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上”寶藏網店匯聚古籍珍本等“稀缺好書”
近日,上海圖書(shu) 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古籍書(shu) 店、藝術書(shu) 坊策劃推出“雲(yun) 上”寶藏網店,在孔夫子舊書(shu) 網開設“上海舊書(shu) 店”和“特價(jia) 書(shu) 店”平台,網羅匯聚線裝古籍、博物館藏、中國書(shu) 畫等“稀缺好書(shu) ”,吸引了眾(zhong) 多書(shu) 迷的關(guan) 注搶購,為(wei) 市民讀者送去書(shu) 香慰藉。
“很多人由於(yu) 出門不便,購書(shu) 習(xi) 慣從(cong) 線下轉到線上。古舊書(shu) 與(yu) 讀者的相遇,更像是一段跨越時空的緣分。”上海圖書(shu) 有限公司總經理石洪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古舊書(shu) 收購是上海圖書(shu) 公司的特色業(ye) 務,這是滬上其他書(shu) 店鮮有的。“熱銷書(shu) 榜單一般用來推薦新書(shu) ,而此次係列線上專(zhuan) 題更多彰顯古籍珍本等稀缺古舊書(shu) 的特色,希望將線下讀者引流導至線上,通過網絡平台向範圍更廣的讀者推薦好書(shu) 。”
寶藏網店“稀缺好書(shu) ”係列線上專(zhuan) 題將連續四期推出重點推薦、最新收存、線裝古籍、民國舊書(shu) 、博物館藏、中國書(shu) 畫等品種,麵向古玩圖書(shu) 愛好者、專(zhuan) 業(ye) 研究人員和愛好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讀書(shu) 人。這些書(shu) 印刷數量少,可讀可藏,尤顯珍貴。
比如,上海會(hui) 文堂新記書(shu) 局出版的《秋水軒尺牘》,曆來被認為(wei) 是清代三大尺牘經典之一。這一卷信箋,辭采華茂而雅致情深,行文中頻頻用典,充滿著瑣屑溫情與(yu) 才情。其作者許葭村(生卒年不詳),生活在道光、鹹豐(feng) 年間,名不經傳(chuan) ,事跡已難查考,其作品僅(jin) 得《秋水軒尺牘》流傳(chuan) ,因此,後人也僅(jin) 能以這薄薄的一疊筆墨黑白為(wei) 依據,來勾勒這位文人生平、交往經曆及心路曆程。
線上平台推出的稀缺好書(shu) 涵蓋了不同曆史時期、具有學術價(jia) 值的書(shu) 刊。比如,同文書(shu) 局原版《康熙字典》是張玉書(shu) 、陳廷敬等30多位學者奉康熙聖旨而編撰的漢字辭書(shu) ,這也是中國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漢字辭書(shu) 。全八冊(ce) 線裝《子史精華》輯錄匯編先秦諸子以及曆代史書(shu) 、雜記等子、史兩(liang) 類書(shu) 中的曆史故事裏的名言雋句、成語典故。《曆代名瓷圖譜》為(wei) 明項元汴撰,介紹作者生平所見所藏宋、元、明渚窯名瓷,並一一為(wei) 之圖解,區分類聚。陳望道主編的現代文藝雜誌《太白》24期合輯,在舊書(shu) 網上也頗受關(guan) 注,這份半月刊1934年9月20日創刊,1935年9月5日停刊,共出2卷24期,上海生活書(shu) 店發行。刊名“太白”是由陳望道與(yu) 魯迅一同決(jue) 定的,寓意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戰鬥,以迎接勝利的曙光。
不少“大部頭”也紛紛上架,比如明代大儒著作《湛若水全集》22冊(ce) ,擇優(you) 確定底本校本,加以校勘、標點。《白居易集箋校(全八冊(ce) )》考證精審詳細,照原版重排後,放入古典文學叢(cong) 書(shu) 典藏版中,在版式裝幀上有很大改進。此外,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精裝《謝稚柳盛期風華》、上海譯文出版社《莎士比亞(ya) 全集(全十冊(ce) )》、上海文藝出版社《世界文學史(全八卷十六冊(ce) )》、上海書(shu) 店出版社《中國古籍稿鈔校本圖錄》、學林出版社“中華五千年文化係列”《商周文化》《秦漢文化》《魏晉南北朝文化》《隋唐文化》等,也頗受青睞。
“古舊書(shu) 在市麵上存量稀少,這注定了該類圖書(shu) 在銷量和利潤方麵對上海圖書(shu) 公司的貢獻有限。但在不少愛書(shu) 人眼中,古舊書(shu) 又不隻是一本印刷物,更是一段被封印的曆史,擁有極大的‘考古’信息量。因此該業(ye) 務板塊又具有‘搶救’圖書(shu) 文獻和文化遺產(chan) 的實際意義(yi) 。”石洪穎感歎:書(shu) 的生命,是作者和讀者共同賦予的,書(shu) 店的經營和服務不會(hui) 停擺。許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