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杞縣發現焦裕祿手稿 字裏行間展現其忘我工作狀態
光明日報河南杞縣8月10日電(記者王勝昔 通訊員司利強)8月10日,杞縣紀念焦裕祿誕辰100周年書(shu) 畫展開幕。“在‘焦裕祿在杞縣’展區中,兩(liang) 份焦裕祿1952年在杞縣開展土改複查工作時的萬(wan) 字工作報告手稿成為(wei) 這次書(shu) 畫展的亮點。這兩(liang) 份手稿分別是《杞縣一區謝寨鄉(xiang) 土改複查運動第一步工作報告》《杞縣一區謝寨鄉(xiang) 地主站隊強化專(zhuan) 政情況的報告》。這兩(liang) 份手稿的發現,不但對曆史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jia) 值,而且也為(wei) 進一步弘揚焦裕祿精神提供了寶貴的曆史文獻。”杞縣縣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副縣長謝震說。
今年5月,杞縣決(jue) 定在8月16日舉(ju) 辦“紀念焦裕祿誕辰100周年”活動,在走訪基層群眾(zhong) 時了解到,焦裕祿當年不僅(jin) 在杞縣的葛崗區大雲(yun) 所鄉(xiang) 開展了土地複查工作,還在杞縣城關(guan) 區的謝寨鄉(xiang) (今邢口鎮)開展了為(wei) 期一冬的土地複查工作。工作人員走訪10餘(yu) 名鄉(xiang) 鎮幹部和知情老人,尋找焦裕祿當年的足跡。追根溯源,翻閱大量資料,終於(yu) 在杞縣檔案館查找到這兩(liang) 份珍貴手稿。
兩(liang) 份手稿中一份為(wei) 14頁,稿紙格為(wei) 豎格,書(shu) 寫(xie) 報告從(cong) 右至左豎寫(xie) 。另一份為(wei) 8頁,從(cong) 左至右橫著書(shu) 寫(xie) ,文稿字跡為(wei) 藍色,記載著1952年冬焦裕祿在杞縣一區開展土地複查的工作情況。
1952年1月,焦裕祿時任中國新民主主義(yi) 青年團陳留地工委副書(shu) 記,來到杞縣後首先在杞縣葛崗區大雲(yun) 所鄉(xiang) 和楚寨鄉(xiang) 走訪調查團組織建設,開展土地複查工作,秋冬季轉到謝寨鄉(xiang) 工作。從(cong) 時間上推斷,焦裕祿在杞縣工作約一年時間,雖然工作時間不長,卻給杞縣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焦裕祿1952年11月14日書(shu) 寫(xie) 的《杞縣一區謝寨鄉(xiang) 土改複查運動第一步工作報告》,字裏行間都保留著焦裕祿在杞縣開展土改複查時忘我的工作狀態,處處蘊含著新中國波瀾壯闊的土地改革運動的時代信息。
焦裕祿在報告中寫(xie) 道:我帶地直三同誌六號下午入鄉(xiang) ,立即與(yu) 胡主任議定召開了全鄉(xiang) 幹部會(hui) 議,分析了情況,確定了方針,研究了方法步驟,訂出了第一步的計劃,對幹部進行了分工,開始了工作……工作中發現存在的問題是有的村子幹部不團結,幹群關(guan) 係不夠密切,農(nong) 會(hui) 組織渙散,不互信,農(nong) 民階級混亂(luan) ……根據地委政策規定,進一步說明了整風的目的是為(wei) 了洗臉擦黑、改造思想、提高覺悟、放下包袱、積極工作、密切群眾(zhong) 聯係,當人民的好幹部……在發動群眾(zhong) 提意見中要有成績、有優(you) 點、有缺點、有錯誤,既要嚴(yan) 厲批評,又要提出要求希望,使其感到群眾(zhong) 是主人,提意見真是為(wei) 了幫助幹部改正錯誤,接受群眾(zhong) 監督,對好的幹部要提出表揚,樹立方向……
睹物思人,焦裕祿這份日記式的工作報告,見證了新中國土地改革運動的曆史進程,其領導藝術承載著黨(dang) 和人民改天換地的鬥爭(zheng) 精神,充分彰顯出焦裕祿出色地發動群眾(zhong) 、依靠群眾(zhong) ,執行政策時對原則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永遠是所有黨(dang) 員幹部學習(xi) 的榜樣。
精心品讀焦裕祿親(qin) 筆撰寫(xie) 的這兩(liang) 份報告,讓人心潮難平。縱然時光流轉,時代更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堅守與(yu) 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yu) 共的理想信念曆久彌新。隻有大膽發動群眾(zhong) 、依靠群眾(zhong) ,各項工作才能開展得有聲有色,真理性認識在這裏找到了新的詮釋。在那個(ge) 時代,焦裕祿精神的根基和靈魂在杞縣就已落地生根。
“杞縣要切實把這一資料保護好,運用好,充分發揮好革命文獻資料在革命傳(chuan) 統教育、愛國主義(yi) 教育等方麵的重要作用。”杞縣縣委書(shu) 記戴繼田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