的主幹道更名為(wei) “幸福路”,下定了繼續奮鬥奔小康的決(jue) 心。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我的辦公桌前,仔細詢問‘焦裕祿民心熱線’服務群眾(zhong) 的情況。”原民心熱線辦公室工作人員王金現提起當年那一幕仍激動不已。“焦裕祿民心熱線”幾經擴容升級,已變成“12345民聲熱線”。
如今,群眾(zhong) 來蘭(lan) 考行政服務中心辦事越來越便捷。進駐單位已涵蓋縣裏所有職能部門;審批服務事項由2014年的302項增至2358項,群眾(zhong) 最多跑一次,一個(ge) 窗口就能辦完所有想辦的事。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係。”“為(wei) 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一首《念奴嬌·追思焦裕祿》,寫(xie) 出了焦裕祿同誌的為(wei) 民情懷與(yu) 奮鬥本色。河南省黨(dang) 員幹部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傳(chuan) 承弘揚焦裕祿精神,做人民群眾(zhong) 貼心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通過實施5800多個(ge) 產(chan) 業(ye) 項目,幫帶脫貧人口和防止返貧監測對象近150萬(wan) 戶。2021年,脫貧戶年人均純收入14362元,較上年增長10.2%。今年一季度,河南第一產(chan) 業(ye) 增加值615億(yi) 元,同比增長6.7%;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60元,同比增長6.5%。
堅持以焦裕祿精神培養(yang) 焦裕祿式幹部。2021年10月起,河南省分批組織實施“墩苗育苗”計劃,選派660名年輕幹部到縣鄉(xiang) 艱苦地區、重要崗位、基層一線交流任職。今年全省深入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要求各級黨(dang) 員幹部始終把為(wei) 人民謀福祉作為(wei) 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艱苦奮鬥、銳意進取,在中部地區崛起中奮勇爭(zheng) 先。(本報記者 朱佩嫻 王 者)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11日 01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