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國人淚目的歌曲《女兒心》 作曲家印青傾注父愛譜寫親情樂章
【環球網文化頻道 記者安綺】“年年歲歲的思念/像故鄉(xiang) 的牽牛花/爬滿牆頭也繞滿心頭/女兒(er) 常常夢見爸爸/頭上添白發……”2022年6月19日恰逢父親(qin) 節,曆時六年創作、全新編曲演繹的原創歌曲《女兒(er) 心》正式上線發布。在歌手阿魯阿卓內(nei) 心獨白式的演唱中,將天下女兒(er) 對父愛的無盡眷戀溫情訴說,更唱出了人世間最真切的親(qin) 情呼喚,引發聽眾(zhong) 深深共鳴。
歌曲《女兒(er) 心》由賀東(dong) 久作詞、印青作曲,北京翰林苑國際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出品。伴隨著唯美而觸動人心的歌聲,音樂(le) MV中展現了一位父親(qin) 在女兒(er) 的婚禮上,滿含熱淚為(wei) 女兒(er) 送嫁的感人情景,也通過影像還原了一個(ge) 女孩兒(er) 在父親(qin) 的陪伴下,從(cong) 童年求學到青春獨立,再迎來成家立業(ye) 重要人生時刻的情感記憶。不少網友在MV頁麵下留言“看哭了”,打出一串串“淚目”的表情符號,還有人寫(xie) 道:聽到這首歌後“會(hui) 把兒(er) 媳婦當女兒(er) 疼愛”。為(wei) 什麽(me) 《女兒(er) 心》這首歌曲一經傳(chuan) 唱能引發聽眾(zhong) 如此強烈地共情?環球網文化頻道記者獨家專(zhuan) 訪著名作曲家印青,講述音樂(le) 創作背後的故事。
一首傾(qing) 注父愛柔情的音樂(le) 創作
“這首歌表達的是女兒(er) 對於(yu) 父親(qin) 血脈親(qin) 情難以割舍的依戀,也同樣想傳(chuan) 達中華所有兒(er) 女對於(yu) 父母的愛與(yu) 感恩。”印青談起《女兒(er) 心》的創作機緣,始於(yu) 一場“父親(qin) 們(men) 的聚會(hui) ”。那是在2016年,曾任總政歌舞團團長的印青與(yu) 詞作家賀東(dong) 久、製作人林述誌在聊天中發現,他們(men) 都有一個(ge) 年齡相仿的女兒(er) 。談及各自的“小棉襖”,幾位老父親(qin) 的話匣子立刻打開了,紛紛回憶起女兒(er) 自小成長中的點點滴滴,既欣慰孩子們(men) 長大成人後對於(yu) 父親(qin) 的倍加關(guan) 切和拳拳孝心,也感慨孩子們(men) 在結婚成家後囿於(yu) 工作的忙碌、生活的紛繁,很難再像從(cong) 前那般可以隨時相聚。
但中國的父母總是最包容孩子的。印青說,正如同歌詞寫(xie) 出了父親(qin) 對女兒(er) 的理解,對於(yu) 當下的年輕人普遍而言,是“紛紛擾擾的生活/像紡車上的一團麻/迎來日出又伴著星光”,忙碌讓她們(men) 無暇分身,而實際上“女兒(er) 常常盼著回家/陪您說說話”。他表示,“其實女兒(er) 們(men) 對於(yu) 自己的父親(qin) 相當牽掛,她們(men) 也很想常常回家看望父母。”由此,三位父親(qin) 不約而同萌生了一個(ge) 想法,要創作一首歌曲,幫助天下的女兒(er) 道出她們(men) 內(nei) 心中那份對於(yu) 父親(qin) 對於(yu) 家的深情與(yu) 眷戀。更為(wei) 重要的是,希望這首歌曲能夠體(ti) 現我們(men) 傳(chuan) 承五千年的中華傳(chuan) 統美德,傳(chuan) 遞華夏兒(er) 女講仁愛,重親(qin) 情、講友善、孝老愛親(qin) 的人倫(lun) 道德精神。
那次聚會(hui) 之後,賀東(dong) 久很快就寫(xie) 出了《女兒(er) 心》的歌詞,並邀請了一眾(zhong) 文藝界人士再次相聚,為(wei) 這首詞提提建議。印青回憶,賀東(dong) 久當場朗誦了這首詞,現場的情景十分感人。“女兒(er) 是爸爸的小棉襖/爸爸是女兒(er) 的寬肩膀/冬擋風/夏遮雨/在您嗬護中長大......”樸實的語句娓娓道來,讓人倍感親(qin) 切,在場來賓更是無不動容,其中有音樂(le) 界的前輩大咖,也有青年的歌唱家,大家都一致表示這首詞描寫(xie) 的就是每位父親(qin) 眼中的女兒(er) ,也正是每個(ge) 女兒(er) 心目中父愛如山的形象,他們(men) 都希望印青能盡快把這首詞譜寫(xie) 成曲。
搖籃曲喚醒兒(er) 女心中的童年記憶
《女兒(er) 心》的旋律婉轉悠揚,從(cong) 中可以感受到中國傳(chuan) 統音樂(le) 的韻味,可以在流行歌曲的節拍中追尋到民族文化的痕跡。然而印青譜曲的過程卻頗有曲折。因為(wei) 每每在提筆創作時,印青的眼前便閃現出自己女兒(er) 小時候的可愛模樣,陪她玩耍、哄她入睡、教她學習(xi) ......父女相處的每一個(ge) 回憶瞬間撲麵而來,所以常常在創作中,淚水浸潤了他的雙眼。
最真切的情感往往能引發藝術家最為(wei) 動人的創作靈感。最終,印青把回憶定格在女兒(er) 小時候、他哼唱著搖籃曲哄女兒(er) 入睡的情景。搖籃曲,大概是每個(ge) 孩子人生中聽到的第一首歌曲,在西方有許多作曲家寫(xie) 出過著名的搖籃曲,在我國不同地區也流傳(chuan) 著風格各異而特色鮮明的搖籃曲,全世界各地的父母們(men) 都在搖籃曲的輕聲吟唱中向孩子訴說著無盡愛意。
《女兒(er) 心》的音樂(le) 旋律巧妙融合了我國東(dong) 北地區和江南地區民間傳(chuan) 統的搖籃曲。印青從(cong) 別具南北特色的曲調中提取了各有代表性的音樂(le) 元素,經過巧妙編排,讓傳(chuan) 統民歌用現代流行音樂(le) 的方式創新演繹,加以當代風格的演唱,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旋律走向,給予聽眾(zhong) 一種既熟悉又新鮮的音樂(le) 氛圍——既讓人找不到曲調明顯的出處,但流淌於(yu) 心的旋律又仿佛早已印刻在了每個(ge) 人的音樂(le) DNA中。
《女兒(er) 心》創作至今經曆了數度編曲改版,從(cong) 最初以西洋樂(le) 器學院風格演奏所構建的宏大敘事中,逐漸回歸到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裏於(yu) 樸素中見情真意切的表達,樂(le) 器也簡化到以大眾(zhong) 最熟悉的鋼琴、吉他、大提琴演繹為(wei) 主。
在印青眼中,“大提琴,象征著父親(qin) 的情感。”《女兒(er) 心》的樂(le) 曲中,一絲(si) 來自大提琴渾厚而又低吟的琴聲,始終隱隱約約地穿行在鋼琴與(yu) 吉他的合奏裏,訴說著父親(qin) 對於(yu) 女兒(er) 深切的關(guan) 愛。吉他是流行音樂(le) 裏最為(wei) 常見的西方樂(le) 器,但在《女兒(er) 心》的演奏中則采用了中國傳(chuan) 統琵琶的“輪指”技法,營造“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音樂(le) 效果,通過演奏方法的中西融合,創新演繹民族風格。
“想讓大家聽到這首歌時能感受到濃濃的中國情。”印青表示,創作團隊數年來為(wei) 歌曲所作的一切調整和努力,都是期望這首歌能更為(wei) 貼切地傳(chuan) 遞出中國人的情感。尤其作為(wei) 一首流行樂(le) 曲,他希望無論是年輕人還是年長者,在聽到這首歌曲時都能擁有一種親(qin) 切感。
歌詠中華傳(chuan) 統美德,升華父愛親(qin) 情
作為(wei) 著名的作曲家,印青有著“中國舒伯特”的美譽,他曾創作出諸如《走進新時代》《天路》《江山》《西部放歌》等大量廣為(wei) 傳(chuan) 唱的歌曲。多年來,印青始終堅持把“讓每個(ge) 人內(nei) 心最柔軟的那一部分光明起來”作為(wei) 自己創作的重要理念,親(qin) 情題材的歌曲也成為(wei) 他創作生涯裏最切身最真情的體(ti) 會(hui) 。多年前,他還曾寫(xie) 過一首《夢回故鄉(xiang) 》,是以自己身為(wei) 兒(er) 子的角度向母親(qin) 傾(qing) 訴情感,表現母子深情。這首歌並沒有正式發表,卻被友人把歌曲小樣傳(chuan) 到網絡上引來網友無數跟帖。這段經曆令他感觸頗深,“親(qin) 情題材的歌曲,對於(yu) 群眾(zhong) 而言有著廣泛的接受度。”
“‘百善孝為(wei) 先’,我們(men) 傳(chuan) 承五千年的中國孝道文化,是人類精神的一個(ge) 高度。”印青表示,在與(yu) 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le) 人才的交流接觸中,他發現不少歐美國家的年輕人最為(wei) 羨慕中國人的家庭觀念。“中國的兒(er) 女們(men) 盡管長大了、離家工作了,也結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和孩子,但他們(men) 的心始終是牽掛著家和父母,尤其女兒(er) 對家更為(wei) 依戀。中國人對於(yu) 家庭的歸屬感特別濃厚,而這正是西方國家所見不到的,因此他們(men) 心生羨慕。”印青為(wei) 中國擁有悠久傳(chuan) 統的孝道文化而感到自豪,這也為(wei) 他譜寫(xie) 《女兒(er) 心》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女兒(er) 是爸爸的忘憂草/爸爸是女兒(er) 的生命花/秋擔心/春牽掛/多想陪您看晚霞......”歌詞唱出了每個(ge) 女兒(er) 的心裏話,抒發了女兒(er) 從(cong) 心底對父親(qin) 的讚美與(yu) 感激。
《女兒(er) 心》的演唱者阿魯阿卓是彝族的女兒(er) ,她曾在歌曲錄製中因為(wei) 想起了自己遠在家鄉(xiang) 貴州的父親(qin) 而數度落淚。在《女兒(er) 心》歌曲小樣的前期試聽中,製作人林述誌邀請一位個(ge) 性非常叛逆的女孩與(yu) 她的父母共同來聽這首歌。聽到第一遍時,女孩的內(nei) 心有所觸動、要求再聽一遍。而第二遍還沒聽完,女孩就撲通一下跪在自己父親(qin) 麵前,淚流滿目地向父母道歉。這些感人的瞬間也令印青熱淚盈眶。
《女兒(er) 心》歌詠的中華傳(chuan) 統美德與(yu) 真摯親(qin) 情,激發了聽眾(zhong) 強烈的情感共鳴,也讓現實生活中常常被人們(men) 忽略表達的父女深情得以升華。印青感慨,“血脈親(qin) 情就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他希望這首歌的傳(chuan) 唱,能成為(wei) 每個(ge) 父母兒(er) 女的一種精神歸屬。
音樂(le) 創作引領時代向上精神
歌曲創作,是以大眾(zhong) 為(wei) 受眾(zhong) 麵的一個(ge) 最主要的藝術形式。印青強調,當代的歌曲精品創作必須緊貼時代,“反映時代風貌需要緊貼老百姓的生活,尤其貼近今天的年輕人,但絕不是迎合。作為(wei) 藝術工作者通過作品創新,不僅(jin) 要表現老百姓的生活與(yu) 情感,更要引領一種積極向上的思想和價(jia) 值觀。”
近期以來,社會(hui) 上發生了一些傷(shang) 害女性的暴力事件令大眾(zhong) 對於(yu) 女性保護的關(guan) 注急劇上升,身為(wei) 一名女兒(er) 的父親(qin) ,印青也從(cong) 最初聽聞惡性事件的震驚裏逐漸轉入深深地思考。“我始終相信,雖然每個(ge) 人的境遇各不相同,但每個(ge) 人的內(nei) 心一定都有一塊最柔軟的部分。”印青認為(wei) ,音樂(le) 所發揮的引領作用就是可以化解人心中的戾氣,點亮人性中的善,尤其“相比一部電影或一部文學作品,一首歌曲雖然隻有短短幾分鍾,但往往能最直接地調動出人性中的美。”
印青希望,大眾(zhong) 可以多聽一些好音樂(le) ,能透過傳(chuan) 遞中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精神與(yu) 價(jia) 值觀的歌曲滋養(yang) 心靈。他也寄望,“如果人們(men) 能從(cong) 《女兒(er) 心》這首歌曲中,感受到每個(ge) 女兒(er) 與(yu) 父親(qin) 的深情,能珍惜自己與(yu) 家人之間的親(qin) 情,從(cong) 而由己及人,領悟到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裏的美與(yu) 善,相信這個(ge) 社會(hui) 將更加和諧。”因為(wei) ,人們(men) 和社會(hui) 所需要的弘揚的期待的也正是這一份人間真情。(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