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貴州普定穿洞遺址第三次考古發掘正式啟動

發布時間:2022-06-27 15:4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貴陽6月25日電(應騰 袁超)25日,記者從(cong) 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24日,隨著“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舊石器時代人類演化與(yu) 遺傳(chuan) 穿洞工作站”“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穿洞工作站”的正式掛牌,貴州省普定穿洞遺址第三次考古發掘也正式啟動。這是時隔40年後,該遺址的又一次考古發掘,意味著將重啟對穿洞的認知,貴州史前洞穴遺址的考古工作也將迎來新的局麵。

  發現於(yu) 1978年的普定穿洞,曾在1979年進行試掘,1981年,1982年在著名舊石器考古學家張森水主持下,進行過兩(liang) 次考古發掘。該遺址先後出土石器、骨器、動物化石和人類化石一萬(wan) 多件,骨角器1000餘(yu) 件,人類完整頭骨兩(liang) 件,成為(wei) 當時全國第一、世界罕見的出土磨製骨器最多的史前遺址,對了解舊石器時代晚期古人類的文化麵貌、生業(ye) 模式、遺傳(chuan) 譜係等信息具有重要價(jia) 值。

  “時隔40年重啟發掘,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yu) 古人類研究所、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進行。”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穿洞遺址考古領隊張興(xing) 龍告訴記者,新一輪考古發掘工作,主要目的是解決(jue) 此前遺留的學術問題,發掘研究過程也將更加精細,科技含量也更高,期間,還將匯集全國眾(zhong) 多科研單位實施考古攻關(guan) 。

  “本次考古發掘區的布設經曆了一個(ge) 極為(wei) 謹慎、細致、科學的研討過程。”張興(xing) 龍表示,經國家文物局批準,本次發掘麵積40平方米,發掘團隊將充分利用批準的發掘麵積,兼顧好遺址的保護,研究,展示的需要,把發掘區做成一個(ge) 能夠展示不同時期重要遺存的“時間走廊”,為(wei) 以後能夠向大眾(zhong) 全麵展示穿洞文化麵貌,做好充分準備。

  此外,在持續的發掘和研究工作中,將運用考古學、體(ti) 質人類學、環境考古學等多學科方法,分析古人類生存模式、技術文化特點,以及對極端環境的適應過程與(yu) 機製,探討古人群遷徙、擴散、交流與(yu) 族群融合的過程及動因。“相信新的考古材料將對以往學術進行補充或修正,研究是永無止境的。”張興(xing) 龍說。

  “和考古發掘同步進行的,還有研究建設貴州古人類博物館,在適當時候,可考慮創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安順市副市長汪文學表示,希望通過穿洞遺址的發掘,讓公眾(zhong) 能夠更加深入地認識穿洞文化,了解當地悠久的曆史文化,切實提高穿洞古人類文化遺址知名度和美譽度。(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