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福建:試行錯時延時開放 讓公眾樂享文化“深夜食堂”

發布時間:2022-08-03 16:26:00來源: 中國旅遊報

 

  華燈初上,在福州市圖書(shu) 館參加“榕圖拾節”活動,一邊做手工一邊學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相約九日台音樂(le) 廳,聆聽交響樂(le) 團專(zhuan) 場音樂(le) 會(hui) ,欣賞一場高水平的音樂(le) 盛宴;走進福建博物院,欣賞百件青銅器,領略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的曆史光輝和璀璨成就……今年暑假,福建各大文化場館夜晚燈光璀璨,活動多彩,人氣十足,給城市夜晚增添了別樣魅力。

  近年來,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積極推進全省公共文化場館試點錯時延時開放,並不斷創新推出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活動,提供多元服務,為(wei) 城市增添一抹文化色彩的同時,也為(wei) 廣大市民和遊客打造精神文化“深夜食堂”,把文化“帶”回家。

  試點示範 帶旺人氣

  “晚上有時要補課,以前有時間出門時博物館已經關(guan) 門,現在晚上就能來看展覽,實在太方便啦。”7月24日晚,在福建博物院舉(ju) 辦的“共飲一江水——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上,福州小學生張朋一邊欣賞青銅器,一邊興(xing) 奮地說。

  “‘共飲一江水——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是福建博物院聯合四川博物院等13家文博單位共同舉(ju) 辦的,展示了從(cong) 長江上遊以三星堆為(wei) 代表的巴山蜀水至長江下遊楚越之地的百餘(yu) 件青銅器,其中一級文物數量過半。”福建博物院副院長張煥新介紹,該展覽在雙休日延長開放至晚上8點,目前已吸引超過16萬(wan) 人次的市民和遊客觀展。

  福建博物院是福建公共文化場館試點錯時延時開放的一個(ge) 縮影。

  2021年3月,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的《關(guan) 於(yu) 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要繼續實施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進一步加強錯時開放、延時開放,鼓勵開展夜間服務。

  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積極響應,下發了《關(guan) 於(yu) 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單位錯時延時開放工作的通知》,提出要逐步有序實施,鼓勵加強創新,強化誌願服務,共同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單位錯時延時開放工作落實落地。

  今年年初,福建省委、省政府下發了《關(guan) 於(yu) 開展2022年為(wei) 民辦實事工作的通知》,明確福州、廈門等60家公共文化場館試點錯時延時開放,並納入省委、省政府年度為(wei) 民辦實事工作項目和年度績效考核內(nei) 容。其中,周末和重要節假日延時服務不少於(yu) 3個(ge) 小時,其餘(yu) 時間不少於(yu) 1個(ge) 小時。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公共文化服務單位錯時延時開放工作,對延時服務時間提出了具體(ti) 要求,為(wei) 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精神文化需求、推動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全省文化和旅遊係統要多向兄弟省份學習(xi) 借鑒經驗做法,並對已有做法總結提升,研究差異化舉(ju) 措,爭(zheng) 取在更大範圍推廣。

  7月27日晚上8點,沙縣區圖書(shu) 館一樓閱覽室燈火通明,安靜的環境、寬敞的空間,不少群眾(zhong) 來此或翻看圖書(shu) ,或閱覽報刊……“為(wei) 滿足廣大群眾(zhong) 的閱讀需求,從(cong) 1997年開始,我館全年365天均不閉館,並主動延長開放時間,實行夜間開放,周開放時間達60小時,延續20多年風雨無阻。”沙縣區圖書(shu) 館館長龔新光介紹,在考試季及假期,一座難求的情況時有發生,晚上讀者在圖書(shu) 館門前提前等待開門的情景成為(wei) 一道風景線。

  據了解,為(wei) 了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單位錯時延時開放順利實施,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堅持督查與(yu) 指導相結合,由廳領導帶隊,赴福州、廈門開展專(zhuan) 題督查調研;及時下發了省級補助資金950萬(wan) 元,並指導督促各地各館管好用好資金,提高使用效益,取得了積極成效。

  截至目前,全省60家試點場館已全部落實省委、省政府為(wei) 民辦實事工作要求,實施錯時延時開放。今年上半年,23家公共圖書(shu) 館接待讀者近480萬(wan) 人次,21家文化館文化服務惠及群眾(zhong) 近181萬(wan) 人次,12家博物館接待觀眾(zhong) 近135萬(wan) 人次,4家美術館接待觀眾(zhong) 近25萬(wan) 人次,夜逛文化場館成為(wei) 公眾(zhong) 文化生活新常態。

  創新活動 點燃“夜”態

  7月21日晚7點,“榕圖拾節”之“大暑:夏日晴空,萬(wan) 事可期活動”在福州市圖書(shu) 館火熱開展。活動現場,老師從(cong) 節氣由來、發展、習(xi) 俗等多個(ge) 方麵介紹了大暑的相關(guan) 知識,講解了肌理畫創作的步驟及注意事項。隨後,讀者們(men) 通過手中的畫筆和顏料,加入石英砂,用刮刀在畫板上創作出一幅幅縱橫交錯、富有紋理變化的夏日晴空。

  “圖書(shu) 館的手工課等活動結合了文化知識,很有意義(yi) 。孩子很樂(le) 意參加,每次都主動要求來圖書(shu) 館看書(shu) 、聽講座,這裏成了我和孩子的夜間課堂。”參與(yu) 活動的讀者劉文靜笑著說。

  為(wei) 滿足廣大市民和遊客的精神文化需求,繁榮夜間文化生活,2020年9月,福州市圖書(shu) 館策劃推出了“榕圖·夜讀”閱讀推廣活動。“我們(men) 通過嘉賓對談、主題分享會(hui) 、古風民謠音樂(le) 會(hui) 、手工體(ti) 驗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讓讀者們(men) 將閱讀作為(wei) 一種興(xing) 趣、一種習(xi) 慣、一種精神需求、一種生活方式滲入生活的每個(ge) 片段,共享閱讀之美,用文化的魅力點燃榕城新‘夜’態。”福州市圖書(shu) 館信息服務部主任黃夢玲介紹說。

  “夜晚有著豐(feng) 富而獨特的場景資源,例如星空月光、江畔夜景、夏日晚風等。要做好錯時延時開放,就必須深入挖掘夜間優(you) 勢,了解都市中青年群體(ti) 的夜間生活規律習(xi) 慣和文化審美取向,進行精準化、個(ge) 性化服務,而不隻是白天服務的簡單複製和延伸。”福州市文化館館長池小霞說。

  去年以來,福州市文化館以“相約九日台”周末音樂(le) 會(hui) 為(wei) 平台,每月推出不少於(yu) 2場的高端音樂(le) 會(hui) 演出,打造藝術美和景色美相融合的“星空音樂(le) 會(hui) ”文旅IP;依托兩(liang) 江四岸風光,在台江碼頭連續開展了“閩江之夜”快閃、數字福州“仲夏之夜”等文化活動;依托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展示館,借助街區燈光秀和本館數字化體(ti) 驗設施、場景增強應用等,讓遊客體(ti) 驗到不一樣的“非遺奇妙夜”。

  試點錯時延時開放以來,福建各大文化場館還充分利用春節、五一等節假日以及中國旅遊日、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等重要節點,與(yu) 文化教育活動有機結合,策劃舉(ju) 辦各類主題活動,提供特色化差異化服務:其中,省藝術館舉(ju) 辦了“奮進新時代”慶五一非遺展演展示係列活動,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hui) 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ye) 氛圍;省少兒(er) 圖書(shu) 館打造“悅讀暖家行動”,每月一期,每期招收30至50個(ge) 家庭,通過閱讀“打卡”、跟蹤指導、成果分享等方式,大力推廣親(qin) 子閱讀、兒(er) 童閱讀;2022年元宵節期間,福建博物院舉(ju) 辦了一場新春雅集之夜——賞琴音、品香茗,邀請觀眾(zhong) 聆聽古琴大師的琴音,觀看經典的宋代點茶表演,讓人們(men) 能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忙裏偷閑”,到博物館賞一份詩情,享一段閑情;福建民俗博物館舉(ju) 辦“福韻八閩魅力民俗”主題係列活動,夜間古箏表演為(wei) 夜遊民俗館的觀眾(zhong) 送上驚喜。

  為(wei) 了深化錯時延時開放試點工作,廈門市圖書(shu) 館創新“圖書(shu) 館+”模式,依托廈門地鐵等平台,重構全民閱讀新場景,延長公共閱讀的服務時長,在全市形成了貼近市民的“閱讀服務圈”。

  “為(wei) 引導市民走進圖書(shu) 館度過‘書(shu) 香’假期,早在2018年10月1日,廈門市圖書(shu) 館集美新城館區推出以‘乘著地鐵去閱讀’為(wei) 主題的‘試讀員’體(ti) 驗周活動,國慶7天假期共接待讀者10.8萬(wan) 人次;2019年10月至11月,廈門市圖書(shu) 館聯合廈門地鐵一號線推出福建首輛公共圖書(shu) 館閱讀主題地鐵專(zhuan) 列——‘乘著地鐵去閱讀’主題專(zhuan) 列,吸引了超30萬(wan) 人關(guan) 注。”廈門市圖書(shu) 館流通部副主任黃雪梅介紹,2021年、2022年,圖書(shu) 館還先後承辦推出“書(shu) 香鷺島地鐵同行”暨“書(shu) 香地鐵紅色經典” 地鐵閱讀專(zhuan) 列、“書(shu) 香地鐵”讀書(shu) 月——“書(shu) 香鷺島·閱讀時光”讀書(shu) 日主題活動,吸引眾(zhong) 多市民和遊客在地鐵上掃碼,免費在線看書(shu) 、聽書(shu) 、借書(shu) 、答題、誦讀等,進一步營造“愛讀書(shu) 、讀好書(shu) 、善讀書(shu) ”的良好氛圍。

  多元服務 提升體(ti) 驗

  隨著社會(hui) 大眾(zhong) 對文化需求的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場所錯時延時開放成為(wei) 趨勢。“但目前來看,各文化場館仍麵臨(lin) 著不小的挑戰,主要是工作人員工作時間延長、管理費用增加、基礎設施有待完善等問題。”有關(guan)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

  為(wei) 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場所錯時延時開放,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的基本文化權益,福建省文化和旅遊係統積極應對挑戰,推出多元服務,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的精神文化需求。

  福建省文物局從(cong) 省級文物經費中安排390萬(wan) 元用於(yu) 補助省屬博物館和福州地區的7家試點錯時延時開放的博物館。其中150萬(wan) 元用於(yu) 補助福建博物院的錯時延時開放試點工作。“從(cong) 2021年7月起,福建博物院便開始試行常態化錯時延時開放,現已形成周末和重要節假日延時開放不少於(yu) 3個(ge) 小時,工作日不少於(yu) 1小時的夜場開放形式。”福建博物院副院長龔張念介紹。

  當前事業(ye) 單位編製緊縮,實行錯時延時開放,各館工作量驟增,麵臨(lin) 人力不足的問題。福清市圖書(shu) 館實際在崗的編製內(nei) 員工11人,每年卻有80萬(wan) 餘(yu) 人次的讀者接待量。為(wei) 了做好錯時延時開放等工作,該館向社會(hui) 招聘臨(lin) 聘工作人員23名。“這些人員不僅(jin) 要值夜班,還要運營微信公眾(zhong) 號、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策劃活動方案、采寫(xie) 宣傳(chuan) 報道等,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因錯時延時開放導致的人員壓力。但由於(yu) 工資待遇偏低,人員流動較為(wei) 頻繁,影響了工作的進一步推進與(yu) 發展。”福清市圖書(shu) 館副館長陳小群說。

  福州市美術館位於(yu) 台江區中平路172號黃培鬆故居,為(wei)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wei) 保障夜間安全有序開放,該館調整優(you) 化了室內(nei) 展廳燈光,在通道及轉角處增加布置了隔離帶和文明提示牌等,目前正在進行夜間開放燈光安防及外圍景觀提升工程,擬於(yu) 8月底前完成。

  “美術館現在一周累計開放時長為(wei) 58小時,較之前延長了16小時。自6月18日夜間開放至7月24日,累計接待觀眾(zhong) 約0.65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約75%。下一步,將進一步優(you) 化夜間觀賞條件,完善基礎設施,並擬在周末夜間開館期間提供導覽講解服務,豐(feng) 富群眾(zhong) 觀展體(ti) 驗。”福州市美術館館長郭輝介紹說。

  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福建將繼續按照2022年為(wei) 民辦實事工作有關(guan) 要求,全力抓好錯時延時開放試點工作,指導督促各地各館管理使用好補助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指導引導各試點場館積極策劃開展藝術公益課堂、閱讀推廣等線上線下活動,提升錯時延時開放的社會(hui) 效益;提升各場館、景區軟硬件設施水平,提升工作人員文明服務素養(yang) ,強化督查,逐步建立完善長效工作機製,推動錯時延時開放常態化,把好事辦好做實。(李金枝)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