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殺電影與劇本殺的雙向奔赴
作者:郭梅
當下的劇本殺電影還處於(yu) 大眾(zhong) 化的進程之中,距離得到影迷群體(ti) 的充分認知、了解和接受,尚任重而道遠。劇本殺電影這種層層套環、視角多麵化的劇情運行模式,以及母胎“暴風雪山莊模式”對於(yu) 人物的“絕境”限製,能夠深刻直觀地展現人物的本性,非常適合對社會(hui) 、藝術、人性等多個(ge) 層麵進行深入的探討。
大麥劇本殺業(ye) 務上線一個(ge) 月後,平台對外披露業(ye) 務布局:未來一年,大麥平台將在全國培育1萬(wan) 家精品店鋪,覆蓋市場80%合規劇本殺IP。
艾媒谘詢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nei) 劇本殺市場規模達117.4億(yi) 元,到2022年劇本殺行業(ye) 市場規模將增至238.9億(yi) 元。劇本殺成為(wei) 年輕人休閑娛樂(le) 的新潮流。它根據某一特定的密閉場景,給玩家分配不同的劇本,每個(ge) 人表演自己的劇本內(nei) 容並進行推理觀察。其劇情、規則、發展路徑以及玩家在故事裏的宿命都是固定的,一個(ge) 人完成了其劇情任務就會(hui) 通過“死亡”退場。而持解密劇本者的使命就是通過推理和細節勘測,推斷出誰是持凶手劇本的,並將整個(ge) 故事全貌一層層拚湊起來,最終得出結論。劇本殺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因其沉浸式、高參與(yu) 度的體(ti) 驗、社交互動的屬性和跌宕起伏的情緒模式,近年來風靡於(yu) 年輕人群體(ti) 之中。
在此背景下,劇本殺電影應運而生。它打著沉浸感、代入感的旗號,以某一固定且無法逃脫的場景下發生的一係列事件為(wei) 主線,將不同立場、身份和地位的人聚於(yu) 一堂,在劇情發展中逐層對人物動機、行為(wei) 和角色擔當進行解析,從(cong) 而達到脫離這個(ge) 固定場景的目的。毫無疑問,劇本殺電影這一概念是迎合市場需求的產(chan) 物。那麽(me) ,劇本殺電影和劇本殺,是名實不符的炒作“炫技”行為(wei) ,還是互利共贏的雙向奔赴?劇本殺電影的未來通向何方?縱觀二者各自的發展曆程,我們(men) 或許能探知一二。
淵源已久的模式
劇本殺電影實質上脫胎於(yu) 傳(chuan) 統的“暴風雪山莊模式”。所謂“暴風雪山莊模式”又稱“孤島模式”,是指一群人被困在封閉環境裏,如孤島或暴風雪過境的山莊,既無法與(yu) 外界聯絡,也無法離開,且不斷有人離奇死亡的故事情境。在這一模式下,單一的環境,連續的惡性事件,人與(yu) 人之間的互相猜忌與(yu) 傷(shang) 害,以及不到最後一刻不能揭曉、揭曉後又會(hui) 令人大跌眼鏡的重重謎團,“套娃”式地反複反轉,伏筆的回扣和故事發展中的步步危機,牽扯著每一個(ge) 局中人的命運,任何不確定性都可以左右整個(ge) 故事的發展。由於(yu) 某種宿命,或遊戲既定規則的影響,從(cong) 觀眾(zhong) 視角看,主人公被命運和身份所牽製,需做出極大努力才能打破規則、逃出生天。例如豆瓣8.8高分電影、2003年出品的《致命ID》就以一個(ge) 精神病患者的多重人格為(wei) 背景,描述了11個(ge) 人格在主人公體(ti) 內(nei) 的互相廝殺與(yu) 淘汰,富有創意的背景設定和跌宕起伏的反轉劇情,使影片成功獲取了口碑與(yu) 票房的雙贏。還有《八麵埋伏》(2004年)、《玩命記憶》(2006年)等亦均為(wei) 該模式的代表作。顯然,“暴風雪山莊模式”就是劇本殺電影的母胎。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解密與(yu) 探險並存的劇本結構已萌生和發展了較長時間,且其運行發展已成為(wei) 母題化、套路化的經典模式。在此基礎上,由於(yu) 劇本殺遊戲的流行,創作者們(men) 在實踐中嚐試將傳(chuan) 統“暴風雪山莊模式”與(yu) 遊戲娛樂(le) 特色相結合,劇本殺電影由此呱呱墜地。
近年來,隨著劇本殺這一“舶來品”在國內(nei) 成為(wei) 一種蓬勃發展的新生娛樂(le) 形式,劇本殺電影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總體(ti) 說來,劇本殺電影是依托國內(nei) 受眾(zhong) 的喜好與(yu) 價(jia) 值取向,進行本土化娛樂(le) 化調整的一種電影模式。
立足未穩的探索
脫胎於(yu) “暴風雪山莊模式”而又順應時代潮流獨立發展,劇本殺電影如今在國內(nei) 可謂方興(xing) 未艾。不過,近年來的劇本殺電影大部分雷聲大雨點小,製作精良且票房口碑相對雙收如《揚名立萬(wan) 》(2021年)者隻是鳳毛麟角,而更多以劇本殺為(wei) 噱頭的影片則往往重口號、輕製作,評分不溫不火,票房亦不樂(le) 觀。究其緣由,有劇本質量的問題,更有營銷方麵不成熟的因素。
劇本殺遊戲的消費主體(ti) 是年輕人。在“暴風雪山莊模式”的加持下,國外同類型電影營銷往往直接祭起懸疑解密的法寶,是因其文化消費市場早就培養(yang) 起了固定的受眾(zhong) 群。而我國的劇本殺電影尚屬新事物,觀影群體(ti) 不穩定、發展前路不明朗,許多觀眾(zhong) 對這一電影類型的定義(yi) 尚不熟悉甚至缺乏認知基礎,難免還有某種陌生感或距離感。顯然,當下的劇本殺電影還處於(yu) 大眾(zhong) 化的進程之中,距離得到影迷群體(ti) 的充分認知、了解和接受,尚任重而道遠。
毋庸置疑,劇本殺電影的核心是“劇本”。觀影感知的主體(ti) 是“代入感”和“沉浸感”,具體(ti) 表現為(wei) 跌宕起伏的第一人稱代入和解密體(ti) 驗,說白了便是“既有趣又燒腦”,觀眾(zhong) 可以在觀影過程中得到感官與(yu) 精神的刺激,獲得揭開謎底的成就感。因此,和史上所有的優(you) 秀電影作品一樣,優(you) 秀的劇本同樣是保證劇本殺電影成功的首要條件。而缺乏成熟和高完成度的劇本,是目前劇本殺電影的一大短板。部分作品徒有其表,主題和世界觀都未曾敘述清楚,導致觀眾(zhong) 無法對故事的背景和發展路徑產(chan) 生明確的認知,觀影體(ti) 驗自然會(hui) 打折扣。
此外,缺乏恰當的營銷手段是另一短板。由於(yu) 劇本殺電影在特定時期內(nei) 的新生特質,普及觀眾(zhong) 對它的認知是營銷的首要基礎工作。目前,我國部分劇本殺電影的營銷往往過度消費劇本殺所帶來的流量紅利,避重就輕,而缺乏令受眾(zhong) 眼前一亮的巧勁,以及對時代潮流恰到好處的順應。宣發手段也常止步於(yu) 傳(chuan) 統的線上媒介與(yu) 線下的海報投放,能對故事類型進行詳細科普的案例則少之又少。換言之,觀眾(zhong) 被告知了這叫作“劇本殺電影”,卻尚不確知何為(wei) “劇本殺電影”,於(yu) 是不免仍有所疑惑和疏離,這造成了相當一部分觀影者的流失。
必須強調的是,劇本殺電影和劇本殺的本質是不同的——劇本殺有第一人稱扮演角色的體(ti) 驗感,而劇本殺電影對於(yu) 觀眾(zhong) 而言,更像以上帝視角觀看局中人的“困獸(shou) 之鬥”,缺乏身臨(lin) 其境的感覺。困獸(shou) 之鬥的目的是什麽(me) ?困住他們(men) 的“山莊”代表什麽(me) ?是為(wei) 了逃生而逃生,還是另有目的?與(yu) 主觀探索、分支匯聚的劇本殺不同,明晰的主線與(yu) 動機是劇本殺電影首先要闡明的問題——讓觀眾(zhong) 在觀影過程中“有東(dong) 西看”,並逐步熟稔影片的基本設定與(yu) 模式。
相對而言,《揚名立萬(wan) 》是一個(ge) 較成功的案例。全片融合劇本殺模式和出品公司萬(wan) 合天宜一貫以穿越、戲說為(wei) 主的喜劇風格,在歡樂(le) 與(yu) 驚嚇的解密過程背後探討電影的意義(yi) 、價(jia) 值。主創們(men) 演了一出戲中戲,把對電影本身的認知、對藝術的理解和對從(cong) 業(ye) 者的思考一並融合。影片立意頗有深度,刺激之餘(yu) 留給觀眾(zhong) 更多反思和遐想的空間,而並非強行、膚淺的反轉。
《揚名立萬(wan) 》之前的《秘密訪客》(2021年)也在這方麵進行了有益的嚐試。該片劇情披著懸疑的外衣,卻劍指社會(hui) 家庭問題,探討“家”這一觀念對不同層麵人的意義(yi) 。在片中人物一層層解開迷霧、走出這個(ge) 迷宮般家庭的背後,實際上是影片對於(yu) 家庭給人約束、牽製等負麵內(nei) 容的深入思考。即以奇幻的方式,把主角的支線匯聚一起,在揭開故事麵紗的同時反映了情感上的衝(chong) 突與(yu) 無奈。影片中的生存法則圍繞郭富城飾演的汪先生展開,而被困的訪客實際上映射了某種傳(chuan) 統家長製度對於(yu) 家庭成員人身自由的無形限製——有人竭力束縛,有人奮力逃脫,這不僅(jin) 僅(jin) 是實體(ti) 上的家,更是心理上的障礙。這種將劇本殺和曆史社會(hui) 現實相結合的創作模式,在深入打磨劇本、用心塑造人物方麵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盡管,新生的劇本殺電影目前在製作、宣發方麵仍處於(yu) 探索與(yu) 實驗的階段,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當下的每一份用心與(yu) 努力都不會(hui) 是無意義(yi) 的。
搭上新科技的快車
結合懸疑片的發展曆史,加之近來劇本殺電影模式的成功案例,可以認為(wei) 劇本殺電影本身並非劇本殺的附加產(chan) 物,而是並不算太新奇的一個(ge) 電影模式,隻是依靠在年輕人中受歡迎的劇本殺這一概念而得到了大眾(zhong) 化。因此,劇本殺電影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完全可以脫離劇本殺這一定義(yi) 的桎梏而獨立發展,衍生出更多更富創意的作品。
例如,當代科技就是劇本殺電影可以進行探索的一條好途徑。近年來,劇本殺結合AR開發出全新的遊玩模式,如北京虛實科技公司致力於(yu) 推行“AR劇本殺”遊戲模式,“讓遊客在旅遊景點借助實景與(yu) AR增強現實技術的結合玩一場劇本殺”。“到一個(ge) 景點,打開手機鏡頭掃一掃二維碼,屏幕上不僅(jin) 有眼前的實景,還有由我們(men) 開發的AR虛擬化身擔任的劇本殺主持人和NPC。在它們(men) 的引導下,開始一場劇本殺。”這種模式是否可以被劇本殺電影吸納呢?隨著時代的發展,3D、4D乃至球幕電影等前人眼中的新技術早已亮相於(yu) 主流舞台,而AR作為(wei) 更新潮的技術被電影人采用亦已進入試水階段。劇本殺電影的體(ti) 驗感和主體(ti) 性與(yu) AR技術頗相契合,不妨嚐試結合AR技術率先推出新類型,用新潮且貼合年輕人的模式創造下一個(ge) 觀影熱點。雖然,劇本殺的東(dong) 風,為(wei) 影視聯動創造了新的可能性,但在套用劇本殺營銷手段擦亮招牌的同時,劇本殺電影還應當擁有更高的格局,即結合新潮科技模式,創新製作和宣發手段,耐心打磨劇本,借驚奇有趣的情節揭示人性、社會(hui) 等現實層麵的更深內(nei) 涵。
總之,劇本殺電影這種層層套環、視角多麵化的劇情運行模式,以及母胎“暴風雪山莊模式”對於(yu) 人物的“絕境”限製,能夠深刻直觀地展現人物的本性,非常適合對社會(hui) 、藝術、人性等多個(ge) 層麵進行深入的探討。因此,劇本殺和劇本殺電影既可以雙向奔赴,但又可以不僅(jin) 限於(yu) 雙向奔赴。相似的名稱之下,是不盡相同的來路,以及有交叉共通也有獨立支線的歸途。以優(you) 秀劇本為(wei) 基礎,依托作品類型特色進行適當的宣傳(chuan) 營銷,是劇本殺電影能真正叫好又叫座的關(guan) 鍵一環。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文化消費中科技的影響力亦將大大提升。未來的劇本殺電影要與(yu) 劇本殺真正做到雙向奔赴,夯實電影中的體(ti) 驗要素,搭準受眾(zhong) 的脈搏,搭上當代新科技的快車,真正打通創作和營銷的任督二脈,內(nei) 外兼修,功到自然成。
(作者係杭州師範大學教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