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我是非遺“守”藝人丨綿綿潮人韻 代代潮劇情

發布時間:2022-06-14 14:55: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在中華戲曲寶庫裏,潮劇是地方劇種中獨具一格的存在,至今已有近600年的曆史。在廣東(dong) 潮州,一代代傳(chuan) 承人以戲傳(chuan) 藝,讓新時代的潮劇吐故納新、煥發生機,成為(wei) 了名副其實的中國文化名片。

  韻味濃鬱的古譜唱念、善於(yu) 抒情的優(you) 美曲調、生動細膩的表演身段……唱腔一起、鑼鼓一敲,便能把觀眾(zhong) 拉進充滿喜怒哀樂(le) 的戲本之間,這是潮劇獨屬的魅力。潮劇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地方戲曲劇種,是潮汕文化符號之一,作為(wei)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更是在海內(nei) 外享有盛名。走過近600年的曆史,古老的潮劇依舊能夠吐故納新、煥發生機。

  姚璿秋從(cong) 藝70年,是一代潮劇名伶,她唱功深厚、風格鮮明,塑造了《掃窗會(hui) 》《玉堂春》《荔鏡記》等一批經典舞台形象,如今87歲高齡的姚璿秋,依然在為(wei) 潮劇事業(ye) 發揮傳(chuan) 幫帶的作用。

  潮劇代表性傳(chuan) 承人 著名潮劇表演藝術家 姚璿秋:同學們(men) 要好好學習(xi) ,用功學習(xi) 。

  這場三代潮劇人之間的對話,發生在2021年10月——姚璿秋來到中國戲曲學院,親(qin) 自為(wei) 就讀潮劇專(zhuan) 業(ye) 的本科生授課。從(cong) 潮劇名家、骨幹演員到新生代,“傳(chuan) 承”是不變的主題。

  國家一級演員 姚璿秋弟子 餘(yu) 瓊瑩:潮劇唱腔講求“含咬吞吐”。我們(men) 潮劇更是一門注重傳(chuan) 、幫、帶的傳(chuan) 統藝術,這種傳(chuan) 承方式,讓它能夠曆經千錘百煉,依舊在我國非遺文化裏熠熠生輝。

  近年來,廣東(dong) 潮劇在探索中努力適應時代發展,建立了現代化的演劇機製,一批潮劇骨幹演員得到科學培養(yang) 、迅速成長。接過名家的衣缽,他們(men) 也開始尋找突破,嚐試為(wei) 傳(chuan) 統的潮劇表演形式“加分”。

  第二十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 姚璿秋弟子 張怡凰:我們(men) 的傳(chuan) 承,就是要先把老一輩的劇目原汁原味地學到身上,然後在這樣的基礎上創新不會(hui) 走偏。我們(men) 盡量在創新,比如那些布景、舞美,包括我們(men) 的表演,我們(men) 也多元化了,各方麵我們(men) 都有很大提升。

  2021年,全國首個(ge) 潮劇全日製本科班在中國戲曲學院正式開班,共28名學生開始係統性學習(xi) 潮劇。“本科時代”的到來,激勵著潮劇新生代們(men) 以青春力量當好傳(chuan) 承的紐帶。

  中國戲曲學院潮劇專(zhuan) 業(ye) 學生 謝躍鵬:本身我是武生行當,在中國戲曲學院本科班學習(xi) 期間,我也是有意識在武戲方麵下功夫,希望自己能學到更多規範性的動作,一些高難度技巧。我還希望盡自己所能,把這些知識傳(chuan) 承給更多年輕人,把更多的武戲呈現給觀眾(zhong) 。

  國戲曲學院潮劇專(zhuan) 業(ye) 學生 戴淑刁:我在劇目課堂上《拾玉鐲》這一折戲裏,花旦行當有一個(ge) 整裝的程序動作。通過課堂,取各家所長,融會(hui) 貫通。

  潮人行天下,潮劇也隨著潮汕人的腳步遍布世界。如今,在對內(nei) 傳(chuan) 承上下好功夫的同時,潮劇也登上“雲(yun) 端”,在海內(nei) 外實現薪火相傳(chuan) 。

  第二十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 姚璿秋弟子 張怡凰:我們(men) 潮劇院會(hui) 派出名家到他們(men) 那裏去授藝,去傳(chuan) 授我們(men) 的潮劇,去給他們(men) 培養(yang) 這些潮劇人才,讓我們(men) 潮劇在世界各地,能夠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繁榮發展戲曲事業(ye) 關(guan) 鍵在人。老中青接力,海內(nei) 外攜手,婉轉的音韻之間,這朵“南國鮮花”正在向時代綻放她的華彩。

  (總台央視記者 曹岩 邵舒寬 廣東(dong) 台)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