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進專業市場轉型升級
作者:謝守紅(浙江師範大學經濟與(yu) 管理學院教授,城市發展研究所所長)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專(zhuan) 業(ye) 市場(即以現貨批發為(wei) 主,集中交易某一類商品或者若幹類具有較強互補性或替代性商品的場所,是一種大規模集中交易的坐商式的市場製度安排)迅速發展,成為(wei) 商品流通業(ye) 中成長最快、比重最大的一種形態。2020年,全國億(yi) 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有3891個(ge) 。專(zhuan) 業(ye) 市場作為(wei) 一項重大製度創新,在我國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帶動了一大批商貿型城鎮的興(xing) 起。然而,隨著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加快,電子商務和網絡經濟等新的經營業(ye) 態發展強勁,專(zhuan) 業(ye) 市場的優(you) 勢正在逐漸減弱,傳(chuan) 統的依靠規模經濟效應維持的擴張難以為(wei) 繼,外加疫情衝(chong) 擊、外貿受阻,專(zhuan) 業(ye) 市場發展麵臨(lin) 諸多困難。推進我國專(zhuan) 業(ye) 市場轉型升級,突破發展瓶頸,成為(wei) 當前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
推進我國專(zhuan) 業(ye) 市場轉型升級,關(guan) 鍵在於(yu) 深化對專(zhuan) 業(ye) 市場內(nei) 涵和轉型發展方向的認識。不可否認,傳(chuan) 統專(zhuan) 業(ye) 市場在特定階段內(nei) ,為(wei) 區域經濟增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傳(chuan) 統專(zhuan) 業(ye) 市場發展方式粗放,也帶來了很多潛在的問題和危機,如整體(ti) 規模較小,產(chan) 品層次和技術含量較低,同質化競爭(zheng) 激烈,經營者素質較低,經營模式、經營理念落後,服務內(nei) 容缺乏創新等。
近年來,一批專(zhuan) 業(ye) 市場在原有基礎上推陳出新,抓住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會(hui) 展經濟、網紅經濟等發展機遇,交易方式轉向線上線下雙渠道,經營範圍麵向國際化,經營產(chan) 品注重品牌化、連鎖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這種在傳(chuan) 統專(zhuan) 業(ye) 市場內(nei) 涵上拓展出的新型專(zhuan) 業(ye) 市場,將成為(wei) 今後發展的主流。加快專(zhuan) 業(ye) 市場的轉型升級,不僅(jin) 僅(jin) 是加快對市場軟硬件的提升,更要加快專(zhuan) 業(ye) 市場與(yu) 現代商業(ye) 模式的融合創新,加快其在全球分工體(ti) 係中角色的轉變。目前,加快專(zhuan) 業(ye) 市場轉型升級應重點突出四個(ge) 轉變。
多元化轉變。傳(chuan) 統的專(zhuan) 業(ye) 市場依托規模經濟效應,節約交易成本,引起規模擴張,但伴隨規模經濟發展陷入瓶頸,專(zhuan) 業(ye) 市場必然要尋求多元化的轉變。一方麵,可以向混合業(ye) 態轉型,通過與(yu) 會(hui) 展、創意設計、商務辦公、購物休閑的有機融合,打造“專(zhuan) 業(ye) 市場型”的展銷綜合體(ti) 。另一方麵,可以依托專(zhuan) 業(ye) 市場的外部效應,通過與(yu) 生產(chan) 企業(ye) 的緊密合作,以及完善配套的交通運輸、倉(cang) 儲(chu) 物流、金融保險、餐飲住宿等,建設產(chan) 業(ye) 集群和大型商圈。此外,就全國範圍而言,各地區專(zhuan) 業(ye) 市場之間也要尋求多元化、差異化發展。我國地域遼闊,資源稟賦各異,文化習(xi) 俗多元,各地區要因地製宜,因勢利導,揚長避短,建設獨具特色、形態各異的專(zhuan) 業(ye) 市場。
數字化轉變。網絡技術的運用拓寬了專(zhuan) 業(ye) 市場的邊界,降低了交易成本,隨之興(xing) 起的電子商務、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等業(ye) 態也深刻改變了傳(chuan) 統專(zhuan) 業(ye) 市場的經營模式。數字化轉型對專(zhuan) 業(ye) 市場的發展影響是深遠且關(guan) 鍵的。數字化轉型並非簡單地由線下向線上交易模式轉變,而是全方位轉型。一是建設現代化的數字平台,使專(zhuan) 業(ye) 市場對接全球,同時確保信息流的通暢,積極開發運用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技術進行信息整合,發布商品交易指數,掌握市場話語權,及時推進產(chan) 品和服務的革新。二是要建設現代化的倉(cang) 儲(chu) 物流體(ti) 係,尤其是加強麵向海外的物流通道建設,積極布局境外站、合作區建設。三是要建設現代化的供應鏈體(ti) 係,專(zhuan) 業(ye) 市場的上遊連接著全國各地的生產(chan) 企業(ye) ,其中以小微型企業(ye) 為(wei) 主,這些企業(ye) 靈活機動,但分散龐雜,需要建立完善的供應鏈網絡以便於(yu) 整體(ti) 的協調組織,提高其穩定性。
品牌化轉變。很長時間來,我國專(zhuan) 業(ye) 市場因經營的產(chan) 品附加值較低,在產(chan) 業(ye) 鏈中居於(yu) 低端位置,過分依賴低價(jia) 獲取競爭(zheng) 優(you) 勢,也因此難以擺脫劣質產(chan) 品的標簽。但品質和服務在如今的市場競爭(zheng) 中愈發重要,靠低價(jia) 換取市場的模式難以延續。因此,加快推進專(zhuan) 業(ye) 市場品牌化建設,提升產(chan) 品附加值和競爭(zheng) 力,迫在眉睫。首先,需要更多關(guan) 注產(chan) 品本身,注重其技術、質量、工藝、創意等的提升,並完善相關(guan) 服務,使得產(chan) 品能深入人心。其次,建立健全質量監管體(ti) 係,完善產(chan) 權保護製度,杜絕假冒偽(wei) 劣產(chan) 品亂(luan) 象發生。三是舉(ju) 辦品牌日等活動,建立品牌發展交流平台,逐漸提升產(chan) 品品牌形象和影響力。
國際化轉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專(zhuan) 業(ye) 市場一直在向著國際化邁進,逐步參與(yu) 到國際分工體(ti) 係之中,但是參與(yu) 程度還不高。2011年3月,國務院首先批複開展“浙江省義(yi) 烏(wu) 市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通過建立“市場采購”新型貿易方式,開啟了國際化的新階段。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是為(wei) 專(zhuan) 業(ye) 市場“多品種、多批次、小批量”外貿交易而創設,具有通關(guan) 快、便利化、免征增值稅等特點,對促進商品出口成效顯著,應進一步完善和推廣。
專(zhuan) 業(ye) 市場在生產(chan) 者和消費者之間起到橋梁和黏合作用,具有對區域生產(chan) 要素和經濟資源的配置功能。加快專(zhuan) 業(ye) 市場轉型升級,應牢牢把握幾個(ge) 要點。
第一,正確處理政府與(yu) 市場之間的關(guan) 係。政府與(yu) 市場各具優(you) 勢,既應明確邊界、各司其職,又應相互協調、互為(wei) 補充。一方麵,應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利用資金、信息、技術在市場中的高效流動,及時獲取市場反饋,增強對各個(ge) 環節資源要素的整合、調動和支配能力,構建緊密聯係的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促進產(chan) 品、服務的更新換代,實現專(zhuan) 業(ye) 市場由“集群式競爭(zheng) ”向“鏈群式競爭(zheng) ”轉變。另一方麵,又要做到“有為(wei) 政府”,更好地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和市場監管作用。在涉及平台建設、現代物流、會(hui) 展經濟等業(ye) 態的融合中,投入大、任務重、風險高,且專(zhuan) 業(ye) 市場背後鏈接的中小企業(ye) 龐雜鬆散,單獨依靠市場並不可行,這時候則需要政府掌控發展主導權,合理統籌規劃、組織協調,積極引導資源配置。此外,政府在質量監管、規則製定、推進國內(nei) 外標準對接,以及知識產(chan) 權監管、信用體(ti) 係建設方麵均具有主導作用。政府主動調控有助於(yu) 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保證市場的有序發展,為(wei) 專(zhuan) 業(ye) 市場轉型升級創造良好外部條件。
第二,要注重頂層製度的設計。專(zhuan) 業(ye) 市場作為(wei) 具有我國特色的一種商業(ye) 模式,在國外也沒有類似的發展經驗可以借鑒。幾十年的發展探索,我國專(zhuan) 業(ye) 市場逐步打破“消亡論”,融入全球分工體(ti) 係,背後非常關(guan) 鍵的一點則是發展思路和製度的創新。新時期,內(nei) 外部環境更加複雜嚴(yan) 峻,更應深化對專(zhuan) 業(ye) 市場的理論研究和經驗總結,探索新的發展思路,依托頂層設計,推進我國專(zhuan) 業(ye) 市場不斷轉型升級,提高國際競爭(zheng) 力,實現在全球價(jia) 值鏈中地位的攀升。
第三,堅持全麵創新。創新一直是我國專(zhuan) 業(ye) 市場發展的根本動力,無論是初期專(zhuan) 業(ye) 市場的興(xing) 起,還是後來的擴張發展和轉型升級都離不開各個(ge) 層麵的創新。製度創新決(jue) 定專(zhuan) 業(ye) 市場的最終走向,技術創新能給產(chan) 品和服務水平的提升提供強勁的推動力,管理模式的創新使專(zhuan) 業(ye) 市場保持源源不斷的活力。因此,應繼續深化個(ge) 體(ti) 、企業(ye) 、各級幹部對全麵創新的認識,積極引導鼓勵各類創新行為(wei) ,大力引進和培養(yang) 創新型人才,為(wei) 專(zhuan) 業(ye) 市場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本文為(wei) 國家社會(hui) 科學基金項目“專(zhuan) 業(ye) 市場型城鎮轉型發展的機製創新與(yu) 路徑選擇”(20BJY065)的階段性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