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優一先”先進典型:是飄揚的旗,是挺立的樹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wei) 大變革】
光明日報記者 羅旭
延綿的海岸線上,一排排整齊的新體(ti) 製雷達天線迎風矗立,成為(wei) 我國海疆不可替代的“千裏眼”。
這座“海防長城”的背後,是一支初心不改、使命必達的“雷達鐵軍(jun) ”。而這支“雷達鐵軍(jun) ”的“領頭雁”,是一位有著39年黨(dang) 齡的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ye) 大學教授劉永坦。
偉(wei) 大時代呼喚偉(wei) 大精神,崇高事業(ye) 需要榜樣引領。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指引下,各條戰線湧現出一大批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優(you) 秀黨(dang) 務工作者和先進基層黨(dang) 組織。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新時代是需要英雄並一定能夠產(chan) 生英雄的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要始終成為(wei) 時代先鋒、民族脊梁,黨(dang) 員隊伍必須過硬。
2016年和2021年,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95周年和100周年之際,黨(dang) 中央先後兩(liang) 次作出表彰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全國優(you) 秀黨(dang) 務工作者和全國先進基層黨(dang) 組織的決(jue) 定。2020年9月,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之際,黨(dang) 中央做出表彰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和全國先進基層黨(dang) 組織的決(jue) 定。共有700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400名黨(dang) 務工作者、949個(ge) 基層黨(dang) 組織受到表彰。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guan) 鍵在黨(dang) 。這些“兩(liang) 優(you) 一先”典型,是全國9671.2萬(wan) 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和493.6萬(wan) 個(ge) 基層黨(dang) 組織中的優(you) 秀代表。他們(men) ,讓黨(dang) 徽在築夢征程中閃耀光芒,讓黨(dang) 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薪火相傳(chuan) 鑄忠誠
“工作可以退休,黨(dang) 性永不褪色。”今年已經89歲的尉鳳英,眼神裏依然透著一股英氣。她常說:“能挑千斤擔,不挑九百九。”
作為(wei) 一名曾受到毛澤東(dong) 同誌13次接見的老勞模,尉鳳英在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時期立下卓越功勳,成為(wei) 全國人民學習(xi) 的榜樣,退休後仍長期擔任遼寧省沈陽市關(guan) 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hui) 委員,在機關(guan) 、企業(ye) 、學校作報告1000多場,聽眾(zhong) 達40多萬(wan) 人次。
2021年“七一”前夕,尉鳳英被授予“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稱號。
忠誠如炬,使命如磐。2020年1月18日,在疫情最危急的時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童朝暉以中央指導組專(zhuan) 家身份,逆行出征奔赴湖北武漢。
作為(wei) 重點關(guan) 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專(zhuan) 家,童朝暉每天深入臨(lin) 床一線,參與(yu) 製定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參與(yu) 指導武漢20家醫院救治危重患者,並在武漢解封後轉戰多地,連續抗疫250多天。
在危難時挺身而出、在挑戰前迎難而上、在平凡中執著堅守,尉鳳英、童朝暉等全國“兩(liang) 優(you) 一先”典型用忠誠奉獻,彰顯著共產(chan) 黨(dang) 員群體(ti) 的時代風貌,踐行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理想信念。
2016年7月1日,黨(dang) 中央對賈立群等100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傅企平等100名黨(dang) 務工作者、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黨(dang) 委等300個(ge) 基層黨(dang) 組織予以表彰,分別授予“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全國優(you) 秀黨(dang) 務工作者”和“全國先進基層黨(dang) 組織”稱號。
2020年9月8日,為(wei) 表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湧現出來的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和先進基層黨(dang) 組織,黨(dang) 中央決(jue) 定,授予蔣榮猛等186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稱號,追授單玉厚等14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稱號,授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黨(dang) 委等150個(ge) 基層黨(dang) 組織“全國先進基層黨(dang) 組織”稱號。
2021年6月28日,黨(dang) 中央決(jue) 定授予吳良鏞等384名同誌、追授李獻忠等16名同誌“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稱號,授予陳炎順等298名同誌、追授蒙漢等2名同誌“全國優(you) 秀黨(dang) 務工作者”稱號,授予北京冬奧組委延慶運行中心黨(dang) 支部等499個(ge) 基層黨(dang) 組織“全國先進基層黨(dang) 組織”稱號。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全國“兩(liang) 優(you) 一先”典型引領下,廣大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以強烈的宗旨意識和責任意識,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踔厲奮發、逐夢前行。在脫貧攻堅、疫情防控、抗震救災、防汛抗洪、維穩處突、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等大戰大考中,鮮紅的黨(dang) 旗始終在重大鬥爭(zheng) 主陣地和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幹事創業(ye) 敢擔當
“沒人敢上,黨(dang) 員先上。”“沒有辦法,黨(dang) 員就是辦法。”“向深海深淵進軍(jun) ,對科考成果負責。”2021年8月12日,“探索一號”科考船出征奔赴馬裏亞(ya) 納海溝海域的第二天,航次臨(lin) 時黨(dang) 支部在汪洋大海中宣告成立。
“哪裏有研究場所,哪裏就有黨(dang) 組織。”將黨(dang) 旗插在深淵科考現場,是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yu) 工程研究所黨(dang) 委的慣例。多年來,深海所在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一線和科考船上建立臨(lin) 時黨(dang) 支部,發揮黨(dang) 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把組織力轉化成寶貴科研成果,屢次創造深海科考新紀錄。
立足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從(cong) 江南水鄉(xiang) 到邊陲山寨,從(cong) 車間班組到科研團隊,到處都有基層黨(dang) 組織的旗幟高高飄揚,到處都活躍著廣大黨(dang) 員幹事創業(ye) 的身影。
2022年5月14日,中國商飛公司即將交付首家用戶的首架C919大飛機圓滿完成首次飛行試驗,舉(ju) 國歡騰。
讓中國的大飛機翱翔藍天,是國家意誌、民族夢想、人民期盼。千鈞重任麵前,基層黨(dang) 組織一直是科研團隊的主心骨。
國產(chan) 大飛機研製立項啟動的十幾年來,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製造有限公司C919事業(ye) 部黨(dang) 總支書(shu) 記王海帶領黨(dang) 員衝(chong) 鋒在前,全力以赴攻堅克難,成功打贏了一場場硬仗。
在航空領域,有“輕一克,值千金”的說法。王海組織開展“飛機減重大比拚”主題競賽,鼓勵科研人員動腦筋、比效率、出創意。最終,黨(dang) 員技術骨幹摸索出一套線束減重工藝,使飛機一舉(ju) 減重20多公斤。
“國之所需,我之所向。”這是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王恩東(dong) 的座右銘。他憑著一股永不退縮、永不服輸的精神,帶領團隊攻破一個(ge) 個(ge) 技術難題,成功研製中國第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關(guan) 鍵應用主機——浪潮天梭K1,使我國成為(wei) 繼美國、日本後第三個(ge) 具備關(guan) 鍵應用主機研製能力的國家。
用實幹造福人民,以實幹贏得人心。近10年來,全國“兩(liang) 優(you) 一先”典型主動作為(wei) 、創新實幹,激勵廣大黨(dang) 員和各級黨(dang) 組織奮勇爭(zheng) 先、建功立業(ye) ,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提信心、暖民心、聚人心。
一心為(wei) 民踐初心
40多年漫長歲月中,幫助1000多名學生走出大山,自己卻一直留在深山小村。
她,就是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支月英。從(cong) 1980年起,支月英紮根在江西省奉新縣澡下鎮的深山小學,從(cong) 青蔥到白頭。
共產(chan) 黨(dang) 員是什麽(me) ?是飄揚的旗、是挺立的樹、是老百姓的主心骨。光陰荏苒,支月英以培育三代山民的愛與(yu) 執著,詮釋了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為(wei) 民初心。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鮮紅黨(dang) 旗的指引下,全國“兩(liang) 優(you) 一先”表彰對象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精神,譜寫(xie) 了一曲曲心係人民、無私奉獻的鏗鏘壯歌。
一名黨(dang) 員的力量有多大,一個(ge) 黨(dang) 支部的影響有多廣?全國優(you) 秀黨(dang) 務工作者尹力軍(jun) 用行動給出了答案。
2015年12月12日,尹力軍(jun) 在山東(dong) 榮成發起成立了引航愛心誌願者協會(hui) ,並於(yu) 2016年推動成立了協會(hui) 黨(dang) 支部。
一個(ge) 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在協會(hui) 黨(dang) 支部的引領下,7000多名誌願者常年活躍在榮城群眾(zhong) 切實需要而公共服務又延伸不到的“空白點”上。黨(dang) 支部還創造性提出“誌願+網格”模式,組織誌願者就近就便,精準開展誌願服務活動。
從(cong) 一個(ge) 人到一群人,從(cong) 一個(ge) 公益組織到“黨(dang) 的工作隊”,再到“人人為(wei) 我、我為(wei) 人人”的善治格局,尹力軍(jun) 和誌願團隊匯聚的涓涓暖流,成為(wei) 聞名全國的“黨(dang) 建名片”。
大道不孤,德必有鄰。全國“兩(liang) 優(you) 一先”典型中,像尹力軍(jun) 一樣不停散發光和熱的人還有很多。他們(men) 用擔當作為(wei) 率先垂範,引燃廣大群眾(zhong) 心中拚搏奮鬥、無私奉獻的熊熊火焰。
在浙江省衢州市,由於(yu) 當年侵華日軍(jun) 細菌戰的貽害,一直有不少老人飽受“爛腳病”折磨。2009年,衢州市柯城區人民醫院醫生萬(wan) 少華發現這一情況後,便暗下決(jue) 心,要盡全力為(wei) 這些老人醫治傷(shang) 痛。
在萬(wan) 少華感召下,一支由80後、90後醫護人員組成的誌願服務團隊在柯城區人民醫院成立。13年來,這支誌願團隊不斷發展壯大,不僅(jin) 幫助老人們(men) 擺脫“爛腳病”的困擾,也在越來越多方麵發揮了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來自群眾(zhong) ,為(wei) 了群眾(zhong) ,造福群眾(zhong) ,支月英、尹力軍(jun) 、萬(wan) 少華等全國“兩(liang) 優(you) 一先”典型的事跡和精神,不斷釋放著強大的感召力、影響力和凝聚力。越來越多年輕人將“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價(jia) 值理念深植於(yu) 心,主動將青春、夢想、奮鬥融入服務人民、報效國家的時代洪流之中。
征程萬(wan) 裏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廣大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必將以先進典型為(wei) 榜樣,牢記初心使命,忠誠履職盡責,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征程上埋頭苦幹、勇毅前行,不斷創造無愧於(yu) 新時代、無愧於(yu) 黨(dang) 和人民的光輝業(ye) 績。
2016年7月1日,100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100名黨(dang) 務工作者、300個(ge) 基層黨(dang) 組織被授予全國“兩(liang) 優(you) 一先”稱號。
2021年6月28日,400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300名黨(dang) 務工作者、499個(ge) 基層黨(dang) 組織被授予全國“兩(liang) 優(you) 一先”稱號。
2020年9月8日,200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150個(ge) 基層黨(dang) 組織分別被授予“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和“全國先進基層黨(dang) 組織”稱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