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自貿區、自貿港——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wei) 大變革】
光明日報記者 張翼
從(cong) 無到有、由少到多,敢為(wei) 人先、大膽創新……2013年以來,黨(dang) 中央、國務院先後部署設立21個(ge) 自貿試驗區,形成了覆蓋東(dong) 西南北中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dang) 中央在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一項戰略舉(ju) 措,在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具有裏程碑意義(yi) 。中央深改委第二十次會(hui) 議指出,要深入推進高水平製度型開放,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加強改革創新係統集成,統籌開放和安全,及時總結經驗並複製推廣,努力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zheng) 力的自由貿易園區,發揮好改革開放排頭兵的示範引領作用。
自貿試驗區累計開展3400餘(yu) 項改革試點,推進了一大批重要的基礎性改革與(yu) 高水平開放舉(ju) 措,打造了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的生動樣板,為(wei) 我國贏得了改革開放主動,為(wei)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奠定了良好基礎。
彰顯改革開放試驗田標杆作用
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在上海浦東(dong) 外高橋掛牌成立。與(yu) 此相伴隨的是,中國第一份外商投資負麵清單落地,全麵深化改革的“種子”在國家試驗田的沃土中播下並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是“種苗圃”而不是“栽盆景”,是製度創新的高地而不是優(you) 惠政策的窪地……自貿試驗區自誕生之日起就堅持以製度創新為(wei) 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wei) 基本要求。在改革開放的“深水區”積極探索創新,勇於(yu) 攻堅克難,在多方麵取得重大進展。
“我國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開放建設開創了新的局麵,從(cong) 藍圖變成了實景。”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我國一共設立了21個(ge) 自貿試驗區,向全國複製推廣了278項製度創新成果。
以不到全國千分之四的國土麵積,貢獻進出口占全國17.3%,吸收外資占全國18.5%……21個(ge) 自貿試驗區覆蓋多個(ge) 省區和直轄市,多區塊、多領域、複合型綜合改革態勢形成。一大批製度創新成果推廣至全國,發揮了全麵深化改革的試驗田作用。
自貿試驗區經過多次擴容,形成了東(dong) 中西協調、陸海統籌的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緊緊依靠製度創新激發市場活力,自貿試驗區正加快形成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製度創新成果。
近十年,我國開放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製度型開放也在加快推進。2013年,中國推出自貿試驗區第一張外商投資準入負麵清單,經過7次壓減,條目由最初的190項減少到2021年版的27項,壓縮比例超過85%,開放領域涉及第一、二、三等各個(ge) 產(chan) 業(ye) ,製造業(ye) 條目清零,服務業(ye) 持續擴大開放,市場準入全麵放寬,帶動全國對外開放度不斷提高。一張不斷縮短的清單,見證的是中國越開越大的開放之門。
“製度良種”在全國生根發芽,進一步提升了各地的開放水平、行政效率、發展動能和經濟活力。2016年開始,自貿試驗區負麵清單做法推廣到全國,實施了外商投資準入負麵清單的管理模式,限製措施也由最初的93項減到現在的31項。2020年,新的外商投資法正式實施,開啟了新的外商投資管理體(ti) 製。
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正式生效,率先在中國、日本、新西蘭(lan) 、澳大利亞(ya) 及6個(ge) 東(dong) 盟國家落地實施。涉及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超級自貿區”正式啟航。“這表明了中國向高標準自貿協定的目標邁出了新的步伐。”王受文說。
自貿港建設蓬勃展開順利開局
全島封關(guan) 運作進入“倒計時”!《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ti) 方案》明確,海南自貿港在2025年前啟動封關(guan) 運作。目前,海南已將全島封關(guan) 運作作為(wei) 自貿港建設的“一號工程”,全麵啟動相關(guan) 準備工作。
“中國將紮實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動製度型開放。”習(xi) 近平主席在博鼇亞(ya) 洲論壇2022年年會(hui) 開幕式主旨演講中強調。
2018年,海南自貿港建設啟動,迄今已經推出了120多項製度創新成果。2020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ti) 方案》。2021年,海南推出了第一張跨境服務貿易負麵清單。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順利開局、蓬勃開展,海南自貿港外向型經濟加快發展。2021年,海南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ye) 同比增長92.64%,實際使用外資在連續3年翻番的基礎上,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離島免稅店銷售額高速增長,突破600億(yi) 元。目前,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簽約引進43所國內(nei) 外知名高校,首批學生就讀;博鼇樂(le) 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引進特許藥械品種首例超過200種,成為(wei) 國際先進藥械進入國內(nei) 的主要通道;位於(yu) 洋浦保稅港區的海南金發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開業(ye) 並投產(chan) ,依托加工增值貨物內(nei) 銷免關(guan) 稅政策,項目將生產(chan) 用於(yu) 航空器、高鐵、汽車等產(chan) 品製造的高性能新材料。
海南自由貿易港創建國際投資“單一窗口”,將13個(ge) 部門179項投資服務整合至一個(ge) 窗口,壓減審批時限和環節近70%。從(cong) 數據看變化,2022年1月-4月,海南口岸進、出口整體(ti) 通關(guan) 時間分別為(wei) 38.24小時、1.08小時,分別優(you) 於(yu) 全國平均水平43.54小時和1.45小時。
2022年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攻堅之年和封關(guan) 運作準備的關(guan) 鍵之年。海關(guan) 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一線放開、二線管住”政策措施擴區試點,積極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島封關(guan) 運作準備工作。
“今年前4個(ge) 月,海南外貿增速繼續領先全國,4月份再創新高,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海口海關(guan) 關(guan) 長施宗偉(wei) 指出,營商環境是決(jue) 定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成敗的重要因素。《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ti) 方案》提出,到2025年營商環境總體(ti) 達到國內(nei) 一流水平;到2035年營商環境更加優(you) 化。海關(guan) 將積極采取措施,不斷優(you) 化監管服務,提高通關(guan) 效率,推動海南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助力優(you) 化口岸營商環境。聚焦海南自貿港四大主導產(chan) 業(ye) 深化製度集成創新,為(wei) 自貿港建設“促發展”。
為(wei) 高質量發展破題探路
日前,40輛醫藥冷鏈運輸車連成一條長龍,通過自動核放,快速通過天竺綜保區海關(guan) 主卡口,載著73噸進口檢測試劑商品奔赴國內(nei) 32個(ge) 目的地。
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以來,北京海關(guan) 通過製度創新助力北京“五子”聯動,發揮綜保區政策疊加優(you) 勢,將天竺綜保區打造成為(wei) 北京自貿區的“排頭兵”和“樣板間”。通過多種創新監管模式,培育全國首家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醫藥產(chan) 品試點新業(ye) 態,吸引阿裏、京東(dong) 等頭部電商企業(ye) 入駐。目前,醫藥產(chan) 業(ye) 集群效應正在天竺綜保區內(nei) 逐步形成,不斷推動醫療健康產(chan) 業(ye) 鏈向縱深發展。
自貿區的實踐證明,破除體(ti) 製機製的障礙,有利於(yu) 促進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的發展和相關(guan) 市場主體(ti) 的集聚,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國際化水平,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涵和要求,破除阻礙國內(nei) 國際各類創新資源和關(guan) 鍵要素聚集的體(ti) 製機製障礙,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集群不斷培育壯大,帶動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
上海自貿試驗區的集成電路、浙江自貿試驗區的油氣產(chan) 業(ye) 、江蘇自貿試驗區的高端裝備製造、湖北自貿試驗區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湖南自貿試驗區的先進製造業(ye) 、安徽自貿試驗區的新能源汽車、陝西自貿試驗區的現代農(nong) 業(ye) ……一批具有較強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業(ye) 集群正在各個(ge) 自貿試驗區內(nei) 崛起。
2022年一季度,自貿試驗區高技術產(chan) 業(ye) 實際使用外資192.3億(yi) 元,同比增長61.2%,其中,高技術服務業(ye) 同比增長77%。
天津自貿試驗區東(dong) 疆片區大力發展融資租賃產(chan) 業(ye) ,成為(wei) 全球第二大飛機租賃聚集地。廣東(dong) 自貿試驗區全球中轉集拚業(ye) 務量超過1000億(yi) 元。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大力發展航空維修產(chan) 業(ye) ,近年來年均產(chan) 值超百億(yi) 元。河南自貿試驗區以監管創新推動跨境電商產(chan) 業(ye) 發展。遼寧自貿試驗區探索國有企業(ye) 發展新模式。山東(dong) 自貿試驗區著力打造國際經貿服務產(chan) 業(ye) 鏈。黑龍江、廣西、雲(yun) 南等沿邊自貿試驗區重點發展跨境貿易、跨境物流、跨境金融等跨境經貿合作新模式。
自貿區持續不斷擴大開放和製度創新,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增強了高質量發展動能。金融開放創新有效服務實體(ti) 經濟,向全國推廣了外商投資企業(ye) 外匯資本金意願結匯、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ye) 務等舉(ju) 措,推動企業(ye) 融資更加便利、渠道更寬、成本更低,有力支持實體(ti) 經濟發展。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各省區市累計向自貿試驗區下放5000多項省級管理權限,推進“多證合一”等商事製度改革試點,減少審批事項,大幅降低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成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