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理解和把握鄉村建設行動
作者:聞新國
鄉(xiang) 村建設是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重要任務,也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nei) 容。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鄉(xiang) 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鄉(xiang) 村建設的重要意義(yi) 、總體(ti) 要求和重點任務。鄉(xiang) 村建設行動的“建設”含義(yi) 是廣泛的,既涉及鄉(xiang) 村生產(chan) 生活和人居環境等方麵的硬件建設,也包括鄉(xiang) 村公共服務保障等方麵的軟件建設。“行動”意義(yi) 也是獨特的,主要體(ti) 現在各類機製和相關(guan) 支持政策的落實落細落地方麵。全國各地在全麵準確理解鄉(xiang) 村建設行動的內(nei) 涵外延的基礎上,需結合當地實際探索符合城鄉(xiang) 互動規律的鄉(xiang) 村建設路徑。
鄉(xiang) 村建設行動要處理好的幾個(ge) 關(guan) 係
鄉(xiang) 村建設行動的多重關(guan) 係既體(ti) 現了城鄉(xiang) 互動發展和鄉(xiang) 村內(nei) 在發展規律,也體(ti) 現了價(jia) 值取向、規律指向、需求導向相結合的原則,是鄉(xiang) 村建設行動的重要遵循。
城鄉(xiang) 資源配置關(guan) 係。鄉(xiang) 村建設的內(nei) 在目標,是補齊鄉(xiang) 村短板,增進農(nong) 民福祉,提升鄉(xiang) 村價(jia) 值功能。鄉(xiang) 村建設行動的場域發生在鄉(xiang) 村,實質是政府投資和公共產(chan) 品供給向鄉(xiang) 村的延伸。在此背景下,城鄉(xiang) 一般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均等化是鄉(xiang) 村建設的基本前提,要素資源在城鄉(xiang) 間自由流動合理配置則是前置要件。因此,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鄉(xiang) 村建設的關(guan) 鍵在城鄉(xiang) 融合,城鄉(xiang) 兩(liang) 端協調發力。鄉(xiang) 村建設行動也是通過城鄉(xiang) 良性循環反饋機製的形成,充分發揮新型城鎮化和非農(nong) 經濟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促進城市價(jia) 值外溢與(yu) 鄉(xiang) 村價(jia) 值同步提升,鞏固鄉(xiang) 村“基本盤”和“基本麵”地位。
公共資源與(yu) 社會(hui) 資本的關(guan) 係。在公共領域,鄉(xiang) 村建設的主導方式和主體(ti) 力量是政府財政投入。廣義(yi) 而言,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建設的基礎和核心內(nei) 容,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生產(chan) 領域的鄉(xiang) 村建設活動,其基礎性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社會(hui) 資本入鄉(xiang) ,鄉(xiang) 村有需求,資本有動力,發揮作用有空間。一方麵,社會(hui) 資本觸角延伸到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各環節,形成資本與(yu) 農(nong) 民之間的價(jia) 值連接和利益共享關(guan) 係。另一方麵,通過“萬(wan) 企幫萬(wan) 村”活動,企業(ye) 家帶資本、資本帶各類要素的方式投入鄉(xiang) 村建設之中,形成魚水交融的農(nong) 商關(guan) 係。同時,社會(hui) 資本還可通過慈善活動捐款參與(yu) 鄉(xiang) 村公益建設,或者在公共領域與(yu) 社會(hui) 發生關(guan) 係的交界麵上參與(yu) 鄉(xiang) 村建設政府采購活動,以混和合作模式共同推進鄉(xiang) 村建設。總之,社會(hui) 資本投資是對公共資源投入鄉(xiang) 村建設的必要補充,某些方麵可以起到穿針引線的重要作用。
當前與(yu) 未來的關(guan) 係。鄉(xiang) 村建設重在當前,而真正的落腳點在未來。一方麵,變動社會(hui) 中的鄉(xiang) 村建設有很多是慢變量,不可一蹴而就,城鄉(xiang) 關(guan) 係結構與(yu) 鄉(xiang) 村內(nei) 在結構變化決(jue) 定鄉(xiang) 村建設的方向和重點。另一方麵,需要綜合考慮農(nong) 村人口去留、未來人地關(guan) 係結構變化等重要變量,在城鄉(xiang) 稟賦結構關(guan) 係的獨特變化中,走中國特色漸進演化的鄉(xiang) 村建設之路。
普惠性、基礎性與(yu) 兜底性的關(guan) 係。各級各部門要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不斷提高公共服務建設能力和共享水平。在鄉(xiang) 村建設行動中,考慮到鄉(xiang) 村區域稀疏狀況的變化趨勢,需要疏密有度推進鄉(xiang) 村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在現代要素入鄉(xiang) 與(yu) 鄉(xiang) 村融合的關(guan) 係中,體(ti) 現鄉(xiang) 村建設全麵係統性、階段層次性、地域差異性。二是鄉(xiang) 村建設要尊重自然規律和文化慣例,注重城鄉(xiang) 文化要素差異性,體(ti) 現綠色、低碳、自然特點。三是避免用城市建設思維規劃鄉(xiang) 村建設,在理念上要處理好麵子和裏子的關(guan) 係、形式與(yu) 內(nei) 涵的關(guan) 係、綠色發展與(yu) 傳(chuan) 統村落的關(guan) 係,讓傳(chuan) 統村落的美,留住鄉(xiang) 愁鄉(xiang) 戀鄉(xiang) 景。
鄉(xiang) 村建設行動的重點路徑
鄉(xiang) 村建設要按照鞏固、提升、擴展的路徑加以推進,鞏固前期與(yu) 鄉(xiang) 村建設相關(guan) 的基礎設施項目及公共服務均等化成果,按新的需求標準進行功能提升,同時按鄉(xiang) 村建設新需求擴展其建設範圍,提高建設標準和建設績效。
在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的大框架下規劃鄉(xiang) 村建設行動。在鄉(xiang) 村建設行動方案中,需要提高“多規合一”的科學性和前瞻性水平。規劃中,不僅(jin) 要關(guan) 注城鄉(xiang) 經濟版圖圈層關(guan) 係以及城鄉(xiang) 人地密度比例關(guan) 係的合理化,注意各類鄉(xiang) 村建設項目的統合關(guan) 係,還要確定鄉(xiang) 村建設的重點區域,注重耕地紅線保護與(yu) 建設規劃調整中的城鄉(xiang) 空間布局。同時,在城鄉(xiang) 空間規劃的基礎上,確定鎮村發展規劃和村莊小規劃,重點是做好農(nong) 村集體(ti) 經營性建設用地改革、農(nong) 村宅基地改革和宅基地確權登記等基礎工作,分類歸並調控利用鎮村內(nei) 集體(ti) 建設用地指標,解決(jue) 好鄉(xiang) 村建設行動中的用地問題。此外,還要處理好城鄉(xiang) 大規劃和鄉(xiang) 村小規劃的全域網絡關(guan) 係,協調設計鄉(xiang) 村土地規劃與(yu) 綜合建設規劃,在規劃的層麵避免重複性建設,避免無效投資。
結合區域特點構建鄉(xiang) 村建設的梯次網絡。鄉(xiang) 村建設不僅(jin) 是村莊的建設,還包括縣鄉(xiang) 兩(liang) 級層次的基礎設施建設與(yu) 聯通。一是形成上至集鎮下達自然村莊的網絡建設體(ti) 係,以及縣鄉(xiang) 村梯級架構關(guan) 係。二是要抓好鄉(xiang) 村建設中的特色鄉(xiang) 鎮龍頭建設,落腳點是具有鄉(xiang) 村特色的自然村落,從(cong) 鄉(xiang) 村治理和鄉(xiang) 村基礎網絡層麵上抓好行政村級層次的相關(guan) 建設。
在治理與(yu) 互動中找準重點方向推進及優(you) 化鄉(xiang) 村建設。鄉(xiang) 村環境治理與(yu) 優(you) 化提升、鄉(xiang) 村基礎設施建設和鄉(xiang) 村生產(chan) 條件改善仍然是鄉(xiang) 村建設的重要方麵。主要在美麗(li) 鄉(xiang) 村、水電路網氣等基礎設施方麵進行鞏固升級,並向數字鄉(xiang) 村、文化建設和設施農(nong) 業(ye) 方麵擴展延伸。一是將硬件建設的範圍擴大至原始村莊之中,重點是基本農(nong) 田生產(chan) 條件的改造,主要是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圍繞新型經營主體(ti) ,積極推進設施農(nong) 業(ye) 建設,將農(nong) 村路網電網水網向新型經營主體(ti) 規模經營區域延伸。二是數字鄉(xiang) 村建設和鄉(xiang) 村人才隊伍建設均要列入鄉(xiang) 村建設的大類之中加以推進。三是圍繞新型經營主體(ti) 和新型經營模式的新需求,提高基礎設施通達率,同時促進和完善基於(yu) 產(chan) 權變革的治理互動機製。
著眼鄉(xiang) 村形態變化從(cong) 總體(ti) 上推進未來鄉(xiang) 村建設。鄉(xiang) 村規劃建設既要在尊重農(nong) 民流動規律,跟著農(nong) 民需求走,在農(nong) 民選擇和未來趨向中尋求鄉(xiang) 村建設的真實需求,也要在城鄉(xiang) 雙向流動關(guan) 係中,形成農(nong) 民進城與(yu) 資本下鄉(xiang) 間的切換機製。一是針對不同村莊的“空心化”趨勢,在不搞大拆大建的前提下,要順其自然演變,對這類村莊不搞無效投資建設。二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城鄉(xiang) 雙向流動關(guan) 係中,要處理好原住農(nong) 民、未來農(nong) 民和未來村莊的關(guan) 係。
因時因地分片分類分階段推進鄉(xiang) 村建設行動。鄉(xiang) 村建設是行動不是運動,需要把握好鄉(xiang) 村變遷的“快”“慢”關(guan) 係。既要克服冒進激進思想,又要抓住時機積極穩妥推進。一是在城市圈層疊加的漣漪效應下,會(hui) 出現不同的鄉(xiang) 村圈層,原始鄉(xiang) 村差異也會(hui) 因城市半徑關(guan) 係,在城市輻射帶動影響下呈現新的差異。二是綜合考慮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文化、生態差異,以及地理區域和人口代際流動差異對不同地域鄉(xiang) 村發展走向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根據區域發展趨勢和未來發展方向,選擇和確定重點片區和一般片區等類型分類推進鄉(xiang) 村建設。同時,也要關(guan) 注鄉(xiang) 村內(nei) 一二三產(chan) 業(ye) 權重關(guan) 係對未來村落分布趨勢的影響。(聞新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