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又見保姆虐老,護理行業亟待提升“品質”

發布時間:2022-07-07 15:25: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龍之朱

  據央視新聞消息,近日,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人民法院正式宣判了一起備受社會(hui) 關(guan) 注的保姆虐待老人案件,被告人潘某琴犯虐待被看護人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個(ge) 月,禁止從(cong) 事看護工作三年。

  保姆潘某琴都幹了什麽(me) ?監控視頻顯示,潘某琴長期對金奶奶實施語言辱罵、拍打身體(ti) 、抱摔、強行喂食等毆打和侮辱的虐待行為(wei) ,甚至用廢棄尿墊給老人擦嘴。其行為(wei) 之殘暴,令人不忍心看下去。如果不是子女察看監控視頻,不知金奶奶還要在保姆魔爪下掙紮多久?

  當地法院以虐待被看護人罪判處潘某琴有期徒刑八個(ge) 月,禁止從(cong) 事看護工作三年,彰顯了法律的威嚴(yan) 。潘某琴固然是罪有應得,而對於(yu) 廣大護理行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而言,此案也傳(chuan) 遞出一個(ge) 積極的信號。任何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殘疾人等負有監護、看護職責的人,都應該善待被看護人,不得有任何虐待行為(wei) 。這是一種道德要求,也是法律紅線。

  近年來,類似保姆、護工、幼兒(er) 園老師等虐待老人、嬰幼兒(er) 的新聞頻頻曝出,每每都引發公眾(zhong) 憤怒。此類行為(wei) 屢禁不止,與(yu) 其行業(ye) 特點密切相關(guan) 。一般而言,被看護人非小即老,要麽(me) 不會(hui) 說話,要麽(me) 不敢說話,屬於(yu) 弱勢群體(ti) ,而看護人則朝夕相伴,可以掌控他們(men) 的基本生活,這也使得很多時候,看護的真相難以被人發現。

  特別是很多失能老人,隻要能忍得過去,往往不願意多向兒(er) 女說什麽(me) ,這也在客觀上助長了保姆的氣焰。早在2016年,北京市房山區發生了一起虐待被看護人案件,63歲男保姆龐某在長達一個(ge) 多月時間裏,多次毆打77歲老人王某,後被家人查看監控視頻時發現,在這起案件中,身體(ti) 癱瘓的王某也沒有主動向兒(er) 女告狀。

  此外,此類惡行多發也與(yu) 這個(ge) 行業(ye) 人員混雜、職業(ye) 素養(yang) 參差不齊有關(guan) 。一些做保姆的人,入行多屬誤打誤撞,並不具備職業(ye) 認同,更不要說敬畏了。也因此,為(wei) 保護老人、小孩,有必要提升服務行業(ye) 的品質。

  一者,針對護工、保姆等也要建立起行為(wei) 準則和行業(ye) 規範,對違反行為(wei) 的人員要依規處罰甚至依法追責,並依據情節輕重設置禁業(ye) 規定。一個(ge) 行業(ye) 是否能夠形成良性循環,既取決(jue) 於(yu) 外部的監管,也取決(jue) 於(yu) 全體(ti) 從(cong) 業(ye) 人員內(nei) 心的良知。

  要認識到,行業(ye) 無貴賤,隻有敬業(ye) 與(yu) 否。一個(ge) 人憑勞動吃飯,本身就是尊嚴(yan) 所在。隨著社會(hui) 的發展,服務行業(ye) 會(hui) 越來越細分,需求也會(hui) 越來越多,這是社會(hui) 化分工的結果,也必然需要更多的從(cong) 業(ye) 者。以往那種帶著有色眼鏡擺弄“歧視鏈”的做法,越來越不合時宜了。

  再者,家人也好,管理者也罷,要重點關(guan) 注老人、兒(er) 童等缺乏自主行為(wei) 能力的人群,通過安裝監控、詢問檢查等方式,與(yu) 老人小孩密切溝通,及時掌握信息。家裏請了保姆,並不意味著家人可以撒手。把孩子送到幼兒(er) 園,並不意味著不管不顧。

  從(cong) 提升服務業(ye) 行業(ye) 品質的層麵看,這些來自外部的監督,也會(hui) 促進從(cong) 業(ye) 人員提高服務水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照顧好了老人和小孩,整個(ge) 社會(hui) 才會(hui) 更和諧、更有活力。(龍之朱)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