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代餐食品:減肥神器還是傷身陷阱?

發布時間:2022-08-11 14:27:00來源: 羊城晚報

  沒空做飯,來一瓶代餐奶昔;體(ti) 重增了,讓代餐粉“接管”一日三餐……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我國代餐市場規模達到920億(yi) 元,2022年預計將增至1300億(yi) 元。天眼查數據顯示,2021年1月至9月,我國輕食代餐相關(guan) 企業(ye) 新增量超過4300家,較2020年同期增長100%;從(cong) 淘寶的數據來看,80%以上的代餐粉購買(mai) 者為(wei) 女性,18歲~30歲的購買(mai) 者占70%以上。但在市場火爆的同時,代餐食品行業(ye) 存在著產(chan) 品質量良莠不齊、過度營銷、虛假宣傳(chuan) 等問題。省政協常委、民建廣東(dong) 省委會(hui) 專(zhuan) 職副主委歐壯喆在今年省兩(liang) 會(hui) 上提交《關(guan) 於(yu) 加強監管,進一步規範代餐食品市場的提案》,指出這種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甚至身體(ti) 健康的現象,應引起政府監管部門的重視。日前,廣東(dong) 省衛建委答複表示,在接下來的企標備案中,將對標準名稱含“代餐”的企業(ye) 標準進行100%抽查。

  問題:

  一些不法分子在代餐食品中加入化學減肥藥

  “合格的代餐食品,配方要能做到能量低但合理、營養(yang) 全麵均衡,可目前市麵上的很多產(chan) 品都達不到此要求。有的甚至隻是普通的雜糧粉,長期代替正餐食用會(hui) 損害身體(ti) 健康。”歐壯喆表示,我國目前隻有中國營養(yang) 學會(hui) 2019年發布的《代餐食品》團體(ti) 標準。國內(nei) 現行食品相關(guan) 法律法規中還沒有代餐食品這一產(chan) 品類別,也沒有強製的產(chan) 品質量標準,大多數產(chan) 品根據其產(chan) 品屬性歸於(yu) 固體(ti) 飲料、糕點、方便食品等,門檻低,除了能量較低外,大部分產(chan) 品達不到其宣稱的營養(yang) 均衡、有效代替正餐的作用,給消費者造成誤導。

  不僅(jin) 如此,一些企業(ye) 在宣傳(chuan) 代餐食品時,除了標注出消費者所期望的“0糖0卡0 脂”外,還會(hui) 主動引導消費者將代餐食品與(yu) 減肥減脂畫上等號,宣傳(chuan) “不用運動、不用挨餓,隻要每天吃代餐食品就能輕鬆瘦下來。”歐壯喆認為(wei) ,這種銷售宣傳(chuan) 同樣存在欺騙誤導。

  歐壯喆還指出,部分不法分子為(wei) 了吸引消費者購買(mai) ,迎合消費者期望快速瘦身減肥的心理,不惜在代餐食品中加入西布曲明、匹克硫酸鈉等化學減肥藥、瀉藥成分,且隨意添加用量,某些產(chan) 品藥物含量很高,嚴(yan) 重危害消費者健康。廣東(dong) 、福建、上海等省市公安、市場監管部門就曾查獲一批涉及全國多個(ge) 省份的食品中非法添加匹克硫酸鈉案件,涉及上百種宣稱具有減肥功效的固體(ti) 飲料、糖果、餅幹等食品。

  建議:

  推行代餐食品生產(chan) 許可製度或備案製度

  為(wei) 此,歐壯喆建議廣東(dong) 加快製定代餐食品強製性標準。通過完善法規標準,對代餐食品類產(chan) 品的能量值、營養(yang) 成分及含量、標簽標識等作出明確規定,為(wei) 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和政府監管執法提供法律準繩。同時推行代餐食品生產(chan) 許可製度或備案製度。將生產(chan) 代餐食品的企業(ye) 納入監管範圍,實施生產(chan) 許可製或備案製,定期開展產(chan) 品質量抽檢,確保符合相關(guan) 標準,從(cong) 源頭上把好產(chan) 品質量關(guan) 。

  “監管部門加強對電商平台和實體(ti) 店鋪的巡查監測,對宣稱減肥瘦身的代餐類食品加強監督抽檢,對於(yu) 涉嫌虛假宣傳(chuan) 、消費欺詐和非法添加的不法商家和企業(ye) ,加大懲治力度,提高違法成本。”歐壯喆說,有關(guan) 部門要督促電商平台、社交網絡平台規範管理,加強審核把關(guan) 和監測,發現通過社交媒體(ti) 非法銷售、宣傳(chuan) 減肥等功效的產(chan) 品要及時報告監管部門。

  歐壯喆還建議加大健康知識的宣傳(chuan) 普及力度,幫助公眾(zhong) 認識到科學有效的減肥需要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適當控製飲食,加強身體(ti) 鍛煉,代餐食品不能餐餐吃,不能長期代替正餐。“強化正麵宣傳(chuan) ,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代餐食品,選擇配方合理、質量有保證的合規產(chan) 品,保證營養(yang) 均衡,保障身體(ti) 健康。”

  回應:

  將對標準名稱含“代餐”的企業(ye) 標準進行100%抽查

  “代餐食品多以普通食品名義(yi) 在市場銷售,且產(chan) 品形式五花八門,產(chan) 品質量參差不齊,如長期食用,在安全和營養(yang) 攝入方麵均存在一定風險,對代餐食品加強監管和規範勢在必行。”廣東(dong) 省衛生健康委日前對提案進行答複表示,讚同提案提出的關(guan) 於(yu) 加強監管,進一步規範代餐食品市場的有關(guan) 建議。

  省衛健委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代餐食品不符合地方特色食品的定義(yi) ,不屬於(yu) 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立項範疇。答複建議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的相關(guan) 規定,參照《代餐食品》團體(ti) 標準及營養(yang) 素參考值等資料製定代餐食品規範文件,引導行業(ye) 規範、健康發展。

  省衛健委表示,收到提案後,即刻通過廣東(dong) 省食品安全企業(ye) 標準備案信息係統對所備案的代餐食品企業(ye) 標準進行核查。經核,共查到四份名稱中含“代餐”的備案企業(ye) 標準,主要為(wei) 固體(ti) 飲料、衝(chong) 調穀物等類別。普通食品不能在標簽上標注食用人群,致使企業(ye) 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逃避監管;有些普通食品雖在標簽和包裝上未標注“代餐”,但在宣傳(chuan) 時會(hui) 提到“代餐”,容易引起消費者的誤解,帶來潛在的食用風險。因此,在接下來的企標備案中,將對標準名稱含“代餐”的企業(ye) 標準進行100%抽查,對固體(ti) 飲料,衝(chong) 調穀物,方便食品等重點抽查,並對標準名稱、食品原輔料、食品添加劑、標簽等內(nei) 容進行重點審核。

  省衛健委表示,接下來擬將代餐食品列入今年的全民營養(yang) 周、中國學生營養(yang) 日主題宣傳(chuan) 活動的科普內(nei) 容之一,圍繞代餐食品的安全、營養(yang) 主題,製作貼近生活、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chuan) 資料,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宣傳(chuan) 方式,確保宣傳(chuan) 活動走進農(nong) 村、校園、企業(ye) 、社區、地鐵等重要場所,拓寬宣傳(chuan) 範圍,擴大受眾(zhong) 群體(ti) 。

  省衛健委還表示,下一步將結合自身職能,加大營養(yang) 健康知識的普及範圍,引導民眾(zhong) 建立正確的飲食模式;踐行最嚴(yan) 謹標準的要求,加強代餐類備案企業(ye) 標準的抽查、核查力度,確保備案標準的合法、合規。(記者 薛江華 通訊員 邵啟文)

(責編: 常邦麗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