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新時代青年應做弘揚利他精神的踐行者

發布時間:2022-06-21 14:44: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作者:王鬆濤 中央統戰部機關(guan) 幹部

  作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先鋒力量,新時代青年要在青春賽道上握緊接力棒,勇於(yu) 砥礪奮鬥、勇擔時代使命,心係國家需要和人民利益,積極錘煉品德修為(wei) ,做弘揚利他精神的踐行者。

  “利他”要從(cong) 身邊小事做起

  所謂“利他”,就是多做有利於(yu) 他人的事情。對於(yu) 廣大青年來說,首先要從(cong) 身邊小事做起。

  筆者經常乘坐公交車,在讓座過程中看到一些有趣現象:乘客不怎麽(me) 擁擠時,如果被讓座的老人看見了空座,一般會(hui) 示意我坐下。被讓座的老人下車前,也會(hui) 示意我坐回原位。麵對老人的好意,我選擇了繼續站著,我覺得我們(men) 青年應該把座位留給那些更需要的乘客。當我表示不坐的時候,空座附近站著的乘客經常也不會(hui) 去坐,顯然是想留給下一站上來的老弱病殘者。

  “讓座”司空見慣,眾(zhong) 多的讓座行為(wei) 已持續了數十年,見微知著,這引發了我對利他精神的思考。從(cong) 孔子的“放於(yu) 利而行,多怨”到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利萬(wan) 物而不爭(zheng) ”;從(cong) 孔融讓梨到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再到雷鋒的“出差一千裏,好事做了一火車”,這些榜樣人物的言行始終潛移默化滋養(yang) 著中國青年的精神世界,在我們(men) 心中深埋下崇尚利他精神的種子。

  從(cong) 讓座場景中也不難看出,首先,“利他者”的存在讓公共品配置機製更有溫度。青年讓座者在讓渡少量效用的同時大幅增加被讓座者的效用,使得公共品可以產(chan) 生更高的使用效益。其次,“利他者”的數量比例決(jue) 定了社會(hui) 文明的高度。正如隻有讓座者與(yu) 其他人實現“合作”時,座位才能“預留”下來,要加強利他精神的社會(hui) 宣傳(chuan) ,通過模仿學習(xi) 、道德約束來不斷壯大利他者隊伍。社會(hui) 治理水平的進步也將提高對利他者的識別精度。越發成熟的技術將在清晰呈現利他者臉龐的同時,通過“時間銀行”等更為(wei) 精密的社會(hui) 秩序激勵越來越多“經濟人”展示出“道德人”的樣貌,更好地回饋社會(hui) 。

  “利他”與(yu) “利己”是辯證統一關(guan) 係

  “利他”看上去是助益他人,實際上也是助益自己。一旦形成“我為(wei) 人人”的社會(hui) 氛圍,必將產(chan) 生“人人為(wei) 我”的社會(hui) 效應。

  在不斷變化的公共空間裏,“利他者”並不排斥個(ge) 人利益,而是會(hui) 積極關(guan) 注他者利益和社群利益,並在優(you) 化包含上述兩(liang) 種利益的目標函數時,自願讓渡個(ge) 人利益。比如,地鐵扶梯單側(ce) 快速通行“製度”的早期實行中,總是有人違反規定堵塞通道,由於(yu) “利他者”不斷對其提醒或幹預,才使得這一“製度”更有效地實施起來,“利他者”也從(cong) 中得到了回報,即平均通過時間縮短。

  利他精神不僅(jin) 保留了鮮明的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底色,而且構成了馬克思主義(yi) 所倡導的個(ge) 人利益與(yu) 集體(ti) 、國家乃至人類整體(ti) 利益相協同的微觀基礎,體(ti) 現了個(ge) 體(ti) 理性與(yu) 集體(ti) 理性、自我與(yu) 他人之間的辯證統一關(guan) 係。要鼓勵民眾(zhong) 在日常生活中給自己留有更多的“利他”時間,進行更多的“利他”合作。如果大家都能多搭把手、多出份力,我們(men) 的社會(hui) 一定會(hui) 變得越來越美好。

  踐行利他精神是時代的呼喚

  利他精神是人類最可貴的道德準則之一,飽含著奉獻意識和犧牲品質。“利他”,不僅(jin) 僅(jin) 是給予他人方便和利益而不求回報,也要為(wei) 人民為(wei) 黨(dang) 和國家多做有益的事。中國革命和建設始終離不開具有這種精神的人。比如,淮海戰役中那543萬(wan) 名誌願支前民工,是他們(men) 用小推車推出中國革命的勝利。

  在新的奮鬥征程上,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以“無我”的情懷和“有我”的擔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與(yu) 此同時,廣大統一戰線成員同心向黨(dang) ,廣大青年逐夢跟黨(dang) ,高舉(ju) 利他精神的大旗,從(cong) 我做起、從(cong) 身邊小事做起,已然形成“贈人玫瑰,手留餘(yu) 香,香溢四方”的社會(hui) 氛圍。

  廣大青年做弘揚利他精神的踐行者,是時代的呼喚。我們(men) 要向41萬(wan) 餘(yu) 名參加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的青年學子學習(xi) ,是他們(men) 踐行誌願精神、雷鋒精神換來西部落後地區教育等各項民生事業(ye) 的快速發展;要向曾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300多萬(wan) 名第一書(shu) 記和駐村幹部學習(xi) ,是他們(men) 踐行脫貧攻堅精神換來近1億(yi) 人擺脫絕對貧困;也要向無數曾經或正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科研人員、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下沉幹部、誌願者、解放軍(jun) 及公安幹警等學習(xi) ,是他們(men) 踐行抗疫精神換來全國人民的安全與(yu) 幸福。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論述中國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的方向時強調,我國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崇高的利他精神是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道德境界的標杆,它鼓舞人們(men) 把“助人為(wei) 樂(le) ”當作優(you) 先選擇,把“敬業(ye) 奉獻”當作積極追求。“利他”作為(wei) 一個(ge) 閃亮的文明符號,將永遠在一代代中國青年中心手相傳(chuan) !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