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廣彩大師譚廣輝:跨界融合讓300歲廣彩變“年輕”

發布時間:2022-06-27 15:3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廣州6月26日電 題:廣彩大師譚廣輝:跨界融合讓300歲廣彩變“年輕”

  中新社記者 程景偉(wei)

  “要積極探索廣彩與(yu) 職業(ye) 教育的結合方式,力圖培養(yang) 出專(zhuan) 業(ye) 化的技術人才,為(wei) 廣彩注入新的活力。”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廣彩瓷燒製技藝”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廣州市荔灣區文聯副主席、廣東(dong) 省工藝美術大師譚廣輝近日在廣州文藝市民空間舉(ju) 辦的“大師下午茶”活動上說。

  廣彩是廣州地區釉上彩瓷藝術的簡稱,它融北方傳(chuan) 統瓷藝彩繪與(yu) 嶺南畫派技法、中國彩瓷工藝與(yu) 西洋瓷藝及繪畫技術於(yu) 一身,以南北交輝、東(dong) 西合璧的藝術風格而獨樹一幟,也以“堆金積玉”的技藝特點而別具一格,深受海內(nei) 外歡迎。

  “廣彩的生產(chan) 始於(yu) 清朝康熙年間,並在乾隆年間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活動現場,已過花甲之年的譚廣輝介紹了廣彩的起源與(yu) 發展曆史。

  據介紹,乾隆年間,作為(wei) 海上絲(si) 綢之路起點之一的廣州,成為(wei) 中國唯一的對外開放港口,大量從(cong) 事中外貿易的各國商人在這裏聚集,絢彩華麗(li) 、金碧輝煌的廣彩瓷器很快便成為(wei) 他們(men) 眼中的寵兒(er) 。“自清朝開始,廣彩便暢銷海外,擴大了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影響,同時也在交流中融匯了西方藝術元素,這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生動案例。”譚廣輝說。

  清末至民國初期,廣彩瓷器在延續傳(chuan) 統風格的同時,因嶺南畫派畫家們(men) 的介入而出現了另外一種風格——在瓷器彩繪畫中融入中國畫的技法。

  進入21世紀,廣彩瓷器逐步轉向工藝精品和藝術品的生產(chan) ,產(chan) 品類型更加多元化,藝術手法和技法也因廣泛吸收其他彩瓷和工藝品種的養(yang) 分,而更加豐(feng) 富多彩和富於(yu) 表現力,使廣彩生產(chan) 進入多元化發展的時期。2008年,廣州廣彩瓷燒製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譚廣輝認為(wei) ,這使得廣彩瓷器燒製技藝的保護、傳(chuan) 承和弘揚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40多年來,親(qin) 眼見證並參與(yu) 廣彩行業(ye) 沉浮的譚廣輝,已從(cong) 最初的工廠小工升級為(wei) 享譽業(ye) 內(nei) 的廣彩大師。2018年5月,譚廣輝被認定為(wei) 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廣彩瓷燒製技藝)傳(chuan) 承人。

  作為(wei) 嶺南民間文藝的優(you) 秀代表,廣彩如何進一步傳(chuan) 承和發展,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對此,譚廣輝講述了自己這些年在“非遺進校園”方麵的探索和實踐,他經常走入中小學校,讓孩子們(men) 接觸、了解以及喜愛廣彩,推動培養(yang) 廣彩技藝人才,“年輕人對於(yu) 廣彩的未來十分重要”。

  除了推動廣彩傳(chuan) 承發展與(yu) 現代職業(ye) 教育跨界融合之外,譚廣輝也采用跨界思維,創作出融合文創、非遺等多種元素的新作品,並選用一些年輕人喜愛的紋樣與(yu) 圖案,讓廣彩瓷器作品更年輕化,增強了吸引力。“作為(wei) 傳(chuan) 承人,我們(men) 需要不斷努力,創作出民眾(zhong) 特別是年輕人喜愛的廣彩作品。”他說。(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