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業態引鳳還巢 助推雲南農文旅融合發展 年輕“鄉村CEO”補齊鄉村振興短板
鄉(xiang) 村需要咖啡館嗎?
在雲(yun) 南省昆明市晉寧區二街鎮魯黑村委會(hui) 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方興(xing) 楊看來,答案是肯定的。“鄉(xiang) 村需要本土文化,也需要和城市同步的文化空間”。
魯黑村的咖啡館在海拔2100米的山上,名為(wei) “上山喝茶”,這裏有茶有咖啡。吹著山風慢慢啜飲,咖啡和茶的香氣裏有滿滿的山林味道。
晉寧區福安村和安寧市雁塔村的咖啡館,開在村莊核心區的老宅裏。與(yu) 魯黑村一樣,這些咖啡館的經營者都是返鄉(xiang) 創業(ye) 的青年。
如今,在雲(yun) 南農(nong) 文旅的融合發展中,越來越多新業(ye) 態吸引年輕人回歸鄉(xiang) 村。
回鄉(xiang) 村幹事創業(ye)
25歲的方興(xing) 楊家鄉(xiang) 就在魯黑村。2021年,在昆明工作6年的他返鄉(xiang) 時,魯黑已是遠近聞名的旅遊村。
回村後擔任村委會(hui) 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的方興(xing) 楊,在魯黑村青年人才數據庫中找到在外工作的同村青年汪錦和尹榮靖,並邀請他們(men) 回村擔任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員和業(ye) 務員。
釀酒是魯黑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尹榮靖從(cong) 小就在自家酒坊跟著父母釀酒,回村後更是釀製出不同種類的酒,為(wei) 魯黑酒拓寬了市場。學農(nong) 的汪錦畢業(ye) 後,一直從(cong) 事農(nong) 藥化肥貿易,了解農(nong) 戶的需求。他們(men) 的特長都在返鄉(xiang) 後得到了發揮。
方興(xing) 楊和3名青年共同運營的雲(yun) 南兩(liang) 山企業(ye) 管理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兩(liang) 山公司”)創立了淘寶網店,把魯黑的農(nong) 產(chan) 品賣往全國;經營的竹林燒烤,常常滿座;建立的鹹菜加工坊,讓鹵腐、醃菜、臘肉等手工農(nong) 家味兒(er) ,成為(wei) 遊客的伴手禮。
和方興(xing) 楊同年返鄉(xiang) 的還有26歲的趙全康。他競聘為(wei) 安寧市雁塔村的“鄉(xiang) 村CEO”。
雁塔村是昆明2019年啟動的6個(ge) 都市驅動型鄉(xiang) 村振興(xing) 創新實驗村之一。引入和培養(yang) 有管理和經營能力的“鄉(xiang) 村CEO”,是實驗的一項重要內(nei) 容。
擔任花巷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CEO的趙全康提出“一元房租”方案,招來11家商戶進駐;他起草的“商規四則”,經黨(dang) 員、村民代表大會(hui) 共同商議通過,使村裏的商鋪、停車場、公共區域得到規範管理。
一年多來,公司從(cong) 僅(jin) 趙全康一人發展成17人的團隊。2021年,他們(men) 在電商平台銷售紅梨等農(nong) 特產(chan) 品300萬(wan) 餘(yu) 元。這一年,雁塔村入選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中國美麗(li) 休閑鄉(xiang) 村”。外出打工的青年紛紛返鄉(xiang) ,開辦鮮花餅廠、梨園農(nong) 莊、小超市等。
晉寧晉城街道福安村,也是昆明6個(ge) 都市驅動型鄉(xiang) 村振興(xing) 創新實驗村之一。
2021年,雲(yun) 南農(nong) 業(ye) 大學畢業(ye) 的碩士研究生孫章航和曲靖師範學院畢業(ye) 的惠敏,競聘為(wei) 福安村的“鄉(xiang) 村CEO”,負責村集體(ti) 公司昆明古村六坊文化旅遊有限公司的運營管理。一年多來,他們(men) 協助完成村莊“綠化、亮化、美化、淨化”四大提升;協助建立農(nong) 村產(chan) 權流轉服務站和金融普惠服務站,實現村莊整村授信;協助挖掘村莊文化,參與(yu) 村莊古巷花巷設計及打造,運營休閑吧和古民居民宿等。
齊心築巢 引鳳還鄉(xiang)
最近一段時間,昆明五華區西翥街道大村社區“麥和稻田”“出圈”了。人們(men) 在稻田裏的一座白色咖啡館,喝著咖啡看風吹麥浪。
以重建田野風貌、複興(xing) 耕讀傳(chuan) 統、推廣少數民族非遺文化為(wei) 主題的文創產(chan) 品“麥和稻田”,是大村社區集體(ti) 經濟組織聯合詩人、村莊規劃師、文創設計師等青年人才共同策劃的。這一項目引導了村民調整經營業(ye) 態,如書(shu) 店、咖啡、露營、民宿等,豐(feng) 富了鄉(xiang) 村旅遊資源,增加了當地農(nong) 戶的就業(ye) 崗位和經營收入。
“當下,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已進入農(nong) 業(ye) 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品牌化的發展階段。‘老把式’們(men) 僅(jin) 憑過去的老經驗、土辦法,已經很難應付項目運營、市場競爭(zheng) 中遇到的新問題。”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文科資深講席教授、昆明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首席顧問李小雲(yun) 說,農(nong) 村迫切需要大批懂農(nong) 業(ye) 、愛農(nong) 村、善經營、會(hui) 管理的青年和“鄉(xiang) 村CEO”,補齊經營管理短板,為(wei)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規範化、專(zhuan) 業(ye) 化運作提供重要支撐。
魯黑村委會(hui) 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方天花對此深有同感。“2018年,魯黑申報成鄉(xiang) 村振興(xing) 試點試驗示範村時,我們(men) 就感到人才匱乏是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突出瓶頸。”她說。
在二街鎮黨(dang) 委政府的支持下,魯黑村將方興(xing) 楊等4名返鄉(xiang) 青年人才納入村兩(liang) 委班子,送他們(men) 外出培訓;返鄉(xiang) 青年經營的兩(liang) 山公司,經營所得按照村集體(ti) 占股51%,運營公司占股49%分配利潤,讓返鄉(xiang) 青年人才有事做、有奔頭。
為(wei) 推動雁塔村的發展,縣街街道辦事處在雁塔村成立安寧市大學生創業(ye) 園(青年創業(ye) 園)職教分園,開展農(nong) 村養(yang) 老、鄉(xiang) 村旅遊、交通運輸等“鄉(xiang) 土人才培育”項目,讓更多高職院校青年人才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新能量。
此外,鄉(xiang) 村旅遊還讓不少返鄉(xiang) 青年成為(wei) 民宿管家。安寧市人社局正在與(yu) 相關(guan) 院校合作,由學校定向培養(yang) 民宿管家,並進行職業(ye) 技能等級認定。對此,安寧悅萊居客棧的民宿管家、28歲的溫泉街道村民婁正一覺得“很有獲得感”。在他看來,民宿不僅(jin) 是一個(ge) 鄉(xiang) 間住宿的場所,更需要提升品質和服務。
為(wei) 讓更多青年人才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由昆明市委市政府主辦、團昆明市委承辦、連續舉(ju) 辦5年的全國大學生暑期三下鄉(xiang) 社會(hui) 實踐昆明專(zhuan) 項活動,帶領近2500名大學生進入鄉(xiang) 村,以鄉(xiang) 土為(wei) 學院,將傳(chuan) 統的下鄉(xiang) 采風深化為(wei) 田野調研與(yu) 鄉(xiang) 土重建的具體(ti) 行動。
團雲(yun) 南省委開展多年的“返家鄉(xiang) ”大學生社會(hui) 實踐活動,在許多青年學生心中播下了返鄉(xiang) 的種子,堅定了他們(men) 畢業(ye) 後重返家鄉(xiang) 的決(jue) 心。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文淩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