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業如何應對數字安全挑戰
【專(zhuan) 家訪談】
中小微企業(ye) 如何應對數字安全挑戰
——訪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研究員秦海林
光明日報記者 姚亞(ya) 奇
當前,隨著網絡信息技術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企業(ye) 數字化轉型成為(wei) 重要趨勢。其中,如何提升數字安全、保護數字資產(chan) ,備受企業(ye) 關(guan) 注。在數字化轉型和數據保護中,我國中小微企業(ye) 還麵臨(lin) 較多短板。中小微企業(ye) 麵臨(lin) 哪些數字安全挑戰?該如何應對?對此,光明日報記者專(zhuan) 訪了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研究員秦海林。
記者:在數字化轉型進程中,中小微企業(ye) 可能會(hui) 麵臨(lin) 哪些數字安全問題?
秦海林:數字經濟時代,數字安全是護航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屏障。所謂數字安全,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定義(yi) 是“為(wei) 數據處理係統建立和采用的技術和管理的安全保護,保護數字硬件、軟件和數據不因偶然和惡意的原因遭到破壞、更改和泄露”。與(yu) 此前“數據安全”概念相比,如果說數據安全涵蓋數據流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那麽(me) 數字安全則服務於(yu) 數字化轉型,既包括網絡信息安全,也包括數據安全。
中小微企業(ye) 是我國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主體(ti) ,我國中小微企業(ye) 數量占我國企業(ye) 數量的90%以上,貢獻稅收超過50%。從(cong) 整體(ti) 看,企業(ye) 麵臨(lin) 的數字安全問題既包括由於(yu) 業(ye) 務發展而帶來的業(ye) 務安全問題,也包括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從(cong) 數據的采集到銷毀全流程管理過程中的數據安全問題。中小微企業(ye) 在數字化轉型中,一方麵要麵臨(lin) 企業(ye) “上雲(yun) ”帶來的外部環境風險,以及數字化升級後部門管理方法陳舊、對數字化理解不深、思想意識薄弱帶來的內(nei) 部管理風險,另一方麵要麵臨(lin) 著惡意軟件入侵、勒索病毒攻擊、數據泄露、郵件或者釣魚網站等軟硬件,以及數據篡改和泄露帶來的技術風險。伴隨著雲(yun) 計算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中小企業(ye) 的數字安全風險將不斷增加,特別是數據泄露等風險問題將更加突出。
記者:麵對數字安全挑戰,中小微企業(ye) 與(yu) 大型企業(ye) 相比存在哪些不足?
秦海林:中小微企業(ye) 在數字安全方麵的風險重點源於(yu) 以下幾個(ge) 問題:
一是安全意識薄弱,重視程度不夠。我國中小微企業(ye) 信息化水平低,在數字化轉型之前基本上尚未打通內(nei) 外網,特別是中小製造企業(ye) 普遍認為(wei) 製造環節風險相對較小,因此對數據安全的防範意識不強。由於(yu) 中小微企業(ye) 信息化投入較低,大部分企業(ye) 采用雲(yun) 安全形式,打通內(nei) 外網後安全風險增加。此外,數字安全本身就是中小微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部分。因此,加強對該工作的重視程度勢在必行。
二是在數字安全方麵,中小微企業(ye) 資金投入、建設基礎和後期運營管理都存在較大不足。由於(yu) 安全的特殊性,大部分中小微企業(ye) 認為(wei) 安全是一種滯後性、補償(chang) 性支出。一些中小微企業(ye) 在數字安全方麵的預留資金和投入依然較少,甚至很多企業(ye) 投入為(wei) 零,大部分投入不超過10萬(wan) 元。此前發布、實施的《信息安全技術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通過法律法規對行業(ye) 企業(ye) 提出安全合規性要求。但是由於(yu) 中小微企業(ye) 信息化投入不夠,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比較低,數據資產(chan) 混亂(luan) 、係統漏洞多等問題較為(wei) 突出,相比大企業(ye) 而言,中小企業(ye) 實施效果較差。
三是數字化轉型不是一次性投入,數字安全也不是一次性投入,需要長期運營維護。大部分中小微企業(ye) 沒有專(zhuan) 業(ye) 運維人員,後期運營維護問題較大。
記者:如何提高中小微企業(ye) 的數字安全能力?
秦海林:提升中小微企業(ye) 的數字安全能力要做好以下兩(liang) 方麵工作:從(cong) 意識端來看,加強中小微企業(ye) 對數字安全的重視程度,通過增加安全專(zhuan) 業(ye) 培訓,讓企業(ye) 從(cong) 認知上清楚,在數字經濟時代,未來數字安全問題會(hui) 不斷增加,風險會(hui) 不斷加大,要做好數字安全防範工作。要結合數據安全法等政策,提升中小微企業(ye) 對數字安全的防範意識。
從(cong) 技術端來看,中小微企業(ye) 不同於(yu) 大企業(ye) ,在數字化轉型中,麵臨(lin) 的數字安全問題主要是以合規和滿足安全的基本要求為(wei) 主,因此結合不同中小微企業(ye) 的特點和目前“雲(yun) ”的布局和發展,研發出輕量化、低價(jia) 格平台型產(chan) 品是破題關(guan) 鍵。從(cong) 安全運維方麵,要結合中小微企業(ye) 安全運維人員缺乏甚至缺失的問題,提出雲(yun) 服務的服務模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