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蘭亭書會四十年

發布時間:2022-08-08 16:44:00來源: 光明網

  近日,蘭(lan) 亭書(shu) 會(hui) 成立40周年紀念暨“撫今追昔”書(shu) 法展在書(shu) 法聖地蘭(lan) 亭舉(ju) 行,蘭(lan) 亭書(shu) 會(hui) 再次引起中國書(shu) 壇的關(guan) 注。本版約稿蘭(lan) 亭書(shu) 會(hui) 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倪七一,回顧蘭(lan) 亭書(shu) 會(hui) 40年來的發展。

  蘭(lan) 亭書(shu) 會(hui) 四十年

  倪七一

  1981年的4月7日至9日,一個(ge) 惠風和暢的人間四月天,為(wei) 紀念王羲之誕生1660周年,剛修葺一新的蘭(lan) 亭迎來了以田桓、沙孟海、錢君匋、費新我等來自江、浙、滬的50多名書(shu) 法家,舉(ju) 辦了一次跨區域的書(shu) 法盛會(hui) ——蘭(lan) 亭書(shu) 會(hui) 。活動得到了當時中共紹興(xing) 地委、市委的重視與(yu) 支持,紹興(xing) 地方政府主要領導吳書(shu) 福、王尊賢等還親(qin) 自參與(yu) 本次雅集。

  活動正逢改革開放之初,許多老先生也是剛剛劫後複出,他們(men) 在激動之餘(yu) 又是珍惜之至,同時為(wei) 紹興(xing) 對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視和對複興(xing) 蘭(lan) 亭書(shu) 法的自覺額手相慶。為(wei) 此,當沙孟海、錢君匋二先生提出以本次活動名稱“蘭(lan) 亭書(shu) 會(hui) ”為(wei) 名,成立一個(ge) 研究繼承書(shu) 法藝術、團結聯係海內(nei) 外書(shu) 法家的學術團體(ti) ——“蘭(lan) 亭書(shu) 會(hui) ”的倡議時,得到了在場的田桓、陸儼(yan) 少、程十發、費新我等28位專(zhuan) 家學者的積極響應,並且聯合簽名於(yu) 由王琪森先生撰文、陳茗屋先生書(shu) 寫(xie) 的“成立蘭(lan) 亭書(shu) 會(hui) 倡議書(shu) ”之後。

  1981年4月30日,蘭(lan) 亭書(shu) 會(hui) 籌委會(hui) 向浙江省文聯提出了“關(guan) 於(yu) 成立蘭(lan) 亭書(shu) 會(hui) ”的報告。在時任中國書(shu) 協主席舒同先生的支持下,經浙江省委宣傳(chuan) 部同意,1981年7月27日,浙江省文聯同意成立蘭(lan) 亭書(shu) 會(hui) 。

  1982年5月23日,在毛澤東(dong)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hui) 上的講話》發表40周年之際,蘭(lan) 亭書(shu) 會(hui) 在蘭(lan) 亭正式成立,大會(hui) 推選沙孟海先生為(wei) 名譽會(hui) 長,方介堪先生為(wei) 顧問,選舉(ju) 沈定庵先生為(wei) 會(hui) 長,許宋奎為(wei) 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

  可以說,蘭(lan) 亭書(shu) 會(hui) 是先賢們(men) 為(wei) “人的覺醒與(yu) 文的自覺”而倡議成立的,而其成立的初心則是“研究繼承書(shu) 法藝術,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團結聯係海內(nei) 書(shu) 家,加強對外書(shu) 法交流”。

  蘭(lan) 亭書(shu) 會(hui) 成立40年來,始終堅持學術引領。蘭(lan) 亭書(shu) 會(hui) 早期即與(yu) 中國書(shu) 協等單位一起參與(yu) 舉(ju) 辦1981年“中國書(shu) 學研究交流會(hui) ”、1983年的“紀念王羲之撰寫(xie) 《蘭(lan) 亭序》1630周年”大會(hui) ,在全國產(chan) 生了很大的影響,見證了中國書(shu) 法事業(ye) 的騰飛。為(wei) 此還促成蘭(lan) 亭書(shu) 法節的誕生,目前蘭(lan) 亭書(shu) 法節已連續舉(ju) 辦38屆,成為(wei) 中國書(shu) 壇最重要的節會(hui) 之一。

  除此以外,蘭(lan) 亭書(shu) 會(hui) 還與(yu) 專(zhuan) 業(ye) 學術機構合作,共同舉(ju) 行了“中國書(shu) 法著名學者蘭(lan) 亭行”“蘭(lan) 亭國際書(shu) 法學術研討會(hui) ”“蘭(lan) 亭尋繹”及“致敬匋翁”蘭(lan) 亭論壇和蕺山講堂、“致敬撝叔——紀念趙之謙誕辰190周年”學術座談會(hui) 等活動,學術品牌得到彰顯。

  蘭(lan) 亭書(shu) 會(hui) 始終堅持精英立會(hui) 。蘭(lan) 亭書(shu) 會(hui) 雖身處地方,其隊伍卻有“頂格配置”之象。早期的會(hui) 員團隊特別強大,包括浙江省內(nei) 的沙孟海、方介堪等老一輩藝術家和當時劉江、沈定庵、章祖安、朱關(guan) 田、陳振濂、鮑賢倫(lun) 等一大批中青年才俊;還包括全國範圍內(nei) 的錢君匋、祝嘉、費新我、吳丈蜀、歐陽中石等一大批名家。40年來,蘭(lan) 亭書(shu) 會(hui) 的中青年會(hui) 員也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蘭(lan) 亭書(shu) 會(hui) 雖然會(hui) 員人數不多,但堅持入會(hui) 的高門檻,保證團隊的質量。

  此外,蘭(lan) 亭書(shu) 會(hui) 始終堅持對外交流。蘭(lan) 亭書(shu) 會(hui) 一直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開展與(yu) 海外相關(guan) 城市的書(shu) 法交流,促進國際漢字文化圈的相互交融。

  進入新時代,撫今追昔,在總結已有成績的同時,必須認清自己存在的不足,反思當下書(shu) 界存在的問題,謀劃更為(wei) 清晰的發展之路。作為(wei) 書(shu) 會(hui) 組織,重點要做好“人的工作”。麵對浮躁之風、麵對過度市場化的挑戰,繼承前輩精神,倡導德藝雙馨是蘭(lan) 亭書(shu) 會(hui) 不變的立場。我們(men) 將堅守藝術理想,譜寫(xie) 新時代的“蘭(lan) 亭精神”。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